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节气话养生(组图)

发表:2014-04-21 14:3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天文专家表示,每年到这个时候,雨水明显增多,而且这时桃花正在开放,所以也有人称这时候的雨为桃花雨或桃花泛。自谷雨时节起,是农事忙碌的开始。谷雨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蕴涵着“雨生百谷”之意。杨花落尽子规啼,人们这样形容谷雨,此节过程中,我们就要和春天依依惜别了。

谷雨的来历

那是五千多年前的一天,走遍名山大川的轩辕黄帝左史官仓颉席地而坐,依照星斗的曲折、山川的走势、龟背的裂纹、鸟兽的足迹造出了最早的象形文字。在他之前,人们一直用打结的绳子来记载事件,生活在巫术横行、人鬼混居的浑沌之中。“仓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上天为生民贺喜,降下谷子,鬼因为再不能愚弄民众而在黑暗中哭泣。人们从此把这天叫做谷雨,并在每年的这一天,祭祀仓颉,并称他为圣人。

谷雨的习俗


吃“香椿鱼儿”

古代农市上把香椿称椿,把臭椿称为樗。据说早在汉朝,我们的祖先就有食用香椿的习惯。香椿还曾与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上及宫廷贵人们的喜爱。宋苏颂盛赞其“椿木实而叶香可啖。”

在北方,人们采摘下鲜嫩的椿芽,拿鸡蛋和的面一裹,放到油锅里炸,出锅后撒上花椒盐,就是“香椿鱼儿”。“椿”与“春”同音,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人们舍不得这明媚的春光,所以吃香椿鱼儿再次细细品味,留驻春天,寓意年年有余。

祭海祈平安

据说早在春秋时期,先民们就将此日的河水称为“桃花水”,以其洗浴,可避凶免祸。这期间,要聚众舞蹈,群起围猎,堵水网鱼,以庆万物更新。

从气象角度看,谷雨,预示着大自然的雨水更加充沛,作为农耕为主的我国先民,早把这一节气作为农事的重要时节。而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历来认为,谷雨时节,百鱼上岸,是出海捕捞的吉日。为了祈求神灵庇佑他们的海上生产一帆风顺、鱼虾满舱,遂于每年出海的前一天,即谷雨节,向众神(龙王、海神娘娘)献祭。

过了谷雨,百鱼近岸。威海人有谷雨节祭海的活动,这天渔民们举行隆重的仪式,祈求出海平安、鱼虾满仓,是民间最大的海上祭祀活动。     

谷雨祭仓颉

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一时间“神鬼泣,天谷雨”,他也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创造者。所以在这一天,人们要纪念“字”。如今,在陕西白水县,还有一仓颉庙,据说已经有1800余年的历史。

谷雨的禁忌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桑林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古人理想国的象征。有村庄处,必有桑林。“谷雨三朝蚕白头”,谷雨前后,任何人不得去左邻右舍窜门,即便是衙门的官差也不得下乡,以免冲撞了蚕神。等蚕上山了,祭过蚕神嫘祖,方才解禁。
 
各地习俗一览

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百花之王牡丹,又叫做“谷雨花”。谷雨是她开花的日子。

谷雨和牡丹,如此难以割舍的联系,关系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谷雨”是一个痴情郎的名字。相传唐高宗年间黄河决堤,谷雨在洪水中奋力游了三个时辰,好不容易救起一棵绯红的牡丹。两年后,谷雨母亲病重,一位红衣姑娘天天送药,却在谷雨母亲病愈后不见了。谷雨四处寻找,终于在百花庄园找到了变成牡丹的姑娘,姑娘答应“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最后,谷雨被葬在百花园中,牡丹仙女也在此安家,每逢谷雨时节开放,表示她们对谷雨的怀念。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谷雨茶就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也叫二春茶。茶农们认为,只有在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谷雨茶,而且还有一个苛刻的要求,就是茶必须是在上午采摘的。

因为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过冬季的休养生息,无论色泽和口味,香气宜人,而且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所以,春茶受到茶客的追捧。人们认为明前茶、雨前茶都是一年之中茶的佳品,其中雨前茶就是说的谷雨茶了。谷雨茶甚至被赋予“神力”,传说能让人死而复生,虽然只是民间传说,但足以说明谷雨茶在大家心中的份量。因为谷雨茶大受追捧,中国茶叶学会等部门还倡议将每年农历“谷雨”这一天作为“全民饮茶日”,并举行各种和茶有关的活动。

茶农们那天采摘来做好的茶都是留起来自己喝或用作来招待客人,他们在泡茶给你喝的时候,会颇为炫耀地对客人说,这是谷雨那天做的茶哦。言下之意,只有贵客来了才会拿出来给你喝。

谷雨与农作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这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清”,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

谷雨与养生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我们在调摄养生中不可脱离自然环境变化的轨迹,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内环境(体内的生理变化)与外环境(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素问•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是说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界中的变化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的内环境产生影响,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协调是避免、减少发生疾病的基础。因此在调摄养生时要考虑谷雨节气的因素,针对其气候特点有选择地进行调养。 

来源:网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