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处处人山人海何时休?(图)

作者:风青杨 发表:2013-10-04 10:1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10月04日讯】黄金周处处人山人海究竟该如何渡假?

10月2日,长假第二天,各大景区游客爆棚。故宫客流突破15万,而其人流上限是8万人。九寨沟迎来4万多游客,截至今晚21点2000多名滞留游客才得以撤离。有网友称,带相机出去给一个朋友拍照,回来整理照片,发现一张单人的都没有!全是合影!出游在外,无处不堵,原本用来放松休闲的十一假期,如今却成为人们疲于奔命的一场噩梦。人们明明知道会出现人山人海的现象,却依然选择在这个时间外出。

十一全国各地从景区到高速到底有多堵?

从九寨沟到八达岭,由南往北,鼓浪屿要被踩沉,庐山堵得人发疯。10万游客进泰山,8万好汉登长城。18万人入故宫,23万中山陵。高速堵、车站堵、景区堵、旅店堵、餐馆堵……坐车排队,坐船排队,连走路也要排队;吃饭排队,看戏排队,连上厕所也要排队;买票排队,进景区门排队,拍照片排队……逢假必堵,出游不再是游客放松休闲的方式,而是成为观看人山人海的一种负担。难怪有网友调侃“毁掉一个向往之地的方法就是:十一去那里。”

10月2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直播了九寨沟发生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因不满长时间候车,部分游客围堵景区接送车辆,导致上下山通道陷入瘫痪。大批游客被迫步行十几公里下山,包括80岁老人及9个月小孩。从中午12点到晚上11点,不少网友亲历了这充满混乱、愤怒、绝望、饥寒的11小时。在微信朋友圈里十个有八个发图片被堵高速,但既然选择国庆出游实在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如此多的旅客依然乐此不疲地奔赴在出游的路上呢?

该出门亨受人山人海还是宅在家?

“人山人海”的景区,“车山车海”的道路,出行变成了受罪,旅游成了一种负担。于是一部分人选择宅在家里,他们的理由是:为什么就不能呆在家里,好好看看书,跑跑步,睡睡觉,做做饭,会会朋友,跟亲人团聚?非要去坐最贵的飞机,最拥挤的车,看被人头淹没了的风景,住最贵的酒店,吃最敷衍潦草的饭菜?难道仅仅为了表示我们不甘寂寞吗?还有自驾Ber,满怀信心能找到一个山清水秀人迹罕至的地方,结果他们全找到了一块儿。旅游是为好心情,人多之处不可行。不要从众避高峰,人生处处是风景。

“怎么玩、去哪玩”的确让人头疼,但那些选择十一出行人,他们也有自己不得己的苦衷:大多家庭只有到了黄金周,才“有的玩”,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夫妇俩都有各自的工作,加上小孩上学,利用黄金周出行,仍是这些家庭实现全家游愿望的主要途径。假期出行真的不是凑热闹,而是真的只有此时才能让大家都腾出一些时间。

何况一年中仅有两次长假,随着五一七天假的取消,一年里的长假就只剩下春节和十一。而春节期间,人们往往与家人共度,或是走亲访友,长假出游的客流压力便落在十一假期上。即便许多人玩得“闹心”,人们也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没有集中休假这样的制度,很难想像社会会给我们这么多时间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更多的人期盼弹性休假制度能早点儿推行。

处处人山人海我们该怎样渡假?

是啊,为什么不让国人各自休年徦?这样不是就可以错开各种拥堵高峰吗?与其全国人民一年中都集中在国庆出行,还不如分散到不同节日只让部分地区的人们出行,不同地区的人们大家每年轮流出行一次,比如:清明节,西北西南地区休7天,其他地区休3天;劳动节,东北华北华南地区休7天,其他地区休3天;国庆节,华东华中地区休7天,其他地区休3天。这样每个节日,只有部分休7天的地区出游,这样不仅减轻各景点压力,还可以享受到交通、住宿、餐饮业和其他行业的较好服务。

在欧洲,休假是天大的事。最为重要的是,休假的传统已经成为一种价值观,深植于人们的心中。美国的圣诞节法定假日也只有三天,加上双休日调休也不过一周左右,但是很多人会选择和年假一起休,所以往往就是半个月。而反观中国,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带薪年假的制度,但实际执行中,很多单位的员工却无法享受。尽管《劳动法》第4章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但是,现在许多地方连法定的休息日都未得到严格的履行,更别说带薪休假了。
 
版权声明
网络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报纸杂志使用需微博私信取得用稿授权。侵权必究法律责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一五一十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