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推”了跳楼者最后一把?(图)

发表:2011-08-31 22: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导读]女孩在犹疑不决间被围观的人起哄而断绝了对生命的留恋,只有一位93岁的老人嘶哑着奋力劝阻

有人抱着肩膀、面带笑容地围观,有人大喊“你爽气点,要跳赶快跳”,甚至有人为“跳或不跳”立下赌约。他们花几个小时围观那个坐在高处的21岁女孩,一点点耗尽她对生命最后的留恋。只有93岁的他,挥着苍老的手臂,用尽力气发出一点嘶哑微弱的声音:“不要跳,不要跳!”

没有人知道从何时开始,女孩爬到了五层楼的窗台外。

在8月23日上海这个安静的老式居民区里,曾经有人在匆匆经过152号楼时抬头看过一眼,“擦窗户的吧。”那人嘀咕了一声就走开了。直到12点多,住在一层的金老太出门倒垃圾时,看到梳着马尾辫的女孩坐在5楼的窗台外,双脚在空中晃荡着。

老人突然意识到,楼上的姑娘正打算跳楼。“好邻居,侬勿要跳哇!”老人惊慌地用上海话大声喊着。

下午1点半左右,接到报案几分钟后,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呼啸而来。距离女孩脚下十几米的草地上,巨大的救生气垫被放在上面。

一个女民警从6楼的窗户里探出身子,不停地和女孩讲话。他们还将一瓶矿泉水系在绳子上,从窗户外递到女孩身边。但是,女孩“从来没有理睬过”。

她在窗台上整整坐了四个多小时。大部分时间,她只是用右手紧紧攥住镶在窗框上的把手,另一手拿着手机,“打打、哭哭、停停”。女孩脸上带着种“累极了”的表情,有时,她会将头倚在窗户上,茫然地看着地面。

“有人跳楼”的消息迅速蔓延,围观的人越聚越多,下午3点钟左右,现场的围观者已近两百人。有些是这里的居民,有些则是接到电话后从邻近的小区或商铺里跑来的。

紧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景出现在了救援现场。

一个中年男人打着赤膊,趿啦着拖鞋一脸笑容地站在一旁。另一个已经头发灰白的女人回忆起,自己先是在家里嘟囔了一句“看什么看,要跳就跳啦,我们家的人看都不要看的。”但是没过多久,她就成了152号楼下看客中的一个。还有人中午先来看了一会儿,见没什么动静,又去菜市场买完菜,继续回到这里围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个穿着白T恤、黑色长裤的女孩仍然坐在窗台上,除了偶尔打电话,换一下腿的姿势,她几乎再没有什么动作。

上海当地一家媒体的记者沈戬接到市民的爆料电话后,在下午两点左右赶到现场。那时的他感觉到,旁边已经有人“等急了”。大部分人都从来没有在小区见到过这个女孩,他们嬉笑着议论起这个已经走到生死边缘的陌生人的职业和相貌:“长得不错嘛,是不是选错路啦”。

当时的气温接近34摄氏度,楼下那些已经站了几个小时的人开始“不耐烦了”。

“好下来嘞!走下来要么跳下来都可以的。”有人笑着说。

“你爽气点儿,要跳赶快跳。”也有人抬头向楼上喊。

现场有人嬉笑着向木然的女孩做出“勾手”的姿势。在沈戬当天拍摄的视频里,围观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视频里模糊地传来类似“跳啊”的声音。

而叫嚣的人们与女孩之间的距离,不过十几米。

就在这位记者的身旁,两个中年男人甚至设立了“赌约”:“她肯定不会跳,不信我跟你打赌,跳了,晚上我请你。”这些人都让沈戬觉得,自己并不在一个跳楼现场,而更像是在一个“热闹的片场”。

然后,就在抱着肩膀围观和起哄的人们来不及注意的一个瞬间,女孩从5楼坠落。

“砰”,一声巨响。

颤颤巍巍地举起竹竿般细而苍老的双臂,不断来回挥着,“不要跳,不要跳”

人们怀疑,女孩是被起哄声推下楼的。

上海一家媒体的记者邬佳文在女孩坠楼前的几分钟到达现场。他还记得人群中曾经传来一个轻松的男声:“这才多高啊,跳下来也不会死。”

而在沈戬一年零两个月的突发新闻报道生涯里,8月23日已经是他第六次接触跳楼现场,“几乎每一个现场都会有起哄者,但这次的人数特别多”。

除了女孩自己,也许再没有人知道,她最终坠楼是否与地面上人们“跳啊跳啊”的喊声有关。

毕竟,很多人都曾想尽办法营救女孩。周泽骅或许是所有营救者中最特别的一位。这个瘦高老人的住处距离152号楼不远。他今年93岁,头发和眉毛全都白了。这个虚弱的老人几乎每天都在复制同样的生活,坐在轮椅上被保姆推到小公园里和老街坊们聊聊天儿,或是在家用放大镜读读当天的报纸。

他每说几句话,都要伴以一阵剧烈的咳嗽。他的耳朵也不灵光了,有时,想要与他交谈的人不得不凑在他耳边大声地重复自己的问题。但8月23日的下午4点,他却仍从楼上的邻居那里听到了有人想要跳楼的消息。

坐在那辆钢圈已经生锈的轮椅上,老人来到了152号楼楼下。人太多了,他不得不站起来,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蹭着,直到警戒线前。他看不清女孩的相貌,只见到她“穿了一双运动鞋,脚在窗台下晃”。

周泽骅焦急地冲着楼上喊:“不要跳,不要跳,有什么事情回家和妈妈讲讲,就都解决了。”

可这个早年患了肺气肿的老人,尽管每说一句话都恨不得用尽全身的力气,却只能传出一点嘶哑微弱的声音。他担心,“声音不大,不知道女孩子听见没听见”,于是就颤颤巍巍地举起竹竿般细而苍老的双臂,不断来回挥着,“不要跳,不要跳”。

老人担忧的眼睛紧紧地盯着5楼。一个目击者回忆起,当时现场有不少人都在楼下大声喊着,想要劝慰那个“想不开的女孩子”。

一个穿着白色短袖T恤的小男孩一直大叫:“姐姐,你不要跳啊!”但当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把灰色的喇叭递到孩子面前时,他却害羞地将脸藏进了妈妈怀里。

而80岁的金老太自打发现了这个女孩的跳楼意图后,整个下午就从没有放弃劝解。

已近百岁的周泽骅仍然在不停地向女孩来回挥手。他整整站了15分钟,直到双腿再也支撑不住。人们还记得,保姆将轮椅上的老人推回家去时,他仍旧努力地回过身来,冲着女孩的方向不断地挥手。

整个社会正面临跳“道德之楼”的问题,我们将要选择的,是跳下去,还是拯救自己?

沈戬在152号楼现场拍摄的视频,不但捕捉到了人群的哄笑和“跳啊”的声音,也捕捉到了老人周泽骅颤巍巍摇动着的手臂。这段视频在微博上被转发了两万多次,在视频网站上的点击量则已过百万。

有人看到这位93岁老人“身后尽是嬉笑的脸,等待别人鲜血换取瞬间刺激的看客”。也有一个北京女孩想起自己曾在公司大楼见到的跳楼场景:“(人们)在底下笑着等她跳,还有人起哄催促快跳。当女孩被救下后,散去的人群意犹未尽,骂声一片极度失望。”

一切正如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万俊人所说:“这绝不只是哪一个小社区独有的问题”。同样,也并非哪一个城市独有的问题。

早在2003年5月9日的湖南省湘潭市,41岁的男子姜建民爬上一座五层建筑的楼顶,想要跳楼自杀。几名消防官兵登上楼顶,试图展开援救。

营救人员的劝解曾经对姜建民的情绪起到安抚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楼下的围观者越积越多,已经接近2000名。就在营救进行的同时,楼下却不断地发出欢呼、起哄声。有人吹着口哨,有人高喊“跳楼,跳楼!我脚都站麻了,再不跳我就走了。”

姜建民被喊声激怒了,他捡起身边的砖头向楼下砸去。

三个多小时后,姜建民在一阵阵喊叫声中向营救人员作了个揖,拱手致谢。然后背过身去,猛喝了一口白酒,纵身跳下,最终不治身亡。

而当他的身体重重地砸向地面时,围观的人群中传出了一阵掌声。

跳楼现场这样刺耳的起哄声几乎从未断绝,它曾出现在2007年的海口和成都,2009年的成都和上饶,2010年的鞍山,以及,2011年的上海。

在万俊人看来,“很多人都以为别人的灾难与己无关,甚至觉得看到他人灾难是自己的幸运,但假如你就处在这灾难之中又怎么办呢?”

“社会现在非常危险,人们已经没有羞耻感,没有好恶观了。”这位教授重重地叹了口气,“整个社会正面临跳‘道德之楼’的问题,我们将要选择的,是跳下去,还是拯救自己?”

几乎每一个人都承认现场有人起哄,但没有一个人声称自己参与其中,所有人都在指证他人

最终,女孩瘦弱的身体重重地摔在了救生气垫上,然后又被弹向旁边的排水沟,被送上救护车时,“脸上都是血”。

围观的人群中先是传来一阵惊叫,紧随其后的,是只有短短几秒钟的静默。

当时围在现场的人们,大多是在第二天的新闻里拼凑出了这个女孩的信息。她今年21岁,在安徽长大,目前在上海一所大学读大三。从5月份起,女孩租下152号楼的一个小房间。情感纠纷让她走上了窗台。

除了一处骨折和脸部擦伤,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她很快就出院了,并回到一直租住的小屋休养。她仍然是原来那个爱美的女孩子,因为脸部受伤,还曾紧张地追问急诊室的医生“将来会不会留疤”。

眼下,人们并不知道,4个多小时犹豫后的最终坠楼,是否与楼下的起哄声有关。一位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警方和居委会“两个喇叭对着响”,人声嘈杂,“下面即使有个别人说这样的话,上面肯定也听不到”。这名工作人员同时称,女孩最终不幸坠楼,则是因为“体力不支,摔了下来”。

但女孩那坐了59个小时火车赶到上海的父亲记得,女儿入院后曾经打来电话,用虚弱的声音告诉自己,“我胳膊受伤了,从楼上跳下来了”。后来,这个一直红着眼圈的父亲想要追问下去,女儿却“不吭声了”。

如今,这个曾经平静的小区因为起哄声而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记者在这里找到了十几个当时在现场的围观者,几乎每一个人在与记者聊起时,都承认现场有人在起哄,但没有一个人声称自己参与其中,所有人都在指证他人。

一个在街边买菜的女人说:“12点多有个神经病在叫的,就是一个捡垃圾的老太太,警察都叫她不要叫,后来就没有叫了。”旁边的几个人随声附和:“对对对,就是那个捡垃圾的。我们都叫她不要跳。”

不过,也有人说,“附近一个开小店的在喊,还有些什么人?不认识。反正不是我们。”

“她跳了我们有什么好处啊,大家都要将心比心。”旁边一人紧接着大声发言。

就在女孩家的楼下,当两三个人议论起这事时,人们就像被一块蜜糖吸引着的蚂蚁,迅速地聚集在一起。短短一两分钟的时间里,就聚集了十几个人。讨论的声音大了起来。人群中,一个短发女孩担心地将食指放在嘴前:“嘘,女孩子回来了,别再刺激到她。”

一个长卷发的中年女人抬起头看了看5楼的窗子,继续大声说道:“她不会死的,她要死,早就死了。”

来源:中青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