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和中国罗刹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人性”(组图)

作者:周傥 发表:2025-07-03 00: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哈佛
哈佛大学 (图片来源:  JOSEPH PREZIOS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7月3日讯】5月29日中国女留学生蒋雨融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在美国并没有引起什么回响——后来美国媒体的大事报导也多是评论此事在中国国内造成的舆论海啸。虽说是“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女性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致辞”,但美国人见多识广,连异装变性阉割阴阳颠倒都司空见惯,这么点记录破的又算个屁呀?而且哈佛大学作为“左派疯子”的大本营,其五花八门、匪夷所思、刷新底线的创举、创新、创造一向层出不穷,大家早已见怪不怪,更漫说什么“英语不标准”——这才显示出种族和文化多元呢——、人和衣服不漂亮——美国人审美标准本身就稀奇古怪,尤其在对象是东方的人和物时——、内容假大空——这些叙事人们习以为常,耳朵都听出了茧子——、表情声音动作夸张表演——好些美国人的煽情尺度可比这大得多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再加上美国人的善良、宽容、厚道、教养、客气,即便是右超级派和极端厌华者,除了联想一下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共自己吹嘘的“哈佛是第一海外党校”外,都丝毫没有、也绝不会对一个22岁的异国女性个人刻意的评论、指责、怀疑和辨驳。

哈

至于美国中文媒体纷纷渲染的所谓“蒋雨融这套‘常春藤精英话术’让美国普通草根、民粹如何如何不满和反感”,则完全是瞎扯:淳朴、简单、现实的美国红脖子们要关心、参与的家事国事多了去了,他们才不会对一个大学——哪怕是世界第一名校哈佛——与一个大学里发生的事情投入什么兴趣和关注呢,尤其是还涉及到了他们根本不了解也不想了解的远在天边的中国。

然而,让美国人无论左倾右向都始料未及的是,蒋雨融及其演讲内销回她祖国后,和原产地的善良、宽容、厚道、淳朴、简单、现实、教养、客气每一样都截然相反的邪恶、狭隘、刻薄、歹毒、卑劣、阴险、腹黑、粗俗的洗产地罗刹国里,却无中生有的对这样一个小人物的一桩小事件掀起了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

中国极权政府对政治和社会的残暴统治、对思想和言论的严酷控制,使罗刹国人民能参与的事务、能谈论的议题极为有限,于是他们尚未被彻底根治、灭绝和铲除的残存欲望,就像龚自珍写的病梅一样,“斫直,删密,锄正……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其中,蝗虫般的微信公众号是这种歪长横斜最恶劣和最恶心的代表:他们放着权贵高官不敢骂也不能骂、放着党国大事不敢评也不能评,只好把全部精力、才能和装逼都放在了紧盯着无权无勇者的芝麻大社会新闻上,稍有风吹草动,就像苍蝇见了腥一样一拥而上,死缠无聊事、欺负老实人。哪件事和哪个人一旦不幸让这群无良无耻无行的蝇蛆们踪上,都将被啃嚼的瞬间尸骨无存,国内“哈佛中国女生演讲舆论事件”,只不过是最新的一个例子罢了。

蒋雨融自己看到的网络上“污秽不堪的下三路讯息和辱骂”不必一提,把涉嫌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外宣的蒋雨融栽脏成配合西方势力的工具和“美国代理人”、把美国确信“和中国政府关系密切”的绿发会反诬成“美国资助来进行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非政府组织”的人渣和学渣沈逸的诛心之流也不值启齿,只说一下可以用下面这篇文字代表和概括的最普遍、最集中的围攻和网暴内容: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蒋雨融的演讲却在中国国内遭遇了群嘲和质疑,似乎连哈佛的显赫地位也不那么香了。……

在极短的时间里,蒋雨融的背景就已经被扒了出来,她的父亲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的执行主任,而她是绿发会的长期志愿者,也曾经得到该会秘书长周晋峰给哈佛的推荐信。……

然而,这不正说明了精英与公众之间的对峙,已经臻于惨烈。人肉者几乎本能地相信,这些高调的精英背后,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暗箱操作……

其实,澄清和辩护,已经足够说明部分公众对于蒋雨融的质疑,甚或反感。

蒋雨融的长文,都在竭力说明,自己未曾仰仗父亲的地位、金钱或者特权来获得哈佛的成就,一切都是在母亲的含辛茹苦与自我的努力中获得。但是她却无法说明,或者故意忽略在绿发会中所获得的便利。

公众简单地选择了不相信,反而更加相信她的成功,恰恰是因为起点的不同。她从青岛出发,历经了英国与美国数个顶尖的中学与大学,如此流畅与顺遂,的确无法让人简单采信她的一切与家庭背景无关。……

但这不是公众关心的焦点。当成千上万中国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当无数学子折戟考公战场,当数以万计的寒门子弟被挡在985、211的门外时,人们会本能地相信,这个也许在公权部门中不值一提的非政府组织,一定在她的成功中扮演了非同寻常的作用。……

10年来,或者5年来,什么东西发生了改变?因为以前我们曾经相信尽管结果可能并不公平,但起始是公平的。而今大众倾向于相信,恰恰是起始的不公平导致了结果的不公平。……

我们或许能够相信你的成功出自于你的努力,但是我们却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这才是网上那些人质疑蒋雨融的本质。

她在回应中引用了孟子的话“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不知道她未来会不会发觉自己误用了这句充满对抗的名言:挑战她的人并不是挑战她相信的道理,而是认为,自己是被她的成功所侮辱和损害的人。

她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这就是这一代精英的傲慢与对世界现实的冷漠。……

我认真地研读了蒋雨融的演讲。表演痕迹很重,每个动作经过精心设计;内容并不走心,而是刻意引发现场效应;主旨老生常谈,毫无任何创新与创意,只不过在重复老套的全球主义话题。

哈佛选择了蒋雨融,实际上是明确地选择全球化。……

蒋雨融的演讲内容,或者在哈佛的原则坚持,都没有错。甚至可以说,哈佛更加道德高尚,理想远大。

哈佛所看不到的是:人们真实地并不是在反对全球化,而是反对全球化的结果。是在近半个世纪的全球化中,精英们收割了全球化的所有果实与荣誉。

蒋雨融代表的并不仅仅是她自己而已,而是哈佛这个精英机构的意识形态。当她和哈佛还在侈谈全球中的众生平等,动植物权益和绿色进步的时候,普通的公众却始终焦虑于通货膨胀、工作机会和日常安全。

在这场针对蒋雨融和哈佛的冷嘲热讽中,中国与美国的公众突然一起“环球同此凉热”了。公众看见了民粹主义:对于个人信息与权利的肆意入侵,与对大学独立精神的侵犯。但公众所无法看见的是:自己正在不断强化与催化民粹主义的甚嚣尘上。

哈佛不回应在全球化中受损的人的困境:那些都是太过于人间的问题。这就是精英机构的傲慢与冷漠。……

他们并不理解,也不想理解在中国与在美国的普通公众的现实痛楚与困惑,不想向他们解释这一切不公平发生的缘由……

蒋雨融与哈佛都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因为他们始终仍然在坚持精英的傲慢与冷漠。如果这一代的精英和精英机构,依然无法理解民众的困顿,与世界的改变,那么,公众的反叛,将会再次制造洪水滔天。

在国内欺软怕硬、宵小势利的所有唇枪舌剑、嘴炮口弹中,都不约而同地对“精英”进行了控诉、讨伐和攻击,而这也是近几年中国舆论场上的一个“目睹之怪现象“——如果非要说中国还有舆论的话。

“精英”一词,在今天后浪废青以及蔡奇这类低端人口的耳朵里固然很陌生,但我们这一代人太熟悉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直至“六四”前夕,“精英”(Elite)至少在知识界和大学里是一个人口皆碑的流行词。那年头“精英”仅仅指知识精英——其他行业即使有佼佼者,也是够不着“精英”的不入流——,他们是高校学子和一般关注社会者青睐、倾慕、向往和励志的对象。“六四”屠杀后,共产党将当时公认的所有知识精英一网打尽、斩尽杀绝,“精英”一词也随之绝迹。多少年之后,“精英”重出中国江湖,竟然成了文化人嘴里抨击、责难、中伤、贬低的对象,被阴阳怪气得一无是处。但是,精英的意义和作用不光不可抹杀,而且举足轻重:引领人类、开辟时代、奠定未来的从来都是一批又一批的精英们。历史当然是极少数英雄创造的,而绝大多数人则只是群氓和群羊。当代中国人之所以否定、拒绝、摒弃和仇视“精英”的根源,一是共产党长期“虐民、弱民、贫民、疲民、辱民、愚民”的统治和压迫造成了全民族摆烂、犬儒、自轻自贱、破罐破摔和“我是流氓我怕谁”;二是共产党多年黑白混肴、是非颠倒、人妖不分的精神污染,早已让当代中国人根本搞不清什么是“精英”,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有权有势、财大气粗、有名有利有流量的“投胎能手”、“国民老公”、“人生赢家”等就是“精英”,继而在羡慕嫉妒恨的依次心理下去对一切“精英”否定、拒绝、摒弃和仇视;三是共产党的心理和自己奴隶、奴才们以为的正好相反,它从始至终自卑到骨头里,从不敢把自己想做精英,而是蓄意把自己的罪衍和作孽全部栽赃、转移、嫁祸到精英们的身上,并用惯用的仇恨教育伎俩煽动老百姓的愤怒和怨毒。上面文字里那些制造、挑动、渲染和激化“精英与公众之间的对峙,已经臻于惨烈”、“这些高调的精英背后,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暗箱操作”的作者,不是中了共产党的阴谋圈套,就是刻意助纣为虐、帮助共产党“挑动群众斗群众”。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消灭阶级和三大差别”、“等贵贱、均贫富”是早期共产党人画的大饼和野心家们的欺世盗名。蒋雨融和她爸爸算得上算不上精英不去评论,即使是精英而且培养、制造出了下一代精英也再正常不过。蒋雨融“她的父亲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的执行主任”没有任何过错,她因为父亲爸爸的原因“是绿发会的长期志愿者”并且有助于进入极其重视社会服务实践(Community Service)的美国大学哈佛学习没有任何不当,她“曾经得到该会秘书长周晋峰给哈佛的推荐信”更是自然而然——如果周晋峰拒绝给她写推荐信反倒说明不是他的情商智商就是她的行为品性有着大毛病。连自由平等写入骨髓、血液和基因的美国里,常春藤这样的私校都讲究关系、人脉和家庭背景,都为校友的亲属提供机会和方便。“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自古以来的自然现象和人生经验,用陈伯达的话叫“理当如此”。精英不是趋炎附势、俗不可耐的当代中国人眼里权势、地位、财富的代名词;精英不可以世袭、但大概率可能传承,只要不是世袭就无可厚非。北大既沾不上官也沾不上富的校友们给自己孩子发明了一个词叫“学二代”,如果北大“学二代”们外上不了哈佛、内不见于北大,那才真的是父母或孩子出了让人笑话和抬不起头的大问题。

与此同时,在北大看惯了不计其数赤贫的农家子弟成为了高官、巨富、学阀、名流和更加数不胜数的高官、巨富、学阀、名流子孙沦为碌碌余子的我,从来不相信起点不平等决定了人的一生,也始终确信“阶级流动停滞”、“上升通道消失”、“命运无法改变”等等陈词滥调,既是三和大神摆烂、躺平的借口和挡箭牌,更是共产党统治集团、权贵阶级、门阀氏族蓄意让奴隶们心甘情愿的自承屌丝、蝼蚁、草芥、韭菜的阴谋话术。

“能接受结果的不平等而必须要求起点平等”的是美国人,中国人奴隶当惯了,其实根本就不在意起点是否平等,“羡别人的爹,恨自己的命”是中国人的常态。非要相比的话,中国人倒是对结果的不平等更在乎、更愤恨、更不平——中国人是最喜闻乐见和心满意足的,就是一个“投胎能手”最后成了败家子和纨绔子弟。四十年前我在北大二教第一次听老学长胡平的演讲,他说到:地位和财富的人人平等并非美善和道德,反而恰是进步的阻碍;只要起点平等,结果如何都属于公平。他的话在那个年代如醍醐灌顶,如今中国人起点前移,一直到了投胎娘肚子,从此也就再没有了“起点的平等”——但你并不能说这就意味着世上不存在公平:老天的事谁又能评价得了呢?

不过,结果不平等、不公平也好,起点不平等、不公平也罢,都既和蒋雨融没有关系,也没有在她身上体现:以此作为责备她的一个理由,是打错了板子、怪错了对象。

不错,当今“成千上万中国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但这是习近平倒行逆施的闭关锁国、与全世界为敌和三年“清零防空”最终把经济彻底折腾垮了的恶果;不错,眼下“无数学子折戟考公战场,数以万计的寒门子弟被挡在985、211的门外”,但这是共产党对权力垄断独霸的信念和制度一手造成的,和蒋雨融、蒋雨融的爸爸甚至中央委员会一小撮之外的人没有一毛钱关系。蒋雨融没有上北大清华、没有进央企国行、没有当官员公干,已经和今后都不会在国内工作,即便她不适当的占有了稀缺的资源、挤掉了别人的机会,她挤占的也是美国的稀缺资源,而没有妨害其他中国人的机会、没有损害任何中国人的利益,大多数中国人“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无论如何也怪不到她的身上。这些指鹿为马的帮凶、帮闲们不去追究那些真正予取予夺的人群的责任、不去谴责那个穷凶极恶的政党的罪行、不去清算那个祸满人间的制度的孽债,却拿八竿子打不着的蒋雨融出气,将他人的罪过强加到莫名其妙的蒋雨融头上,把责任一股脑儿的让无辜者承担,让凭空而来的阴影笼罩她一生,她招谁惹谁了?

至于指责蒋雨融无视维族人被囚禁、维权者被打压、异议者被迫害、法轮功被活摘、超生人被追捕,不去揭露铁链女和底层民众水深火热、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无法生存,则纯粹是欲加之罪:她是对哈佛讲话,她的父母工作生活在墙内,你让她当着全世界的面大声疾呼、控诉共产党侵犯人权和生存权,这不是神经病吗?再说,一个自小生活在大城市、受着共产党传统教育、对政治陌生远离的中产阶级女孩,可能对这一切真的是一无所知。指责她的视而不见、精英而空洞,不如去谴责习近平的愚弄欺骗、既败类又没有人话。

蒋雨融哈佛毕业典礼上演讲的初衷、内容、理念和主旨与中国都毫不相干,但结果到了国内却让她“她仿佛陷入了一场双面夹击——既是‘西式精英话术’的操弄者,又是为‘体制背书’的既得利益者,两种意识形态标签彼此矛盾,却共同指向她本人”。当前中国社会蕴藏着巨大、尖锐和激烈矛盾,洋溢着冲天戾气、怨愤和不满,共产党有意祸水东引、嫁祸他人,诱使羊群们先是把富人当成出气筒、继而把愤怒发泄在任何出名冒尖者、鹤立鸡群者、不同凡响者、木秀于林者、独树一帜者身上。那些被“侮辱和损害的人”只有认识到:“侮辱和损害”自己的另有罪魁祸首,和蒋雨融及其成功没有任何关系,必须把自发、情绪、歧途的反精英和反特权转化和升华为自觉、理性、正确的反抗共产党及其暴政,这样才能摆脱被“侮辱和损害”的状态,改变命运、获得未来。至于蒋雨融“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是因为她根本没有任何错,也不需要承担不属于她的负疚。

至于说什么“在这场针对蒋雨融和哈佛的冷嘲热讽中,中国与美国的公众突然一起‘环球同此凉热’了”、“哈佛大学也不想理解在中国与在美国的普通公众的现实痛楚与困惑”、“如果这一代的精英和精英机构依然无法理解民众的困顿与世界的改变,那么,公众的反叛,将会再次制造洪水滔天”,则是赤裸裸的为共产党解套、为共产党贴金、为共产党洗白、为共产党背书,将共产党邪恶制度造成的灾难曲解为中美乃至全球共同的处境,用心险恶、卑鄙又拙劣。美国固然有美国的问题,美国普通公众自然有美国普通公众的现实痛楚与困惑,美国人民当然有美国人民的不满和抗争,但与中国的灾殃和祸殃神鬼殊途、人妖两界,与中国普通公众的不幸和苦难天上地下、云间泥里,与中国人民的怒火和义愤星火烈焰、响鼓惊雷。美国公众的反叛,会不断使美国凤凰涅盘、欲火重生、蜕变更新;而中国人民的忍无可忍,将掀起狂飙巨浪、造成火山喷发,使共产江山洪水滔天、土崩瓦解、彻底覆灭。

“世上若有女性买不起卫生巾,便也是我的贫困;若有女孩因惧怕骚扰而辍学,便是我的尊严受辱;若有孩童死于他既未挑起也不理解的战火,便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随之而亡”,不管是出于至诚还是煽情,但蒋雨融的的确确发出了这一声音、口口声声说出了这些词汇,罗刹国中人要心理变态到什么程度才会听出“这就是这一代精英的傲慢与对世界现实的冷漠”?单纯诚信、与人为善、“你说固你是”的美国人,恐怕永远也想不出答案。

真理都是老套和老旧的,普世价值更是老生常谈,当然这些还都比不上基督教教义几乎“毫无任何创新与创意”但却历经千年、长盛不衰。

哈佛大学作为世界第一学府和精英胜地,其坚守和诉求的就是道德、高尚、理想、真理。不但如此,连“真理(Veritas)”做为哈佛大学的校训也还是后来的事呢:哈佛校训1650年是“荣耀归于基督”(In Christ),1692年是“为基督为教会”(Christo et Ecclesiae)。哈佛早期印章上是三本翻开的书,两本朝上、一本朝下,寓意着理性(reason)与启示(revelation)的关系;哈佛最早期文献、1642年的《学院法例》写道:“让每一位学生都认真考虑以认识神并耶稣基督为永生之源,作为他人生与学习的主要目标,因而以基督作为一切正统知识和学习的惟一基础。所有人既看见主赐下智慧,便当在隐密处认真借着祷告寻求他的智慧”。可见,哈佛从一开始的立意就是独立于世俗——更别说独立于党派、政府、群体和集团了——而直接面向上帝的终极之灵,从一开始的信念就是真理和智慧掌握在上帝手中,人类要做的只是一步步接近和认识它们。哈佛这类精英私立大学不是党校,不是智库,不是政策研究室,不是“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蓝翔;它们生来就是要“不问苍生问鬼神”,生来就是为了“侈谈全球化中的众生平等,动植物权益和绿色进步”之类的命题。至于“在近半个世纪的全球化中,精英们收割了所有的果实与荣誉”、“普通公众的现实痛楚与困惑”、“普通的公众始终焦虑于通货膨胀、工作机会和日常安全”、“民众的困顿与世界的改变”等等等等,都不是它要考虑的问题和承担的义务。哈佛“不回应在全球化中受损的人的困境”、不关注“那些太过于人间的问题”、“不向人们解释一切不公平发生的缘由”,不是“这一代精英机构的傲慢与冷漠”,而是它自始以来坚守的价值和原则。

哈佛的“道德高尚、理想远大”不是问题,哈佛的不问人间、不务世事、不谋稻粱不是失误,哈佛的关注宏大和抽象也不是过错——基督教关注的更宏大和抽象呢——;它的问题、失误和过错恰恰在于如今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放弃和偏离了中立、客观、实用的本分,开始热衷世俗、干预世事,站队了意识形态、选择了方向立场、介入了党派对立、参与了路线之争,企图为社会寻找出路、谋图为世界设计前途、妄图为人类指明方向;而书生们一旦要这样做,必然走上歧途、偏离正道、坏了大事,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就是惨痛的前车之鉴。更有甚之的是,哈佛完全不记得二十世纪人类以亿计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教训,再次确信只有自己发现和掌握了宇宙真理、创造和找到了美丽新世界蓝图及其实现路径,重新认定自己可以并且应该消灭掉那些阻碍历史前进和人类幸福的异端与邪说、精神和思想。

对一个“只是谈了一些关于‘共同人性’的普世价值”的演讲,罗刹国中人或者像人渣和学渣沈逸那样将其歪曲成“配合西方势力”、“做美国代理人”,或者攻击和讥讽它“操弄西式精英话术”,或者拾人牙秽的去用另一个华人学生Andrew Yang的同期哥伦比亚大学工学院毕业演讲去贬低、丑化蒋雨融的“假大空”。他们在振振有词之下,却露出了西装里面的山西花裤衩——“只许洋婆子出轨,不准隔壁家偷人”的中国自卑与嫉妒心态:洋人无论讲人类、世界、全球还是太空、外层空间甚至天堂来世都寻常和自然,距离洋人几个次元的自己家土豹子跟着鹦鹉学舌就是无法忍受的刺耳别扭和不可饶恕的装逼卖萌。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说的倒也恰如其分:蒋雨融口吐的莲花和中国现实离得太远了,成年人才该干的事,你小屁孩跟着搀和、捣乱个什么呀?好莱坞电影里美国人拯救了世界、地球、人类之和平、环境、生存的题材比比皆是、司空见惯,中国电影要是同样拍,国人自己都会骂成烂片;中国人看通贝里的行为也没觉反常和惊讶,因为洋人世界无奇不有、见怪不怪,中国小孩要是同样干,不用国保公安出面,她爹妈就会一脚把她踢回家:快去写作业!

面对祖国罗刹蒋雨融没有错,不需要承担不属于她的负疚;面对美国蒋雨融也没有错,不该受到指责:追求荣誉和辉煌、渴望众目睽睽的注视和众人仰望的舞台、骄傲自己赢得的成就和掌声,这些都是人之常情,除非是在共产党蹂躏、践踏下习惯了摆烂躺平的中国当代青年;内容宏大空泛、执守精英情怀、脱节寻常百姓,可是既然在哈佛演讲,不讲这个常春藤标志性的话语讲什么?讲“美国第一”、讲“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讲川普(特朗普)对哈佛的控诉如何正确吗?

难道年仅22岁、在美英进步主义大环境和哈佛精英激进小气候里熏染了好几年的她不会是出自真心和真诚吗?难道面对几千名呼吸与共、彼此烘托、互相激发的同温层,她不可能真的悲伤、真的愤怒、真的感动吗?陶杰相信“那一刻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曾经相信的事情,即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小村庄。我记得有人告诉我,我们将是第一代结束人类饥饿和贫困的人”是蒋雨融的蓄意编造,因为她“小时候曾经相信的事情”一定是“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一定让共产主义在我们这一代实现”;话虽不错,但目睹了这么多年畜生饿鬼、鬼蜮恶道,又沐浴过欧风美雨、人间正道的她,就不可能早已把连共产党核心和领导集体们都丢在垃圾堆里的信仰和誓言忘的干干净净了吗?即便是编造,要作文也只能如此才符合内容的逻辑;而且写文章的人都知道,編著編著自己就会信以为真,越来越觉得那就是真实的存在。

如果说到错、说到该谴责,错的是哈佛大学、该谴责的更是哈佛大学。左派大本营“哈佛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川普发出哈佛国际学生“禁召令”,川普政府特别强调和专注对抗、打击中国,卢比奥严加审查并威胁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保守派弘扬天理人伦、重男轻女和讨厌DEI,哈佛偏要和川普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给川普迎头痛击,偏要选一个中国的女国际生作为哈佛标签来弘扬自己的意旨,偏要让一个中国人来为美国和世界诠释什么是自由、宽容、多元、DEI。当然这一切在民主、自由、法治和政治对立公开合法存在的美国也都不算错,哈佛错就错在让一个不但来自、而且在外人眼里也代表著有史以来最反动、最专制、最保守、最封闭、最邪恶、最残忍、最暴虐、最反文明、最毫无人性、最政治不正确、最抗拒和违背普世价值政权的留学生来充当布道者,站在全球第一学府、自由意志堡垒的讲台上,教育全美国、号召全世界、指导全人类要如何“守护共同的人性”、“尊重不同的意见”、“接受彼此的差异”、“保持同理心和善意”,从而把自己一贯自诩独霸的道德高地拱手让给了那个有史以来最反动、最专制、最保守、最封闭、最邪恶、最残忍、最暴虐、最反文明、最毫无人性、最政治不正确、最抗拒和违背普世价值的政权。哈佛错就错在它口口声声讲意见多元、言论自由、表达宽容,却在中国大使谢峰来校讲演期间毫不犹疑地把在场抗议的台湾学生拖出门外。哈佛错就错在它不但认为中国最亲、最具力量、最值得重视,而且相信中国最适合、最有资格传播自由、平等、多元、DEI。哈佛错上加错的是,你那么悲天悯人、那么情系天下、那么大爱无疆、那么“老吾及人幼吾及人”,却不仅对满目皆是、遍及华夏的在禁锢、迫害、凌辱、压榨、折磨、驱赶、刑求下呻吟哭号、挣扎煎熬的男女老少们不发一声,而且恰如白宫指控的那样和这个政权眉来眼去、暗通款曲、勾连共谋。即便左派把持的哈佛对社会主义无限的心向往之,但它至少该明白: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根本就不是他们理想和追求的那个“美丽新世界”,它至少也该懂得:左派理应也实际上比右派更关注、热衷普世价值和意识形态的维护与推广,像左派的前辈卡特一上台即以“人权”为外交的指南,像左派的另一个前辈拜登虽然和中共千丝万缕但仍然不得不出手狠辣。哈佛左了一辈子、进步了一辈子,在中国事务上却徒有其名,连最基本的立场和特征都丧失、丢弃了。在川普咄咄攻势面前,哈佛已经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武器抵御,只好饮鸩止渴、饥不择食的求助蒋雨融来草船借箭——难怪川普打心眼儿里看不上它,把它贬低的一无是处、一文不值,真是活该它自作自受呀。

错的、该谴责的更是侵泡在酱缸里、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所有罗刹国中人。

蒋雨融“在演讲中只谈了一些关于‘共同人性’的普世价值”就被铺天盖地指责为“美方代理人”、“西式精英话术的操弄者”,说明中国是多么害怕和痛恨普世价值、多么与普世价值不共戴天;蒋雨融在罗刹国的舆论遭遇,证明了它是何等丑陋、落后和愚昧,距离现代文明何等遥远;而大大小小帮凶、帮闲们的攻击以及政权的纵容和放任,则说明共产党对她所讲述的内容是如何的反感、不悦和目为指桑骂槐。在美国,哪怕再孤立主义、再美国第一,有着救世精神、宗教情怀、山巅意识、灯塔信念的美国人也不会否定蒋雨融弘扬的那些基本的普世价值。普世价值绝非左派的专属和精英的傲慢,保守派也不可能把自由世界的旗帜撒手丢给左派。保守派反对左派不是反对普世价值和精英傲慢,而是痛恨左派天天把普世价值挂在嘴边欺世盗名、拉大旗作虎皮,搞腐败、贩卖私货、兜售社会主义、与中国私相授受和实质上彻底背叛普世价值。

5月29日,22岁的蒋雨融走到了她迄今为止人生的最高光时刻。在全场的掌声雷动和会心笑声中,她一定会更加坚定的确信自己信奉和宣扬的理念是人类共同的信念、追求与价值。然而,仅仅几天之后,现实就给了她重重一击: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共同的人性”——至少在她学成的哈佛和她长成的中国之间没有。而告诉她这个残酷事实的,不是哈佛仇恨的美国而是她母校热爱的中国。

哈
哈

在回答BBC采访时,蒋雨融早已经没有了几天前的扬眉吐气和豪情万丈,明显的灰心丧气和无所适从:“我在演讲中,只是谈了一些关于‘共同人性’的普世价值,却被同时指责为‘美方代理人’和‘中国宣传工具’。她感到自己被夹在中间,有‘被淹没的感觉’,这一切似乎都跟她所呼吁的‘彼此理解’相违背。蒋雨融说,自己‘感受到了现实’”。不过,蒋雨融仍然没有意识到另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她对政治不懂也没有兴趣,始终只谈人性、“强调看见敌人的人性、相信对话”,对美国和中国的政治同时回避,既害怕承认自己的演讲是在向特朗普政府放话,也在“面对与中国政府相关的问题”显得小心敏感、不予回应,而当被问到“对象是政府的话该如何做”时,她干脆就一概回答“我不知道”——就在这一刻她露出了中国制造的底色和原形,一点也不哈佛——,但政治却找上了她、缠上了她。这种结局,固然出于自己的无知,但哈佛的瞒骗也功不可没:哈佛标榜自由精神、独立人格、“与真理为友”——VERITAS,实际上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政治倾向并旗帜鲜明的介入了两党政治争端。蒋雨融做了中国宣传工具是假,但成为哈佛对付川普的仿真枪是真。

但蒋雨融必须成长。她不应该只是无奈和茫然,而应该去想、去想到更多更多。她应该重温她父辈们如数家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基本原理:人类社会中只有阶级性,而从来没有抽象、一般的人性。她不应该只是看到、承认和接受“理想主义和与现实的差距”,还应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打破我们从小就被批判透了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爱的呓语”,勇敢的面对政治,致力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当蒋雨融站上哈佛的讲台,作为首个在毕业典礼中致辞的中国女性,面对全世界最聪明、最幸运的一群人的注视,高开双手,声情并茂地朗诵她的鸿篇巨制时,她或许也想到了在当前美国攻击进步主义、排斥全球化、拒绝国际学生、反中抗华喧嚣尘上的氛围下自己有可能遭遇保守者非难并为此做好了思想和精神准备,但她绝对不会预计到,最后给了她毁灭性摧毁的却是让她产生强烈炫耀欲望去争取这份荣誉以及她自以为支撑、自以为底气、自以为激励的祖国。如果蒋雨融对她为之骄傲的演讲中的信仰、信念是真诚和持久的,经此荒唐闹剧之一役,她一定会知道从今以后将如何爱和怎样憎、将如何汲取哈佛的养分和怎样排弃哈佛的毒素;她一定会知道她脑海和意识里那个用“割裂、恐惧与冲突去蚕食这个互联世界的承诺”的势力、那个“错误的认为那些思想相异、投票选择不同或信仰有别的人都是‘邪恶’”的帮派、那个永远学不会“与不适共处,认真倾听”的力量、那个根本不“相信共同的未来”不“相信对话”不承认被自己“贴上敌人标签的人也是人”的群体、那个不但看不到“他们的人性”更没有“自己的人性”的党众,不是美国的保守派,而是丑陋的令人发指的罗刹国中人;她一定会知道她大声痛陈尊重多元、“勿因差异妖魔化他人”的对象不是美国和川普而是罗刹中国与习近平;她一定会知道“守护我们的人性”的前提是必须有人性、是必须结束罗刹中国那种人吃人的制度。从这个角度上说,蒋雨融的遭遇恰好证明她呼吁的不是超前的精英关切,而是对中国正当其时的迫切任务。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北京之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