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指光绪照片称是他亲爹 专家尴尬了(图)

溥仪逛故宫指光绪照片放错了 专家竟驳斥

作者:清浅 整理 发表:2022-06-20 11: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溥仪很是惊讶:“到这里来,我还得买票?”
溥仪很是感慨:“到这里来,我还得买票?”(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后,让现在的普通民众都可以自由参观。末代皇帝溥仪虽然国破家亡了,又从皇帝沦为寻常百姓,但在被特赦出狱之后,即使要参观以往居住的家园,竟然也得要购买门票才能获准进入。

溥仪逛故宫 指出摆设照片出错

话说日本在1945年战败投降之后,溥仪跟其亲友乘坐日本的关东飞机正准备逃往日本期间,遭到苏联红军空降伞兵逮补、囚禁。溥仪在被关押苏联期间,曾经数次申请长期居留苏联,甚至还加入了苏联共产党。1950年8月1日,苏联将溥仪跟满洲国其他263名战犯在绥芬河移交给了中共。溥仪后续在位于中国辽宁省抚顺市、占地四万多平方米的抚顺战犯管理所中,接受了为期10年的劳动改造与思想教育,他的囚犯编号是981号。

抚顺战犯管理所,原本是日本侵华期间所修建的一所监狱,到了1950年,被毛泽东、周恩来改为抚顺战犯管理所,其中关押共计982位日本战犯、71位满洲国战犯,以及354位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被俘国军将领。

从1956年6月到1964年3月期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的日本战犯,全部被分期分批获释回国,而关押于此的满洲国战犯则从1959年12月到1975年3月期间,全部被分期分批特赦。当然,末代皇帝溥仪亦名列其中。

被关押的满洲国战犯也被分期分批全部特赦,末代皇帝溥仪也是其中之一。
1959年被关押的满洲国战犯也被分期分批全部特赦,末代皇帝溥仪也是其中之一。(图片来源:公用领域)

溥仪是在1959年12月4日获得特赦。他出狱后,返回久违的北京。在北京市民政局的介绍下,溥仪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上班。虽然是从事浇水、卫生、繁殖温室等工作,但他还是觉得吃力。毕竟过去的他从未干过这种家务体力活儿。1961年,溥仪被调到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职文史专员。

1961年国庆节到来,沈醉、杜聿明拉着溥仪去参观故宫。溥仪一开始不想去故宫游逛,但见到同事如此力邀,盛情难却之下,还是答应前往。

抵达故宫大门后,有人将一张门票递给溥仪。见到门票的溥仪,心中很是感概:“到这里来,我还得买门票?”但他这话一出,却让大家都愣住了。最后多亏沈醉帮忙溥仪解决了这一次的尴尬场面。当时,沈醉这么说道:“现在故宫对外开放,所有来的人都得买门票,拿这笔收入作管理、维修故宫之用。”

当大伙儿走进金銮殿,见着龙椅之后,有人询问溥仪,坐在龙椅上究竟是什么感觉。只见溥仪笑着说道,“我那时还是三岁的小孩,哪会懂那么多!”当浏览的时间长了,溥仪也逐渐地缓过神来。无论走到哪里,溥仪都可以说出往左走可以到达什么地方、往右走可以到达什么地方。

在故宫一边参观一边回忆的溥仪,顿时发现很多房间内的摆设都有错误,例如西暖阁里,皇帝用来逃生的暗门竟然被堵住了、光绪帝寝宫里的宝剑挂错了位置。最最好笑的是,光绪帝寝宫中,悬挂的竟是醇亲王的照片,而非光绪本人的照片。

这问题可错得离谱了。溥仪发现之后,就指着照片对当时的工作人员说明错误何在。可是,问题来了,工作人员并不觉得挂错照片,甚至还请来专家跟在场的各位亲自解释。

当专家表示,“我们是专业的,研究快三十年了,不可能出错,你别在这里不懂装懂了。”溥仪闻言,笑了笑,接着才不疾不徐地说:“挂在床头相片上的人是醇亲王,那是我亲爹,你觉得我会弄错吗?”这时换专家愣住了,气氛变得些许尴尬。

溥仪指出的那几处错误,后来很快就被改正过来。自从这一次故宫游览之后,溥仪再也没有去参观过故宫了。也许是触景伤情或害怕破坏童年美好记忆吧。

溥仪获郭沫若邀请任研究员 终以不懂满文为由婉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溥仪曾亲口说自己并不懂得满文,并拒绝了郭沫若的邀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在中国大陆,很多人都知道郭沫若这一个名字,郭的头顶上拥有许多闪耀无比的头衔,例如: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等等。

纵然郭沫若的称谓如此之多,纵然他在学术上取得了些许成就,但他并未如中共赞扬的那样,单就其考古学成就来看,在“甲骨学四堂”中的另外三名先生董作宾、罗振宇、王国维至少能跟郭沫若齐名。最重要的是,郭沫若的人品之卑劣,令人唾弃,尤其是他善于见风使舵的特性,更饱受人们诟病、鄙视,例如:

郭沫若在民国时期亲共,当时曾一边骂政府腐败一边跑去当官。1927年,郭沫若在蒋介石进行“清党”之后,写下了讨蒋檄文,文中大骂蒋介石是“流氓地痞”。同年,郭沫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然而,这样“推崇中共”的郭沫若,在中共暴动失败并转入低谷之后,居然又脱离中共,东渡日本避难去了。1937年,郭沫若回国后,竟专程赴南京拜谒蒋介石,请求原谅,随后还发表《蒋委员长会见记》,文中又大大赞扬着蒋介石。当中共成功窃取政权之后,郭沫若又再次将见风使舵的品质发挥到极致,又再次选择紧跟中共,大批胡风,积极“反右”,并且重新加入中共,前后还创作了以“翻案”为主旨的历史剧。郭沫若还为了迎合毛泽东,大赞李白,并将毛泽东厌恶的杜甫批贬得一无是处。

这样的郭沫若,到底是怎么跟溥仪扯上关系的呢?

其实,当时研究清代历史的学者不多,而郭沫若则希望可以深入研究清史,填补这一方面的学术空白。不过,清朝在郭沫若10岁时就已经覆灭了,郭沫若自然对清朝历史了解得不多,又不熟悉满语。在无法查阅大量使用满文记载的档案资料之际,想要将清史研究透彻,自然就遭遇莫大阻力。因此,当郭沫若听闻溥仪已经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调到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资料专员之后,主动去找溥仪,并邀请他担任自己的助手,协助他来研究清史。

根据溥仪的回忆,自己在一次开会中,遇见郭沫若。郭沫若当时告诉他说:“溥仪先生,你要帮助研究清史啊!”

获得郭沫若的亲自邀请来研究历史,对许多学者而言,是极为荣耀的事情,但出人意料的是,溥仪当时想了一下,就婉拒了郭沫若的邀请。溥仪当时是这么回复的:“可惜我不太懂满文。研究清史不懂满文可不行……”

不过,溥仪是谦虚过了头,还是他真的不懂满文呢?

其实,像4岁入宫的光绪皇帝,是在6岁时依祖制入学,虽然光绪非常用功学习,在经史诗文上也都有不错的造诣,甚至跟着同文馆教习张德彝、沈铎来学习英文,但他始终不肯开口读满文。

而溥仪的情况亦是如此。溥仪也是6岁入学,但他非常贪玩,又不肯用功,还经常派遣太监去告诉师傅,说给他们放假(实际上当然是给自己放假)。几年时间下来,溥仪的满语当然是学习得一塌糊涂。他仅仅学会了一个满文词:“伊立”(ili)。这个“伊立”在满语中,是指“起来”的意思。原来,溥仪每当遇上满族臣子跪在地上跟自己请安时,他必须要回答“伊立”,也就是让这些臣子起身。

因此,小时候满语学得差劲、长大后又很少获得运用满语的机会的溥仪,在久未接触之际,自当是完全不记得满语了。

所以,即使有部分资料档案是使用满语、汉语双语记录,但仍有不少采用满语记载的资料,而面对众多满语资料,不懂满语的溥仪是绝对无法好好认真研究、进行细致分析的,因此在不得马虎、不得出问题之下,他当然是得婉拒郭沫若之请了。

从三岁登基的溥仪,一生共经历三次登基与三次退位,研究清朝历史,自然摆脱不了对清朝皇室历史的研究,对溥仪而言,除了不懂满语,亦涉及面对家族史研究的幽微心绪,因此他选择敬而远之,是可以理解的。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