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悲怆一跪,多少酸楚在喉

作者:千载云 发表:2010-05-10 22: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辽宁省庄河市村民在庄河市政府门前下跪

人间4月至5月间,本是美好的时节,虽繁花已去,但枝叶碧绿,空气清爽。而这段时间,却出现大刹风景的“四多”,一是风暴多,二是自焚多,三是杀童多,四是下跪多。4月13日是辽宁省庄河市某村村民在庄河市政府门前下跪,一跪就是1000多人;4月27日,湖北省公安县民师到政府门前下跪,男男女女也有300多人。

◎生存都成了问题,又还谈何颜面和尊严

人们常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这跪可不是随便下的。就是古人下跪,一跪天地,二跪父母,三跪先生。跪天地的造化之恩,跪父母的养育之恩,跪先生的栽培之恩。现代人多跪自己逝去的至亲长辈。可是现在这么多人向政府下跪,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还有闪光灯、摄像机,下跪者的颜面可在?尊严何在?然而人家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又谈何颜面和尊严?

我不说大家也该知道,凡是老百姓向政府讨“说法”都是有原因的,世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跪”。据腾讯消息,辽宁村民下跪是为了讨几个活命钱,因为有村民得知,辽宁省庄河市海洋村集体被征用土地共获得亿余元补偿款,便要求村委公开村务财政,将款项分发到户,但均遭拒绝。失去土地,得不到补偿,以后靠什么生存?而湖北民师下跪,是为了解决养老问题,民师也是教师,在贫困的地方工作了大半辈子,拿着最低的工资,顶着最大的压力,一纸通知,说清退就被清退,不管人家的死活了。

遗憾的是,他们下跪,都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理会,突显专制强权的傲慢和冷血。有效的是辽宁这千人一跪,反响巨大,特别是网民的反应大,迫使庄河市长下台,但能不能解决问题,人们正拭目以待。

◎下跪是向官府讨“说法”的最恰当的方式

有人可能会问:向政府讨“说法”的方式多的是,何必下跪?有网友相告:“‘天朝’有法:上访超过五人就是违法”,这又是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但如果上访你人去少了,人家根本不会为你解决什么问题,甚至都不会理你。但你去多了,即使你站在政府门前不言不语,人家也会说你是向政府“示威”,是“围攻政府”,11年前法轮功学员为了有一个宽松的炼功环境到中南海和平上访遭到残酷镇压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面对强权,面对一个貌似为民而蛮横无理的政府,老百姓只好跪着,也只能跪着!哪怕是曾经为人师表的的教师。

其实就是跪也要跪对地方,只能跪地方政府,千万不能到天安门去跪党中央,天安门是所谓中国的“心脏”。虽说“心脏”那地方又硬又凉,只能跪疼自己的膝盖,但却跪丢了党中央的面子,触动了党中央的敏感神经。所以跪在那儿就是犯法,就是“闹事”,就是扰乱社会治安,甚至会被认为有海外“反华”势力的操纵。早在2007年,湖南省邵阳市民办教师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上访下跪喊冤,教师代表不是被抓捕劳教了吗?

所以说,如今向地方政府下跪是老百姓向官府讨“说法”的最安全最恰当的方式。虽说这种方式有辱人格,但小民无权,又能怎样?在网上一搜,近几年向政府下跪的人还少吗?如果站着能解决问题,何苦折腰去下跪?悲怆一跪,多少酸楚在喉!

◎结语:意犹未尽,最后不得不说的话

文章的开头提到“风暴多”,就前几天重庆的那场风暴就达到12级,连大树都折断扭成了麻花,灾民损失更是惨重。那是天怒,是破坏环境所致,也可以说是人作恶所招。而“杀童多”和“自焚多”是布衣之怒,被下岗了或者被强拆了,对政府不满又奈何不了强大的政权,只好迁怒于社会,报复孩童,焚烧自己。前不久父子双双自焚就是不满政府拆迁而选择的惨烈之举。百姓下跪讨“说法”也是无可奈何,失去土地得不到补偿,如果下跪都不能解决问题,那人家在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会不会铤而走险?积怨太多太深,总有一天会爆发。

设身处地的想,当权者贪赃枉法,挥金如土,老百姓风里雨里,生活无着,人家难道不会奋起抗争?历史上官逼民反的事还少吗?打压法轮功,把近亿人推到对立面,而今还在继续打压;征用土地,让那么多农民无地可种补偿金还被少数有权人侵吞,且这样的事件在全国也很普遍;为面子工程全国到处都在强拆民房,造就了难以计数的冤民、难民、流民;还有一亿多失业人员,包括这些被清退的民师,他们的生存堪忧。天怒人怨,这样的政权怎么能够长久呢?

http://bbs.secretchina.com/viewtopic.php?f=31&t=6188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论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