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文化

作者:耿茵 發表:2002-11-15 07: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這個文明的古國,擁有五千年燦爛的文化,在這一卷卷的文化史冊中,您是否已發現,其中重要的一卷是為佛而設的。佛的存在使文明古國的文化添加了無盡的神秘與多彩,佛與文化的結合更是開闢了佛與文化發展的新天地--沒有文化的佛教,佛教便失去了靈光和智慧,沒有佛教的文化,文化便失去了放射和光華。


既出家入寺,談玄論道,又廣交名士,坐禪說法;既進入佛門,超塵脫俗,又風流倜儻,吟詩作文。恐怕也只有支遁大師才能出家出得這般瀟灑,入寺入得這般愜意。這種青燈木魚養鶴飼馬的生活不能不令那些仕途不得志的文人名士羨慕。

青山白雲,未必為幽閑;紫陌紅塵,未必為喧擾。真正的隱士總是隱於「市」,佛文化的出現,使佛開始真正的植根於現實生活中,使佛真正的走進「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從而也使我們周圍充滿了佛光禪影。

佛語「我有明珠一顆,照破山河萬朵」。我想明珠「照」的不是「山河」,而是在「照」那些主宰山河命運的人,「破」應該是「悟透」之意,使那些手握重權的人能在迷茫中清醒過來,從而更好地安撫民眾,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隨念隨文隨事辦,誰知佛印師祖禪」,黃庭堅,這個命運多舛,仕途坎坷但是沒有悲觀失望而是坦蕩超脫的文豪陪伴著清風明月「乞與閑身向此閑」。「隨」,活畫了「亂隨流水到天涯」的自我超脫;「閑」,展示了「身閑心遠地常幽」的自我適情。今天,我們仍不知,如果沒有佛的境界,沒有佛文化的支持,黃庭堅的生活會不會是另外一種景象。

佛祖拈花,迦葉微笑。佛始終在呼喚著本體善心的一種人格。無論是老子的「靜虛」說,還是禪宗的「經驗」論,都足以使現代人在紛擾中返璞歸真,在內心深處保留一方淨土,一份人與人之間難得的純情。

或許有人會講,佛能消滅人的鬥志。我們應該想一下,鬥志是否包括刀光劍影,是否包括爾虞我詐呢?佛文化中包含著那麼多有利於修身養性的精華,難道我們就忍心拒之門外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