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面對死亡時作出的驚人選擇

發表:2007-08-20 23: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愛因斯坦受到如此的尊敬和愛戴,以至於如果由我們這些普通人來為百人榜排序,他的位次可能還要靠前,而不是麥克·哈特所列的第10位。因為,在人們心目中,愛因斯坦就是科學和知識領域裡的耶穌基督。這又一次暴露了人類盲從的弱點。可是面對愛因斯坦這個名字,追求 獨立的我們沮喪地發現,不盲從也難!

相對論、布朗運動和量子論這些理論誕生近百年來,它們一直是頂尖科學家的書房和實驗室的專利,甚至還有一種說法,這些理論誕生之初,世界上只有三個半人能夠理解這些深奧的理論。時至今日,這些理論在我們普通人看來,仍是一頭霧水。那麼,我們對愛因斯坦的尊敬和愛戴來自哪裡呢。一方面來自於我們對科學界持久而普遍的信任,另一方面則是我們從他的點滴生活中所能看到的非凡人生。

現舉兩例:離婚協議:1903年,愛因斯坦與塞爾維亞姑娘米列娃·馬里奇結婚。米列娃是愛因斯坦的大學同學,她是物理班的高材生,同時也與愛因斯坦一樣有著獨立的思想和固執的個性。婚後,米列娃對愛因斯坦的生活和工作都給予了極大支持,包括她對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等多個重要論文中大量數據的計算和核實。 1919年,性格上的衝突破壞了他們事業上的默契,他們的婚姻走到終點。愛因斯坦提出的條件是:有朝一日他將獲得諾貝爾獎,只要米列娃同意離婚,他將把自己所獲得的諾貝爾獎獎金全部給她。米列娃考慮了一個星期,同意了愛因斯坦提出的條件。1921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他把獎金全部交給米列娃,履行了自己的承諾。

死亡:1948年,醫生發現愛因斯坦的腹腔里長了個柚子大小的大動脈瘤。醫生警告說它隨時可能爆裂。「那就讓它裂吧。」面對死亡的威脅,愛因斯坦十分平靜。因為愛因斯坦一直認為:「是的,人人都要死的。死,是最終的解脫,永恆的自由。死,解除了我們身上的一切枷鎖——物質的、精神的、有形的、無形的。誰看到過死人痛苦呢?只有死人和沒有出生的人,才不必懼怕明天的不幸和災難。

可是,人類普遍懼怕死。實在沒有道理。只有個體生命的結束,才能保證物種生命的延續。大自然安排得多麼巧妙、多麼合理,可是大家都怕死。真是愚蠢。然而,即使知道死不可怕,人還是沒有辦法擺脫對死的懼怕。又是一個難解的謎。世界上、宇宙中、有多少難解的謎啊。……還是抓緊時間工作吧。」在愛因斯坦生命的最後階段,儘管病情危重,但愛因斯坦常常不讓注射嗎啡,堅決拒絕一切外科手術。

他說:「我想走的時候就會走,人為地延長生命是無謂的。我已做了我所應該做的。該走的時候,請讓我平靜而體面地離去。」1955年4月18日凌晨1時15 分,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醫院因「大動脈瘤破裂」逝世,享年76歲。根據愛因斯坦的遺願,當天下午,在12位親友的護送下,他的屍體火化並被撒在一個未透露的地方。

從這兩件事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智者對命運的把握和生死的超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捐助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