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的消费指数增长为何引起世界警觉?(图)

发表:2010-05-12 21:3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国家统计局透露,今年4月份,中国消费指数增长2.8%。不但与恶性通胀的下限8%还有很大距离;即便按中国央行设定的3%的目标,也还有一定距离。即便如此,这个“2.8%”已引起中国国内乃至国际舆论的广泛担心。

中国近来食品价格大涨

涨价很可怕,什么东西涨就更可怕

本周三(5月12日),欧洲主要媒体报道了中国通胀指数增长的消息,德国《南德意志报》相关文章特别指出:西方经济界担心,中国通胀势必会导致中国央行提高利率,降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给复苏无力的西方经济雪上加霜。与此同时,尽管中国国家统计局高级官员一再安抚民心,称2.8%的消费指数增长完全在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但中国国内主要经济研究机构和专家,都开始严厉警告不可小看这一轮的通货膨胀。在设在波恩的德国发展政策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多丽丝·菲舍尔博士(Dr. Doris Fischer)看来,来自中国国内的严重担心决不是毫无根据:

"这次价格上涨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食品比如新鲜蔬菜价格上扬,原材料以及一向都存在的房地产价格。基本食品供应的价格上涨,打击的主要是社会贫困的底层,引起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担心;房地产价格的上扬主要打击中产阶级的信心,让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原材料价格上扬,势必会影响中国产品中长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影响出口。"

国际著名财经媒体《金融时报》中文在线版援引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陶冬(Dong Tao)的话,指出:"中国几乎所有东西都在上涨,从工资到粮食和蔬菜价格,我们预期到年底通胀将涨至5%以上。"而来自西方金融界人士的分析,也印证了谢国忠等中国国内经济学家此前警告过的持续通货膨胀的危险。

什么都涨,唯独股市不涨?

通货膨胀与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务

和西方经济学界不同的是:中国官方学界引人注目地开始把通胀和政府行为,特别是中国地方政府行为,联系起来。中国国家最高级别的智囊之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在自己的网页上发表专家述评指出:中国地方政府举债规模巨大,高达7到8万个亿,这么高的债务负担将形成政府控制通胀无力的根本原因。对此,菲舍尔博士指出,真正让通货膨胀形成中长期趋势的,不仅有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

"目前中国银行业信贷规模依旧远远超过危机前的水平,导致中国流通中的货币量非常巨大,加剧通货膨胀的趋势。现在的危险在于:假如地方政府用贷款融资进行的项目,最终变得毫无意义,势必导致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无力偿还债务。原则上,要么地方政府要为这部分债务负责;要么,中国的银行业必须接受巨额烂帐。无论银行还是地方政府都属于国家,中央政府就算不愿意为地方政府买单,地方政府财税收入不足,却不容忽视。"

价格上扬,政府控制涨价的能力却在下降

虽然,官方新华社在发布国家统计局最新消费指数的同时,意味深长地发表了一篇分析认为:中国现在平均每人要出60元人民币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拯救欧元买单,但就算是官方学者中,也有人指出:这种"转嫁中国国内通货膨胀"的说法站不住脚。菲舍尔博士总结说:

"中国贫富差别持续扩大,尽管政府努力缩小这个距离已经有十年之久,但始终未能奏效。基尼指数不断升高。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表的研究就表明了这一点:按照国际基尼指数标准,中国目前的基尼指数已经逼近爆发社会动荡的临界点。与此同时,控制房地产也已经成为中央政府非常棘手的挑战,因为中国各地方政府正是在房地产上,赚得大笔的利润。中央政府努力为房地产降温,昭昭在人耳目。但恰恰在这一点上,触动了下属各地方政府的重大利益所在。"

来源:德国之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