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观雨诗气势磅礴 成为千古名句(图)

作者:明月来相伴 发表:2021-10-18 12:4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明崔子忠画苏轼留带图
苏轼游览了杭州吴山的有美堂后,在该地写下《有美堂暴雨》。图为明崔子忠画苏轼留带图。(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亭台楼阁堂等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它们大多修建于风景名胜和交通要塞之处。古代文人与亭台楼阁堂有着很深的交集,他们来到这里凭吊古人或送别亲友,也有游子来怀乡,也有来抒发内心世界的。正是因为这诸多的交集,亭台楼阁堂自然也就成为古代文人们抒发感情、萌生写下诗词歌赋等念头的主要场所了。

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写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千古名句。

后来李白在此地送别好友,留下感人肺腑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诗人陈子昂登临幽州台,唱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千古名句;李白在南京凤凰台写下脍炙人口的律诗《登金陵凤凰台》。

宋代欧阳修在滁州醉翁亭写下优美的游记《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两句名言让多少人放下了牵绊,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寄情山水,欣赏山水相映的美好;李白在劳劳亭写下伤感的送别诗,“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折柳送别让多少人为离别而伤怀。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提起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人们脑海中会很自然地浮现出北宋范仲淹的古名文《岳阳楼记》,以及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名言;王勃登临江西南昌滕王阁,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滕王阁》诗和序。

说了这么多古代文人与著名建筑的交集,可不能漏掉了宋代大文豪苏轼

苏轼一生仕途沉浮,经历过许多世事,他担任过礼部尚书也当过太守,也曾仕途跌宕,因言获罪,九死一生。苏轼一生步履不停,走过许多地方,从密州、定州、杭州走到徐州、黄州,最后又走到海南儋州。

在这些地方中,苏轼只在杭州待过两次,因此对杭州的感情很深,并将它当做第二故乡。苏轼初来杭州这样写到: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在工作之余,苏轼和好友游览了杭州很多名胜古迹。留下了很多名篇。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初秋,苏轼游览了杭州吴山的有美堂,在这里写下《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有美堂暴雨》的白话译文是这么说的:

一声响亮的雷声宛如从游人的脚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浓厚的云雾缭绕,挥散不开。远远的天边,疾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西湖犹如金樽,盛满了雨水,几乎要满溢而出;雨点敲打湖面山林,如羯鼓般激切,令人开怀。我真想唤起沉醉的李白,用这满山的飞泉洗脸,让他看看,这眼前的奇景,如倾倒了鲛人的宫室,把珠玉洒遍人寰。

苏轼观雨后写的一首诗,气势磅礴,颔联成为千古名句

诗的起首很突兀,直接入题写暴风雨来时,闷雷起自脚下,云雾绕座不散。突出了所处的地势很高,因而所见的暴雨,与平地所见不同,为下文铺垫。接下就别出蹊径,描绘了一幅壮阔异常的场面。风是看不见的,苏轼却给它着色,说是黑风,以视觉代替感觉,很形象地表现了暴雨来时疾风挟着尘灰乌云的情况。“吹海立”是形容风的强烈。宋蔡绦《西清诗话》以为是学杜甫文中“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句,尽管不一定对,但两者的气势很接近。有美堂虽然很高,但不可能见到大海,“吹海立”是想像之词,下句写风带着暴雨从东面渐渐而来,便是实指。夏天的暴雨,区域很小,来势迅猛,通过“飞雨过江来”五字,将这一情况囊括殆尽。这句诗虽然搬用了唐殷尧藩《喜雨》诗句,但妙合时地,密切无缝。《御选唐宋诗醇》卷三十四评此联说:“写暴雨非此杰句不称……且亦必有‘浙东’句作对,情景乃合。”并说只有唐骆宾王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方能与此方驾。

五、六二句具体写暴雨。雨落在西湖里,水汽蒸腾,西湖像一只盛满水的金樽,几乎要满溢;雨声急促激切,又如羯鼓声,敲打着这世界。这两句从高处着眼,气势充沛,绘声状形,写景与写意交相并用。苏轼用夸张的手法,把巨大的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声,想象都很奇特。煞尾转入观感。

磅礴的雨景,令诗人震动不已,于是想让这满山飞漱的泉水沃醒沉醉的李白,让他看看如同倒倾鲛人宫室、洒下满天珍珠的奇景;同时,又等于在说要唤醒李白,请他写出美妙杰出如同珠玉般的诗篇来。这两层意思,看似不连,实际上是用了诗家惯用的“雨催诗”的典故。如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过雨》云:“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苏轼很喜欢用这典,如“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次韵江晦叔》),“飒飒催诗白雨来”(《游张山人园》)。

“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是画龙点睛之笔,也是千古名句。

这两句是写天风海雨的狂暴,从另一角度看,也可看作是写山河景观的壮丽。从这两句诗也可看出东坡胸襟雄阔奔放的气概。此联写暴雨突来,风起云涌之势。上句用天外黑风形容狂风骤起,天地变色;“吹海立”则表现雨势滂沱,如海潮汹涌。而下句则连用“飞”“过”“来”三个动词,极为生动地展现暴雨由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的壮观景象。

这首《有美堂暴雨》是苏轼即景诗中的力作之一。诗以雄奇的笔调、新妙的语言有声有色地摹写了诗人于有美堂所见骤然而至的急雨之景。暴风雨是最能震慑人心的自然壮观之一。苏轼生性豁达爽朗,对暴风雨特别欣赏,写了多首诗进行描摹赞叹。这首诗由于是在吴山顶上的有美堂中所写,气势更为雄伟壮大。

苏轼的这首诗寓情于景,词人勾画了以有美堂为中心的三幅生动雨中画面,又寓情于景,抒发了诗人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诗作展现出诗人虽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的品质,同时词作也塑造了一位心胸开阔、旷达乐观、格局高远的词人形象。

尤其是苏轼对于人生的议论,那种身处逆境却敢于正面面对现实,勇敢面对困境,勇敢面对生活挑战的人生哲理。

对于今天的有着同样处境的人来说,无疑是生动的一课,别开生面的一课,听雨能治愈人心,读了苏轼这首气势磅礴的观雨诗,不仅震撼人心,也会让人们懂得如何在逆境中成长。

责任编辑:衍淡 来源:古诗词库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