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白发的伍子胥(图)

作者:张明 发表:2010-08-05 20: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夜之间,须发尽白,因而可以安然遁出昭关,这是流传民间,有关伍子胥最脍炙人口的故事。我们从这个故事的普遍流传,就可以明白,伍子胥亡出楚国的遭遇,是受到许多人的同情。

这件事情要从楚平王替他的儿子─太子建往秦国娶亲开始讲起。根据《史记、伍子胥列传》的记载,太子建有两个老师,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担任太傅,另外一位费无忌担任少傅,不过这位费无忌为了讨好楚平王,竟然利用被派去秦国替太子建娶亲的时候,赶回楚国向楚平王说:「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简单地说,就是建议楚平王去抢原本要嫁给儿子(太子建)的秦女,作为自己的妻妾!更荒谬的是,楚平王竟然也就这么作了!

楚平王初以伍奢为人质,要胁伍子胥和伍尚两兄弟,一起前去面见楚平王之时,身为父亲的伍奢就已向楚平王表示:「尚为人仁,呼必来。员(即伍子胥)为人刚戾忍诟,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也就是说伍子胥知道,楚平王以父亲为人质而召见他们兄弟,目的正是要将伍家一网打尽,以伍子胥刚戾忍诟的个性,一定不会接受楚平王的要胁。后来楚平王所派遣的使者召唤伍子胥和伍尚两兄弟时,果然如伍奢所预料的一样。

我们来看《史记、伍子胥列传》中伍子胥和伍尚两兄弟,在面对楚平王所派遣使者召唤时的一段对话: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雠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父之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雠,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拉满弓)执矢(箭)向(对著)使者,使者不敢进。

伍子胥认为,楚平王以父为名召见他们兄弟二人,只是个借口,一旦兄弟二人一同受命,不仅没办法救到父亲,连他们兄弟二人都会被斩草除根。基于这个认知,伍子胥主张兄弟二人都不要受命应诏。伍尚虽然也同意这个看法,但却以为兄弟一起不受命而逃去,万一日后无法替父亲报仇,将会让天下人耻笑他们兄弟二人为了保命而不顾父亲的生死;再加上伍尚认为本身为父亲报仇的能力,远不如伍子胥,所以便自愿留下来与父亲同死,劝伍子胥单独逃去。我们看「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这段文字的描述,可见伍子胥不仅有智慧,也具有相当的武力。

然后伍子胥开始一连串的逃亡生涯,先到宋国与太子建会合,再一起投奔到郑国;由于太子建欲替晋国作内应灭郑国之事暴露,被郑国所杀,伍子胥与太子建的儿子胜再一起投奔到吴国,然后再使专诸刺杀吴王僚,扶佐吴国的公子光取得吴国国君之位(吴王阖庐)。到了这个时候,伍子胥想要为父报仇的心愿,已经不只是说说大话而已!

后来伍子胥虽然得以率兵攻入楚国国都郢城,由于找不到现任的国君楚昭王,而仇人楚平王又早已去世,所以伍子胥便「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对于伍子胥这种报仇的行径,曾经是至交好友的申包胥批评他说:「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音ㄌㄨˋ,侮辱之意。)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

不论伍子胥报仇的理由有多么堂皇,掘墓鞭尸的行为确实是做得太过火了。后来伍子胥被吴王夫差将他死后的尸骸,放入皮革丢弃于江中,司马迁在〈伍子胥列传〉文后说:「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真是令人足生警惕。

来源:新三才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