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孩子的成長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但筆者通過與當地美國人交流發現,美國父母在如何讓孩子盡早具有獨立性和智力的潛質開發方面獨具匠心,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人說中國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國孩子則是爬大的,這種說法一點也不為過。在美國,無論在哪裡,都可看到蹣跚學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會主動跑上前去,彎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聲起來,小孩看到沒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來,除非摔得個頭破血流。無論在公園裡,還是在街頭抑或是飛機的過道上,都可以看到小孩在前面搖搖晃晃地走,父母在後跟著跑的驚險鏡頭。
美國的父母對與孩子的交流也十分重視。筆者一次乘機從紐約到明尼那波利,途中整整5個小時,坐在後排的母親一刻也沒有停止與自己2歲和5歲的孩子進行交流,孩子有問必答,同時母親也像一個循循誘導的教師一樣,與孩子促膝談心,就像是兄弟姐妹那樣,非常平等,尊重彼此,沒有凌駕於孩子頭上的架勢。途中孩子問的問題十分有趣,如飛機為何在雪上飛?飛機在飛的時候怎麼不動?飛機上的窗子為何不能打開等等?
我的一位美國朋友告訴我,美國父母十分注意與孩子的交流。當孩子呱呱落地時,做父母的就試著與呀呀學語的孩子交流,將父母的感情傳給孩子。打開美國的報章,也有鼓勵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文章,稱美國的父母已達成共識,想要培育出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首先應學會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和寶寶交流。父母不用擔心這種交流會變成單方面的意願,因為寶寶一出生就有了與人交往的能力,而且願意和你們交往。
媽媽是寶寶第一個和接觸時間最多的交流對象,母子間目光相互注視就是交往的開端。母親還可利用一切機會與寶寶交流,如:餵奶、換尿布或抱寶寶之際都會和他說話,並展出微笑的面容,說一些諸如「看看媽媽」「寶寶真乖」等親密的話語。如果寶寶在閱淌碧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