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揭密林志玲養傷的日子:言承旭從地下層逃走(組圖)

發表:2005-08-02 21: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7月23日,林志玲離開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在10名機組人員、10名航警的保護和8名醫護人員、母親和哥哥的照料下,於當晚9時33分抵達臺北。從7月8日在大連外景地墜馬受傷,到7月23日,林志玲在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一共住了15天。這半個月裡,來自中國香港、臺灣的眾多記者,整天守侯在其病房外,發出了許多報導,真實的,八卦的,滿足了人們的知情慾,也在一定程度上混淆著視聽。在那些日子裡,記者(《大連晚報》)每天都要到醫院去一趟,瞭解了許多情況,儘管有時並不能發表。林志玲受傷的第一天,和他離開大連那天的情況,本報均作了及時報導。本報的準確而正面的報導,贏得了醫院方面和病人家屬的信任,近日,記者詳細採訪了林志玲在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治療期間的有關人員,獲得了許多不為人知的資料,現予以披露,以饗讀者。

  醫院配備最精良的治療隊伍

  齊志明副院長是一位骨科專家,「林志玲醫療護理小組」組長。從他那裡,記者確認了一條傳聞--林志玲在這次墜馬受傷事件中造成脾破裂,具體說是脾包膜下血腫。

  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齊副院長拿出了一張紙,上面是這個小組的名單,記者數了數,一共列了20個人名,其中不乏享譽大連甚至全國醫學界的專家。副組長胡祥是大學外科教研室主任,普外科專家;呂田是幹部病房主任,心血管內科醫生;李繼良是胸外科主任,接診及治療方案的大主義由他拿;郎志瑾是國內著名放射專家……甚至連護理專家組都由護理部正副主任擔任。這樣的醫療組成員配備,在醫院的歷史上是不多見的。齊副院長說:「說起來,林志玲的病情,在我們醫院是小菜一碟,但由於她是公眾人物,而且考慮其特殊的影響,所以配備了這樣的隊伍。」

  關於7月8日接診之初的報導已經有過很多了,這裡不再贅述。只是診斷結果。在經過CT等醫療手段的診斷之後,院方發現林志玲的傷情有五六項之多,而並不是像外界所瞭解的只是斷了6根肋骨。報告顯示:

  1,肋骨多發性骨折,發生在第五到第十根6根,其中第八根肋骨前肋後肋骨折,即一根肋骨斷成三截;

  2,血氣胸並肺部血腫,左肺挫裂傷;

  3,T6椎體骨折,既第六胸椎骨折;

  4,胸部皮膚挫傷,即輕微外傷;

  5,懷疑血氣胸引起脾包膜反應性積液;

  其中第五項當日沒有繼續查,只能觀察,看有無副面症狀,如有,即可認定為脾破裂。

  症狀多治療「抓大放小」

  這麼多症狀,必然有個輕重緩急,治療也有個順序問題。醫療組經研究決定,先處理主要矛盾。首先解決血氣胸問題,因為這個症狀對生命威脅很大。而按原則,治療血氣胸要求擺管,即在胸腔外面接一條食指粗的管子,而且要擺兩條,一條吸氣,一條吸積液,因為氣體在上面,液體在下面,不能從同一條管子走。但擺管創面較大,會留下疤痕,考慮到患者的特殊需要,院方決定冒點風險,採取用穿刺抽的方式治療,這個方案也得到了林志玲所在公司的工作人員的認同。後來經證實,這個風險冒得值得,第一次抽出積液460毫升,第二次抽出160毫升,基本清除了症狀。

  林志玲的主治醫生朱允濤教授對記者說:「林志玲太瘦了,做胸穿時,扎進去1.7厘米即夠到積液,而一般人都在2厘米以上。」

  第二個矛盾是胸6椎體骨折的問題。林志玲這塊椎體被壓縮約1/4,傷情不太嚴重,許多人在手術時被意外發現有這種陳舊性骨折,但患者當時一點不知情。而且因為有胸廓支撐,這種骨折屬於穩定性骨折,只需臥床靜養。但血氣胸的症狀卻鼓勵患者採取半坐位,並且多咳嗽,多活動。院方決定先處理血氣胸問題,後經過複查這個矛盾處理得也非常好,等血氣胸症狀減輕了再臥床。

  第三個矛盾就是脾包膜下血腫問題,即脾臟破裂,但萬幸的是包膜沒有破裂,這樣脾臟破裂流出來的血在包膜的壓力下不會流到腹腔裡,沒有生命危險,流出的血會逐漸被組織吸收。由於剛入院時體征較重,醫院也沒有馬上去動脾臟這部分,而是密切觀察。

  後來出院時院方也反覆跟林志玲的母親及哥哥講,一定不要去動這一部分,防止包膜破裂。風險最大的地方即在飛機上,氣壓及不穩定氣流造成的顛簸,對這部分都是一個考驗,理論上講出院是不合適的,如果願意承擔這個風險,可以走。

  臨離開大連時,林志玲本人,他的母親及哥哥,對醫院的治療及護理都是非常滿意的。回臺北後,林母還在電子郵件裡跟醫生說:「對近日媒體關於治療的一切不實報導不要理睬。」

  林志玲無需整形

  有報導稱,台大醫生警告,林志玲再不用力咳嗽,讓肺部完全擴張,恐日後胸部會一高一低,甚至需要整形手術。對於這個觀點,齊副院長及幾位醫生認為,整形是沒必要的。齊副院長說,第6胸椎變形不到1/4,外觀根本看不出來;肋骨骨折,目前通行做法是不做固定手術,對體形外觀會有一定影響,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隨著時間推移,病人自己還有一個塑形的過程,而且手術有創傷。他舉例說,常人左腿與右腿並不一樣長,當一條腿比另一條腿短2.5厘米時,跑動的情況下才有觀感,短過4厘米時走路才「點氣」。

  用多瑞吉並沒有錯

  7月17日有報導說,傳林志玲在大連醫院使用被禁的強烈止痛藥,導致前天凌晨出現呼吸困難、命危的狀況。

  針對這個問題,主治醫生朱允濤解釋說,多瑞吉並不是禁藥。該藥的說明書上寫明:禁忌症--40歲以下慢性非癌性患者禁用。比如痛風這種慢性病。原因是它是一種芬太尼緩釋劑,一般是長期應用3週以上需要加量。而使用這種藥3天,並且在醫院高保障醫療配備的條件下,任何危險都在控制之中。

  國外有過使用這種藥造成120例死亡的報導,均是在當時沒有醫療條件、沒有發現呼吸抑制的情況下出現的。

  大連大學附屬醫院的所有的外科醫生必須在麻醉科輪轉數月,麻醉狀態下的病人管理對外科醫生來說已是常規操作,沒有任何技術障礙。

  突感呼吸困難報導不實

  又有報導說,林志玲在7月15日凌晨1時左右病情反覆,突感呼吸困難,急召主治醫生趕到醫院的情況。對這一報導,主治醫生朱允濤說:「純屬造謠,根本沒有的事。有的報導說第二天醫生推著一大套儀器走入病房,那是理療儀器啊,就相當於按摩的。林志玲做理療做得舒服,本來正常的一天做兩次,她後來要求一天做三次呢。」

  踢破鹽水袋一說子虛烏有

  對於早期有報導說林志玲可能被馬踢破用於隆胸的鹽水袋的情況,醫院多名醫生均表示,那是根本沒有的事,誰都沒有見過所說的那種「症狀」。而據有關人士說,即使林志玲有過隆胸,也不會被馬踢破,這是一個淺顯的常識,液體是最容易將壓力分散掉的,不會輕易破裂。

  又據有關人士分析,出現這種假新聞,是由於臺灣有些媒體記者整天守在醫院,挖不到新聞,只好搞這些八卦的東西應差。

  言承旭從地下一層逃走

  林志玲在大連療傷期間,傳出她的緋聞男友言承旭曾到病房探望。記者從專護處得到證實,言承旭的確來過。由於此前經紀人與醫院有關方面研究過,林父等人來時均從醫護通道出入,所以家屬方面熟悉這個路徑。當晚言承旭離開病房時,眾多記者守候在病房外,被設計支開後,他們又集結在一樓大廳等候。沒想到,言承旭乘坐的電梯在一樓根本沒停,而是直接下到地下一層的停車場,乘車離去。等記者們回過神來跑出去尋找,人家早已走遠。

  林志玲對痛苦的耐受力驚人

  葛護士是林志玲在大醫一院的兩名專護之一,每天十幾個小時陪伴在林志玲床邊,為其打理吃喝拉灑睡等一切內務。據葛護士說,林志玲是個極其堅強的人,胸外創傷是很痛苦的,許多男人都疼得直叫喊,但從來沒聽見林志玲呻吟過,疼得很厲害時,護士都有些看不過去,問她,她總是說:「還好。」接受胸穿治療時,葛護士讓林志玲握住她的手,但林只是咬緊牙關,雙手緊緊抓住褥子。

  葛護士說,林志玲素質很高,半個月裡從來沒有耍過大小姐脾氣,從來沒有特殊要求,你為她做任何事,她都要對你說一聲「謝謝,你太好了」,完全不像個在病中的人。對於身邊的一切,林志玲也樂於評價,比如食物,來人等等,順口說出,毫不矯情。但她從來不自己提起從前的事。

  半個月臥床,毫無自由可言,更別說演藝事業的損失。但林志玲從來不懊惱,只是說:「身體要緊,活著就好。」

  大約入院四五天後,痛感降低,林志玲的情緒便高漲起來。有小女孩寫信到醫院慰問她,朱醫生說:「有粉絲寫信給你,你要看嗎?」林志玲馬上說:「要啊,快拿來!」

  林家的人也都表現出很高的素養,沒有過多的要求,能辦到的當然好,辦不到的決不抱怨。許多事,都是醫生們為他們想到了,再跟他們說,一起商量。這都是關係融洽的結果,而一般情況下,許多事是沒必要說的。醫生、護士們說,跟這樣的患者及家屬相處,「太舒服了」。

  離開大連那天,在眾人的簇擁下被抬上急救車之後,朱允濤醫生及葛護士出現在急救車外面時,林志玲居然想與他們握手,但由於人多不便於開車門,沒有握成。後來人們發現,林志玲長時間向他們揮手道別,墨鏡下面早已雙淚橫流。

  目前只在選擇出院時間

  大連的朱允濤醫生8月2日給林志玲的哥哥打電話時問起林志玲的病情,林志鴻愉快地說:「只是選擇出院時間問題。」

  朱醫生說,離開大連前,林志玲已經有三天沒有疼痛感,不需要止痛藥物,只需使用消炎藥。現在,應該只需要口服消炎藥,所以完全可以出院,剩下的,是臥床靜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