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結婚證珍藏60年(圖)

發表:2007-05-17 23: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鄭州市西工房社區的崔守志老人就有兩張這樣的結婚證,在這兩張結婚證的背後,還有段美好的姻緣。

85歲的崔守志老人是民國三十六年結的婚,他與愛人的結婚證至今仍完整無損。老人說,現在他年事已高,妻子也已去世,他想把這兩張見證60個春秋的美好婚姻的結婚證書,捐贈給民政部門。

崔守志的結婚證上一塵不染,昨日,他從臥室裡拿出來,放在客廳的桌子上,慢慢展開,雙手輕撫。

結婚證書長約50厘米,寬約40厘米,表面微微泛黃。鳳凰、蝴蝶、相思鳥被印在四周,很是喜慶。

結婚證書內文的祝福語寫得文雅且朗朗上口。現在的結婚證就沒有那麼文雅的賀詞,人們不注重形式的華麗,而注重能體現法律效力的專用章和鋼印。

  叔叔牽線他與妻子一見鍾情

  60年前的結婚證,何以保存得如此完整呢?

  1938年,崔守志16歲,當年考上尉氏縣中學,初一沒畢業,黃河花園口大堤被炸毀。剛從水災的魔爪中逃出,崔守志就被國民黨抓到林縣(現林州)當兵。

  當兵期間,他被抽到軍醫學校進修,成為一名軍醫。1945年,從軍7年的崔守志離開國民黨軍營。憑藉所學的醫術,他在安陽縣開了個診所。一年後,24歲的崔守志找到自己在開封縣失散多年的叔叔,當叔叔得知,崔守志還沒有成家,就開始為其張羅。

  他們在介紹人張明家見面,雙方簡單介紹後就離開了。這次見面不久,他就收到何秀珍一封信和一張小照片,「我趕緊給她回信,從此以後我們倆就書信聯繫。」一年多書信聯繫,二人在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結婚。「結婚那天,我們每人乘坐一頂轎子去飯店,吃完婚宴後,轎夫再把我們抬回家。」

  婚後,夫妻兩人一直住在安陽縣經營著他們的小診所。一年後,戰火蔓延到安陽,崔守志帶著快要生產的妻子投奔岳父。

  1951年,崔守志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鄭州鐵路局中心防疫站,1951年10月12日正式上班,在那兒一直工作到1980年退休。

  靠醫療器械維修店養家

  「那時工資低,我又養了7個孩子,一家人溫飽都顧不住,每月都要靠政府救濟。」崔守志說,為補貼家用,1962年,妻子何秀珍開始給醫院磨針頭,每個1角錢。

  磨針頭時間長了,妻子也跟醫院混熟了,她發現很多醫院的醫療器械壞了後沒人會修理,她就悄悄地學習了修理醫療器械的技術。後來又申領了一個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開始給醫院維修醫療器械。

  靠夫妻倆的勤勞,一家人生活越來越好。這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醫療器械維修店被迫關停,兩人還因此經常遭批鬥,直到1973年,才重新開業。

  2000年時,何秀珍身體不好了,醫療器械維修就不再做了。2004年1月,何秀珍因病去世。昨日下午,崔守志雙手撫摩著妻子的照片時,淚水一下湧了出來。

  結婚證書內文

  何秀珍,河南省開封縣(今開封市)人,年十八歲,民國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亥時生。崔守志,河南省尉氏縣人,年二十五歲,民國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戌時生。今由張明先生介紹謹詹於(相當於「謹訂於」)中華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十六日中午十二時,在安陽縣城內北大街聚賓飯莊舉行結婚典禮。恭請高連升先生證婚,兩姓聯姻一堂,締結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die小瓜的意思)綿綿,而昌而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結婚人:何秀珍,崔守志;證婚人:高連升;介紹人:張明;主婚人:何德山張燦璋;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二月十六日謹訂。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捐助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