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规定不近人情 老人急需难取救命钱(组图)

发表:2016-07-16 15: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北京一位老人病重,因无法亲笔签名而无法从银行取回救命钱。(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7月16日讯】据陆媒报道,北京一位老人病重急需用钱,虽神志清醒却无法亲笔签名,结果硬是取不回救命钱。病人家属表示,规定都是人来定的,希望银行给予方便,使老人的钱能够得以取回。

单乃礼老人今年已87岁高龄,目前病重,住在北京昌平区某康复医院,因多个脏器衰竭,已卧床不起,行动困难,浑身上下插着不少输液管子。

据老人的女婿孙先生说,岳父病重住院,需要筹措住院费,于是他们夫妻征求老人意见,准备把老人在银行买的基金退回来凑个数。可眼下老人虽然意识清醒,却无法握笔。按照办理流程,无论是找银行填写委托书,还是找公证处写证明材料,都绕不过“亲笔”这道关。老人写不了字,钱便回不来。


建设银行要求老人亲笔填写一份委托书,然后才能取钱。(网络图片)

孙先生说,老人一直身体不好,从今年4月开始入院治疗,近期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脏器出现衰竭。在此前的治疗中,第一笔住院费已经花去6万元,接下来面临的第二笔住院费只会有增无减,眼下筹措住院费成了难题。

“老爷子2007年曾在建设银行买了8万元的基金,我们征得老人同意,希望把这笔钱拿回来应急。”于是,前几天,孙先生和妻子将建设银行北京昌平东关支行的工作人员请到了医院,希望能通过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尽快将钱退回。然而,按照银行的工作流程,想把基金退回,需要老人亲笔填写一份委托书,证实该行为出自本人意愿,可老人别说写字,连握笔都不成。委托书填不了,钱也拿不回来。

随后,老人的家属们又想到了第二个办法,向公证处寻求帮助。但孙先生向北京某公证处咨询得知,这也需要老人签署的公证材料,且仍然是“亲笔”。

“能不能通过别的办法来绕过写字呢?”孙先生说,虽然老人无法写字,但意识清醒,不知道银行方面有没有先例,通过录制视频、录音的办法,存留证明材料。“规定不都是人来定的吗?咱们找个别的方法不行吗?”

据悉,目前家属还在为此事与银行商讨,希望银行能够按照老人意愿解决问题,因为根据实际情况,办理业务的主动权实际是在银行那里。

责任编辑:邵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