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大破坏的50年代

作者:小顽熊大义 发表:2013-05-14 15: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见过中国生态环境较好的时期。当然我见到的也是我家乡那一小块地方的变迁。我的家乡是丘陵地带。我见到50年代的环境是风和日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我家乡的树木主要是柏树,油桐树,杂树不多。到处是一片葱绿,森林覆盖率比较高(感觉,没有数据)。天上成天有老鹰飞,地上经常有狐狸跑。家里养的鸡被老鹰抓走,被狐狸拖走的事经常发生。各种鸟类也很多,春天树上、竹上甚至菜豆架上都有好多的鸟窝。掏鸟蛋就成了孩子们的日常活动和改善生活的手段。地上的其他各种野生动物也较多。可是,这种状况没有多久就被破坏了。大面上的情况我不了解,我家乡的情况我清楚。

一.造成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合作化。田土入社早一些,林木入社在1957年进行。以家为单位,用材树留8-10株,果树3株,竹3笼,其余全部入社。好像是折过价,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管理责任了。这也是造成后来乱砍滥伐的主要原因。

二.58年大炼钢铁,把比较成片的大树砍下来烧碳炼钢。我见到的情况是,轻壮男丁被征调上山炼钢,老弱妇女在本地砍树,不但白天砍,晚上还要搞夜战,我都被赶去打过火把。孩子们的任务就是抓鸡拔毛,供做风箱。结果环境破坏了,钢也没有炼出来,还荒废了粮食生产,造成后来的大饥荒。

三.大饥荒。不但没有吃的,也没有烧的。公共食堂要砍树烧,自不待说。食堂解散后,是更困难的时期。庄稼长得差,烧柴缺乏,群众只得砍树烧。先是怕,偷偷摸摸砍小树,见无人管,大树也砍。油桐树和一些杂树就在那个时候基本解决掉了。没有吃的也吃树。比如棕榈树的嫩茎是可以吃的。因此棕榈树就在那个时候被彻底消灭了。

四.人口失控和饥荒的教训,导致70年代初的农村建房高潮。单家独户有很多好处,大家都已领悟了。好养家禽家畜,好种菜,就是搞点小偷小摸也不易被发现。因此拆大院建独居成了风潮。50年代前留下的那些大院子很多都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好多也已拆得乱七八糟了。那时交通不便,也没有木材市场,建房只有砍本地的树。勉强能用的树都被砍光了。

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远远望去,大地上的绿带就成了星星点点。即只有住户周围是绿的,其他地方很少有树。就是住户周围也基本是竹子,很少有树。一些小河沟过去可以洗澡,可以捉鱼,现在都被泥沙填满了,连牛滾水都难找地方了,更难捉到鱼了。旱灾频发。在70年代中前期的大饥荒中,人们缺烧柴,已没有树砍了,只得刨草根,好些坡都是刨红了的。狐狸、老鹰都绝了迹,连斑鸠、野鸡之类的小动物都见不到了。

我们应该记取生态大破坏的教训。 

(本文略有删改)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