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錢想瘋了?銀聯醞釀100餘項收費……

發表:2006-07-18 02:0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日前,由跨行查詢收費引發的銀行卡收費風波愈演愈烈,壓抑多時的火藥桶一觸即發。在過去短短三年時間裏,從對銀行卡收取年費、小額賬戶收費到跨行查詢收費,銀行新增收費至今已高達20多項。

收費項目令人眼花繚亂

據瞭解,銀聯正在醞釀的收費有100餘項,原先免費的、屬於對客戶附贈的銀行服務也正逐步恢復「身價」。與此同時,一些老的收費項目也紛紛調高了費用。

收費項目密集出臺,自然引起了持卡人的強烈不滿。

「查一下餘額竟然也要收費,簡直是想錢想瘋了。」在北京某出版社工作的小孫在談及此事時言辭頗為激烈。作為一位持有近10張銀行卡的用戶他備感無奈,「每年除了要交上百元的年費不說,有的還要繳納相應的小額賬戶費,如果再加上跨行取款、跨行查詢等費用,一年下來至少要被銀行‘吃掉’幾百元。」

像小孫這樣的持卡人比比皆是。他們不理解,自己既把錢存到銀行,又向銀行貸款,是銀行資金的提供者與利潤的創造者,為何銀行屢屢對他們下手?

廣發行北京分行財富管理中心負責人趙曄也有同樣感受。他說,由於銀行開始收取跨行查詢費,他每天都能聽到持卡人類似的抱怨,「服務一點沒改進,錢卻越收越多了,你們銀行到底怎麼了?」

  矛頭直指壟斷利潤

這場由跨行查詢挑起的收費風波把中國銀聯推到了「風口浪尖」。

社科院金融所曹紅輝博士說,中國銀聯給出的理由總是以不變應萬變,服務佔用了系統資源,收費符合國際慣例,有利於銀聯提高運營效率。

事實果真如此嗎?記者瞭解到,像花旗、渣打、恆生這樣的國際銀行巨頭在香港並不收取銀行卡年費,更不要說跨行查詢收費了。

「所謂的成本只是用來唬人的藉口。」某業內人士認為銀聯和銀行整天拿成本說事有些可笑。他說,以跨行查詢為例,一次大約是0.01M左右的數據,北京1500萬人,以平均每人10天查詢一次計算,每天也只有150萬次的查詢,即50M左右的流量。租用2Mb/s帶寬就已夠用,每個月只需2000元的租費成本,而它們卻收取了1350萬元的費用。「簡直就是暴利!」

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底,全國銀行卡發卡機構為175家,發卡量為9.6億張。如果按每張卡10元的年費計算,一年的收入就是96億元。

規範收費勢在必行

種種跡象表明,銀行卡規範收費已勢在必行。

「銀行收費市場化將提上銀監會的議事日程。」銀監會一位人士透露,在國際上,只有兩類收費會由銀行單方面宣布增減,一是隨所在國央行匯率變化而調整的貸款利率;二是所在國各級政府對各類銀行賬戶徵收的稅費。至於中間業務收費,絕不會由銀行單方面調整。因此,銀監會需要對此進行規範,一方面,收費與服務要匹配,在具體的收費行為中,必須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權,堅決杜絕壟斷行為。

那麼,日後商業銀行將如何實施收費呢?

中國人民大學趙錫軍博士建議,國內銀行收費要建立在差異化競爭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確定是否收費。比如,美國的社區銀行、市民銀行很少對市民收費,因為市民是目標客戶,一些大型銀行的目標是大客戶,這樣才對一些小客戶設置了收費門檻。

但某城商行卡部負責人卻認為,作為收費的始作俑者,銀聯是國內唯一的、壟斷的銀行卡組織,沒有競爭,整個社會交易成本就無法降低,因此要想最終解決收費問題,決策層應該痛下決心,成立另外的銀行卡組織,有了充分的市場競爭,消費者才能真正受益。

因為收費,銀聯正把自己逼向一條絕路

7月4日,上海市徐匯區法院正式受理上海市民鄧維捷告銀行跨行查詢收費一案。據《上海證券報》報導,跨行查詢收費遭遇起訴一案有新進展,4家被告單位已經成立一個應訴小組,牽頭單位為中國銀聯。

此前,筆者就曾撰文指出,與消費者對簿公堂不是銀聯的最佳選擇。但銀聯似乎鐵了心要打這場官司。銀聯或許是出於以下考慮:

其一,倘若銀聯勝訴,就為自己的收費找到了法律支持——既能為過去的收費正名,也能在此事平息後繼續展開收費。並且,由於央行、銀監會、發改委等部門,遭遇到了越來越多的民間壓力,銀聯收費隨時可能被叫停。倘若得到了法律支持,就徹底堵住了央行、銀監會、發改委等部門的嘴,使他們無法以行政權力強制銀聯取消收費,等於為銀聯下一步的收費同時掃清兩個障礙。

其二,銀聯之所以傾向於選擇對簿公堂,而不是與鄧維捷和解,還因為,倘若銀聯敗訴,銀聯過去的收費項目絕大部分將變成非法,而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將成為央行、銀監會等部門的頭痛難題。銀聯想通過應訴,來給央行和銀監會施壓,迫使央行和銀監會站在銀聯這一邊——因為無論對於銀聯還是央行、銀監會,都輸不起這場官司。銀聯巧妙地利用其與央行、銀監會在某些利益方面的共同點,來悄悄地借力發力,達到維護自己私利的目的。

其三,倘若銀聯勝訴,坊間恐怕再難有起訴銀聯的——銀聯可以殺一儆百,逼使消費者屈服,聽任銀聯的收費繼續進行,而銀聯則可以從此高枕無憂——民間的批評之聲早已有之,銀聯從來沒有在乎過。銀聯試圖通過打贏一場官司,來節省自己直接面對消費者挑戰的成本。

但是,銀聯少算了一筆至關重要的賬——民意。倘若銀聯勝訴,民間的不滿情緒將再次失去疏導的機會,銀聯早晚都要為此付出代價。跨行查詢收費激起的不滿之聲,對於任何一個靠市場生存的經濟體而言,都是一個不祥之兆。2006年,是中國金融業全面開放、全面改革的界碑時刻,外資銀行正在磨刀霍霍蠶食國內市場。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有人出於對銀聯亂收費的激憤,撰文企盼外資銀行來得再快一些,而這種呼籲響應者眾,這意味著什麼?

當初成立銀聯有兩個目的:一,在內地金融服務業開放之際,急需要一艘「航母」來對抗外資銀行卡巨頭萬事達和VISA。二,為了統一標準,避免重複建設,減少交易成本。但是,銀聯正在陷入自己為自己設置的一個陷阱:倘若它是為了做強做大,對抗外資同行,它就沒有違逆民意,強行收費的理由;倘若它避免了重複建設,減少了交易成本,也沒有強行收費的理由。

顯然,銀聯短視的收費行為,乃是對自己的一種背叛——它在悄悄地蠶食自己存在的合法基礎。如今,外資銀行卡巨頭正虎視眈眈,原銀聯創始人、總經理周曄,原銀聯總裁助理穆海潔等一批中國銀聯原高管創建的「匯付天下」正悄悄揭開面紗。面對近在眼前的競爭對手而不見,一個剛剛形成的壟斷實體就「病」成這樣,還能指望它將來能有什麼作為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