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义木雕传承百年,独具魅力。
说到木雕,想到三义。三义木雕传承百年,独具魅力。“三义木雕博物馆”是台湾唯一一座以木雕作为主题的公立博物馆,馆藏丰富,值得一游。
三义木雕博物馆以发扬木雕特色为建馆目标。
永续发展 三义木雕博物馆身负重任
三义木雕博物馆前身为“苗栗木雕艺术展示馆”,以发扬木雕特色为建馆目标,于1995年4月开馆。肩负木雕之搜集、展示、典藏、教学、研究、推广,并承担维护、发扬、创新等重任,务期使木雕艺术生生不息,永续发展。
“三义木雕博物馆”是台湾唯一一座以木雕作为主题的公立博物馆。
三义木雕博物馆是一座国际化的木雕专业博物馆。2003年完成二馆扩建工程后,博物馆整体外观以纵向空间切割,以及横向的粗犷墙面纹呈现,气势恢宏。
走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处饶有趣味的长廊。
馆藏丰富 了解三义木雕源流和百年发展史
走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处饶有趣味的长廊。中国文字起源于描摹自然物像的甲骨文,“木”是典型的象形字。长廊两侧柱状墙面上“木、林、森、材”等艺术字体,搭配一根根矗立着、仿佛站岗迎宾的树干,贴切呼应木艺雕刻的主题。
馆舍面积辽阔,一、二馆共有地下一楼到四楼,规划出丰富多元的特色展区。包括:南岛民族木雕、从面具看世界文化、木雕薪传创作营特展区、得奖暨典藏作品区、建筑家具区、当代艺术特展室等,尽显木雕艺术之美。细细品味,不仅是视觉、嗅觉双重享受,也对三义木雕源流和百年发展史有所认识。
二馆内部清水模灌制墙面,搭配色泽温润的木条组合。
二馆顶部开窗借景,洒落大片自然光线,更显宽敞。
值得一提的是二馆内部展览空间为高耸的清水模灌制墙面,搭配色泽温润的木条组合,以虚实分明的手法切割空间,简单俐落;顶部开设大面积中国传统样式的六角形窗,开窗借景,洒落大片自然光线,展现迷人的光影变化,更显宽敞。此特色十足之建筑,荣获当年台湾建筑奖。
得天独厚 三义木雕开启灿烂篇章
三义山多田少,自然森林资源得天独厚,以往是台湾著名的樟木林场。日治时期,日本人大量砍伐樟树林以生产樟脑外销全球,并改种茶叶。
世代务农的吴进宝在整地时,意外发现山林间所弃置的樟树头和根部,久经白蚁蛀蚀、风雨侵袭、自然腐化后,型态各异,仿佛各种虫鱼鸟兽,深具美感,经过清洗、加工,即成天然艺术品摆饰,十分抢手。他瞄准商机,成立“东达物产”从事雕刻事业,销路长红,开启三义木雕篇章的序曲。
蓬勃发展 兼具传统文化和本土特色
吴进宝之子吴罗松、通霄李金川和李玉藏向日本美术教师学习雕刻技艺,并将一身功夫传承给下一代,建立木雕师徒制的基础。吴罗松还专程礼聘大陆福州的雕刻师傅来台授课,并和日本老师合办“雕刻艺术传艺所”,以提升三义木雕的专业水准。
1960年代,由于驻防台湾的大批美军经常到三义购买木雕纪念品寄回家乡;美籍记者也至三义采访、宣传;加以时值中国“文化大革命”,珍贵文物、艺术品遭遇极大的浩劫,使得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和台湾本土特色的三义木雕备受青睐。来自欧美、日本的大批外销订单源源不绝,木雕艺品店栉比鳞次,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木雕相关产业,三义木雕迈向全盛时期。
屡受打击 三义木雕面临严峻的考验
岂料,1970年代接连遭遇台湾退出联合国、中日断交、全球能源危机等事件,又爆发部分不肖业者哄抬价格、以楠木混充樟木雕刻、品质良莠不齐、为赶货粗制滥造等状况,诚信受损,三义木雕产业大受冲击,陷入困境。
1980年代,三义木雕迎来转机。裕隆公司设厂、三义交流道开通,木雕转为国内需求,景气也逐渐复苏。撑过不景气的木雕师傅重新出发,新的水美街商圈形成。
然而,1987年政府开放大陆探亲后,中国木雕以低价优势大举进入台湾;部分雕刻师也前往原料和劳力都较为低廉的中国大陆、东南亚设厂,再回销台湾。成本较高的本土木雕产业几乎无力招架,三义木雕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
突破困境 传统木雕产业站上世界舞台
面对无法改变的大环境,如何突破?政府与业者集思广益,危机亦是“转机”。三义木雕开始转型为艺术创作,风格多元,各具特色,个人工作室兴起。数年间,陆续举办木雕全省巡回展、木雕创作比赛、裕隆公司文艺季、三义木雕艺术节等;木雕博物馆落成,李登辉总统造访广声新城,命名为“神雕村”;展开各种国际交流展、国际竞赛,将传统木雕产业推上世界舞台。
三义雕刻工具精进改良,题材上丰富多元。
三义木雕发展出保留根部石头,创作树石一体的作品。
自此,三义知名度大开,以“奇木巧雕”特色,确立台湾“木雕之乡”的龙头地位。三义雕刻工具精进改良,题材上丰富多元,依木头形貌、色泽构思,视素材变化灵活创作,栩栩如生,强调“巧”和“妙”的内涵,也发展出结合其他材质,例如保留根部的石头,创作“树石一体”的作品。
三义木雕提升艺术层次后,和进口艺品已有明显的区隔,作品蜕变成长,精彩纷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三义商圈呈现丰富多元的面貌,成为台湾最大的艺术交易市集。(以上图片来源皆为摄影:赵若兰)
传统为本 开创台湾木雕永续发展的坦途
美丽的台湾岛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六成以上的土地覆盖着郁郁苍苍的森林,大自然生生不息,山林之美令人赞叹。随着林业不同时期的发展,自1992年起,台湾林业经营以国土保安为重,全面禁止砍伐天然林。此政策既保护了台湾珍贵的森林资源,同时也重创原本蓬勃发展的木材产业链。
三义知名的水美商圈、木雕博物馆周边商圈为顺应大环境变迁,除了贩售木雕作品以外,开始引进价格较低廉的进口木雕、家具等,也扩大贩售陶艺、古玩、茶具、珠宝、生活艺品,或转型为艺廊,或跨足餐饮、茶饮、伴手礼等,使三义商圈呈现丰富多元的面貌,成为台湾最大的艺术交易市集。
木雕博物馆在保存、发扬传统木雕艺术上不遗余力,厥功甚伟。三义木雕产业历经荣景、衰退,再到转型、蜕变,风华再现,扬名国际。
时代更迭,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木雕发展未来也可能再次面临挑战。然而,只要坚持以“诚信”为本、“传统”为根基,突破创新,群策群力,相信三义木雕产业亦能兼顾“观光”需求,开创出一条台湾本土木雕产业永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转载自《看杂志》第271期)
来源:看杂志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