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现3例“霍乱” 官认“传播快、严重可致死”(图)

发表:2023-06-30 03: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霍乱 病毒
武汉肺炎疫情在中国涌现之际,大陆又出现霍乱病例。示意图。(图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6月30日讯】(看中国记者黎小葵综合报导)武汉肺炎疫情中国涌现之际,大陆又出现霍乱病例,引发外界关注。据悉,霍乱所到之处,已是贫穷、肮脏和忽视的代名词。

6月27日,中国国家疾控局发布2023年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5月1日0时至5月31日24时,中国大陆共报告法定传染病727645例、死亡2465人。值得注意的是,在甲类传染病报告中,有3例为霍乱弧菌感染。

对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表示,“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我国的霍乱感染基本都是一些散发病例,多出现在夏秋季的高发期内。”蔡卫平还提醒说,“不仅是霍乱弧菌,夏、秋季我们还要注意如诺如病毒、小孩手足口病等消化道慢病。”

根据湖北卫健委官网指出,霍乱是因摄入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的某些致病菌株感染小肠而导致的急性腹泻传染病,通过粪-口直接污染或通过摄入受污染的水和食物发生传播。病情严重的霍乱,其特征是突发急性水性腹泻,可因严重脱水和肾衰竭导致死亡。其极短的潜伏期为2小时至5天,使疫情更可能具有暴发性,因为病例数可非常迅速地增多。感染霍乱者约有75%不出现任何症状。

翻查过往资料,此次霍乱病例报告是自2022年10月大陆出现3例霍乱弧菌感染病例后,时隔6个月后再次出现。霍乱病例此前在中国很罕见,2021年只有5例、2020年有11例。

路透社去年7月曾报导,武汉发现一名学生感染霍乱弧菌O139菌株(vibrio cholerae O139),并另外在市场上的甲鱼样本发现霍乱弧菌。对此,一名微博用户表示,要记取武肺病毒的教训,并赶紧追踪源头、并确保证据。但官方并未多做回应。

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赛先生》微信公众号文章指出,中国自古就有霍乱的观点,人们又名其曰真性霍乱或亚洲霍乱(Cholera vera,Asiatic Cholera)。根据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皇帝内经》有记载:“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 “土郁之发,为呕吐霍乱。”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亦有讨论:“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据悉,霍乱弧菌有数百种菌株,其中血清群O1和O139是已知导致霍乱暴发和流行的菌株。 霍乱弧菌主要通过水或食物传播。由此,卫生条件不佳、饮用水不清洁以及贫困都是霍乱的诱发因子。霍乱所到之处,成了贫穷、肮脏和忽视的代名词。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也指出,霍乱大流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属于一种贫穷、欠发达国家的疾病。“这些国家往往缺乏一个健全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即便存在一个先进的技术和研究中心,没有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缺乏个人卫生管理以及民众科学素养的提高,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近期许多中国民众反映,一个月内就经历了2阳、3阳,甚至4阳,也有人说2阳、3阳间隔不到半月。北京市卫健委发布的6月19日至25日的疫情周报也显示,武汉肺炎感染仍居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则于5月下旬曾引述模型预测,预估全国第二波疫情高峰将发生在6月底。

而中国疫情3年中,中国校园也发生过多起校园学生集体感染诺如病毒事件。至于猴痘,其更是在本月初登上热搜榜,原因自去年9月重庆发现中国首例猴痘确诊病例后,北京近期再次发现2例猴痘病例,但官方同样未公布患者详细资讯。

由于中共官方在中国疫情问题上,始终未对外透露真实,因此在大陆接连又爆出霍乱、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甲流、猴痘等多种疾病后,不禁引发外界担忧。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