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选登多封读者来信曝光垄断乱收费

发表:2010-09-22 11:4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近些年来,中国各行各业的的各种乱收费现象非常泛滥,尤其是垄断行业的乱收费现象尤其突出。针对这个状况,中国官方的人民网星期二选登了多封读者来信曝光垄断乱收费实例。 人民网选登的这些有关垄断乱收费的读者来信,曝光的领域包括电话费、电视费、电话卡费、用水、电、气(天然气、液化气)、互联网服务、开车、坐火车、乘飞机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与垄断行业的经营者打交道,稍不留意就挨 “宰”。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令百姓眼花缭乱,不胜其烦,不堪其宰! 人民网的报道说,中国的垄断企业多是从原来政府有关管理职能部门转变而来的,既有企业的性质,又有政府的特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政企合一”。垄断企业与政府关系密切,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垄断行业的自主定价、肆意收费等,尽管多年来受到民众的强烈抨击,但政府部门或碍于情面,互相推诿,或听之任之,保持沉默,即便有所动作,也是不痛不痒,“小打小闹”。 旅美中国经济问题分析人士程晓农认为,中国政府不会拿出实质性的措施来整治垄断行业,因为中央政府的高额税收就依靠垄断行业:“垄断行业的财物不透明,本身又只受政府监督而不受民众监督,所以他们的定价民众实际上是很难有办法过问的,主要是民众没有代表能够真正在全国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里面形成对垄断部门的质询,也无法形成对垄断部门的压力。 垄断部门定价高的话,中央政府所获得的资产受益和所得税也高。所以对中央所财政来讲,这是它现在税收大部分来源,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大部分税收来自于垄断企业。所以它对这些企业通常实行的是保护政策。中央政府实际上对这一点心里有数,而不想过问。” 人民网的报道说,垄断地位所导致的垄断定价及肆意收费行为,极大地损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些垄断行业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对立起来,演化为利益集团,成了本行业利益的代言人。 一些垄断行业打着企业亏损的名义滥用价格听证,将听证会变成了“涨价会”。而这些“亏损”行业的员工,依然拿着高工资,享受高福利。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本应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是否购买或接受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但面对垄断行业的经营者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消费者没有自主选择权。因此,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人们往往自认倒霉,能够依法维权并获得满意效果的微乎其微。 报道最后指出,优越的“老大”地位和政府监管的乏力,使得垄断行业收费乱象愈演愈烈。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期盼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予以整治,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美国民间机构“中国信息中心”的杨莉黎指出,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反垄断法,因此不但老百姓受苦,中国那些垄断企业的竞争性也得不到发展:“垄断企业除了对消费者构成了很大的危害之外呢,它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经济环境里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公平竞争原则都是一个极大的危害,极大的破坏。 所以说在这种政策庇护之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它是很难拿到国际上跟别的国家的相类似的企业进行竞争的。应该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国营企业垄断的地方。” 另据中国网星期二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的垄断行业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行业,很多大型企业都是国有官办,因而政府背景往往成为这些垄断行业的靠山。 文章说,即便是一些服务性质的垄断行业,也经常曝出一些依仗着自己的垄断地位和实力,根本不把消费者放在眼里的案例!有时甚至为了他们的蝇头小利,不顾百姓的反对,设立了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侵害了消费者老百姓的权益,引起了老百姓的强烈不满! 文章提议,要想遏制垄断行业乱收费现象,首先就要面对产生乱收费的源头,即垄断的问题。 文章说,既然中国搞的是市场经济,就要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来办企业。如果一方面在走市场化,另一方面又搞行业垄断,这是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三步,显然不是在创造优质化的市场环境,而是在搞乱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的前提,连市场环境都是乱的,出现乱收费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市场的基本特点之一是竞争,这个竞争,其对手不仅是国内的,更多是的世界大市场上的国外企业!在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年代里,企业是不能有垄断想法和违规行为的,否则,这样的企业是难以在国际大市场上立足的。因此,要遏制垄断行业乱收费,根本上还是要创造优质化的市场环境。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