影响千古的教子理念

发表:2010-04-17 15:3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自进入独子时代后,教子理念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加之各种西方教育观念的侵袭,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越来越难以教育。但如果现在的父母看了古时颜之推的《教子篇》,想来就会有重生一胎的想法了。下面我们比照着看看古今教子理唸有怎样的差异。

古人有没有“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会的老师”观点?

夫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译文:上等智慧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等愚昧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绝大多数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没有智慧。

理由:虽有“因材施教”的古训,但孔子也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样的语句,言外之意,这样智商的人,本夫子是教不了的。

古人有胎教吗?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译文:古时候的圣王,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出去住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仪加以节制。

理由:胎教对于很多父母而言并不陌生,但从孕育生命开始,有多少父母有这样的想法呢?忙忙碌碌,无暇顾及。

古人打孩子吗?

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译文:等到婴儿能识得别人的脸色、懂得别人的喜怒时,就加以教诲。叫做就做,叫不做就不做。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罚。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了。

理由:很多父母娇惯孩子,最终的结果是管束不了自己的孩子,看着孩子肆意妄为,往往死的心都有。但从古人的理念上看,正可谓打是为了最终的不打。毕淑敏说过,只有不懂事的孩童和懂事的孩子才可以不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打不是溺爱,而是让孩子远离那些肮脏丑陋的品质。还有,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古人的经典概括。教育从小的时候就开始了,父母们千万别懈怠啊!

古人是怎样界定对孩子“严格”这一概念的?

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译文:想一想那些经常认真督促训诫子女的人,他们难道愿意对自己的亲骨肉苛刻虐待吗?实在是不得已啊!

理由:正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样,重病需用猛药来……

古人对教子做过的数字统计反映出什么问题?

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

译文:从有地位的读书人往上数,父子都不同室居住,这就是使父子之间不过分亲昵的方法。

理由:父慈子孝,距离也是产生美的途径。在古人的统计中,那些成功人士都有严格家教,这与当今的富二代现象比,迥然有别。

古人会怎样设计儿女的终身走向?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译文:北齐有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个儿子,已有十七岁,很会写文书奏章,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差不多都学会了,凭这些来服侍三公九卿,没有不被宠爱的,这也是紧要的事情。”

理由:学习外语获得出人头地的发展,是一条出路,但在古时却不被看重,在清末和民国初年从事翻译一职的也都是那些破落户子弟。当今很多家长不顾孩子的自身兴趣,替孩子设计发展方向,甚至送到演艺圈也在所不惜。其实,这都是将孩子向火坑里推,真正成功的又有多少呢?

看后以上观点,不知各位父母是不是还想再生一胎啊?想也没用,计划生育是国策。
 

来源:北京晨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