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上漲 潛力透底

發表:2007-12-23 04:1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今年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話題,就是漲價。自今年3月份豬肉開始在南方漲價以來,持續蔓延致全國,到了年中,全國各地都顯示出了豬肉漲價的行情。這個勢頭,至今未見明顯回落。

  不僅是豬肉漲:隨之而來的,就是蔬菜漲,食用油漲,方便麵漲;反正是有關吃的,都在漲價;還不僅是吃的漲:到了年中,柴油、汽油開始漲價,並且開始缺貨。諾大的華東地區,到處缺柴油,以至於山東等地發生了因為排隊購買柴油出現爭搶而拿刀捅人致人死命的悲劇;

  還不僅是這些在漲:其實,有些並不那麼引起注意的有關生活資料、生活服務的方面也在悄悄漲價。比如,自來水,液化氣、煤氣、暖氣,車票,等等;甚至,新聞中披露,連算不上有成本大問題的有線電視收費,也在悄然漲價中。而早就成了痼疾的事關民生的、號稱"新三座大山"之住房、醫療、教育漲價問題已經成了不是問題的問題了--自2003年以來開始呼籲並著手進行的宏觀調控,瞄向的目標,房地產就是首當其衝的部分。隨後幾年裡,致力於"以人為本"發展觀治國思路,雖經多方努力,多管齊下,但高昂的住房、醫療、教育支出,仍然沒有多大的改觀。

  如此普遍的漲價,相信每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都能感覺到。同樣地,如此普遍的漲價,勢必帶來影響--比如,還是那些錢,在吃喝用度上的水平,就肯定不如以往了。這難道會有什麼疑問麼?

  此種情況下,到底是不是通貨膨脹呢?

  於是,專家學者們開始論證這個問題,他們給出了一個新的詞彙:"結構性通貨膨脹"。這還算是提到了通貨膨脹這個詞。更有專家學者乾脆不承認這是通貨膨脹,他們用了一個搞笑的詞彙來含糊其詞地說,"這是結構性漲價"。

  於是有人問,結構性通貨膨脹,是不是通貨膨脹呢?

  這簡直是廢話。結構性通貨膨脹,為何不是通貨膨脹呢?它本來就是通貨膨脹的一種狀態阿!實際上,這個產生於60年代的經濟學詞彙,不過是在表述一種"供需平衡狀態下的通貨膨脹"狀態而已。只不過,這種通貨膨脹狀態,在幅度上跟那種惡性通貨膨脹(比如我國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的通貨膨脹就是急速的、惡性的)比起來不那麼一樣罷了,並非是價格全面上漲的那種狀態罷了。

  往往地,有不少國人有個誤區,認為只要說到了通貨膨脹,就是那種物價全面上漲、人心惶惶、紛紛到銀行擠兌、排隊搶購物資的"惡性通貨膨脹"狀態,實際上,緩慢的價格上升,不顯山不露水的漲價,也是通貨膨脹,只不過你看不清楚罷了。同時,通貨膨脹也並非都是壞事,相對於出口型的國家而言,有計畫地推進緩慢通貨膨脹,往往是刺激出口的有效手段。

  但是,今年不同。今年並非是那種"有計畫地推進緩慢型通貨膨脹以刺激出口",畢竟,根據國家權威部門公布的數據得知,消費物價指數(CPI)自從3月份超過國家計畫控制的3%幅度之後,就一直處於超越狀態,到了年中和年末,更是超過了6%!這就是不折不扣的通貨膨脹,而且是關聯到中國這樣的大多數人的收入還停留在吃喝為主要支出的發展中國家超過十億人的真實生活狀態。雖然國家有關部門公布數據說,我國近年來居民和農民恩格爾係數在下降,但你相信麼,今年的恩格爾係數肯定是在上升的,並且幅度還不小。這是因為,不僅公務員在提升工資,而且普通職工、農民工也都在增加工資,並且,明年元旦起,連退休工人的工資也增加了。

  這都表明瞭物價上漲之後,生存壓力帶來的反應。

  此種狀態下,專家學者們說,這種"結構性漲價"並不值得大驚小怪;"CPI八項考核指標中,消費品價格有升有降,食品類升了,但衣服、家用電器卻降了"--他們這樣論證道。只是,他們忘了這兩點:一是,任何人可以穿差一點、少用一點家用電器,但不能不吃飯;二是,中國的實際情況是,絕大多數城鎮居民和農民在穿衣和家用電器上的消費並不是那麼巨額的,吃喝用度還是他們的主要支出,這用腳丫子都能想出答案的。

  何況,市場的真實情況也並非他們所言的那樣。有不少新聞已經披露出來,衣著類的價格也在上漲中;估計不久家用電器類也要跟著上漲了。

  中國的專家學者們的話歷來如此讓人迷糊,已經見怪不怪了。要不然的話,國際上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早就應該頒給他們幾回了。雖然各個牛比烘烘,但窩在家裡充英雄,吹大氣,算不得真本事的,也就是個成天琢磨著如何造個詞彙圖解政治形勢的人兒罷了。按圖索驥,自古亦然,老傳統了,不足為怪。

  實際上中國的漲價風潮,早在03年就開始了,只不過,沒有顯示在日常生活消費上,而是在事關經濟發展的能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等等上面的。自那開始,煤炭、電力、水泥、鋼鐵、原油等等事關經濟命脈的資源價格都在上漲,並且漲上去之後,就沒有回落下來,只不過是今年處於高價位的平穩狀態中罷了。由此開始,中國出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僅見的"民工荒"現象,這個現象從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深地區蔓延開去,隨後就蔓延到了長江三角洲。到了今年,連我們山東這樣的地方,個別城市也出現了民工荒了。

  諸位或許沒有注意,前不久深圳出現了一個新聞:據深圳市貿易工業局今年6月的調查,該市共有18個工業行業出現"企業外遷",羅湖、南山、寶安、龍崗四區已經或打算外遷的企業達522家,其中已經外遷499家;外遷的企業以機械製造、電子元器件、塑料製品、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為主,約佔外遷企業總數的58%,遷往地多在廣東的東莞、惠州、河源等地和湖南、江西、山東等內地省份。

  有人說這是產業結構升級,外遷的是那些競爭力差的企業,其實並非如此的。新聞披露,在傳統產業"企業外遷"的同時,深圳一些高新技術企業也開始在異地尋求發展。"比亞迪"投資60億元,在惠州設立手機和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國內通信設備業的"龍頭老大"深圳"華為"日前也準備部分北遷,在東莞的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生產交換機。這類企業的外遷,就不能說是產業升級換代造成的了。

  只能說,企業在當地無法發展了,只好尋求更好的地方求發展。

  實際上,這些企業的外遷,不過表明瞭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急劇上升,導致少利或者成本倒掛帶來的自然反應。綜觀這幾年經濟發展的情況可知,除去因為原油、電力、煤炭等等能源的漲價帶來的成本的增加,還有一個嶄新的原因:勞動力價格的增加推動企業成本增加。新聞披露說,2006年東莞市的一項調查顯示,僅因為工資提高100元,當地就有數百家工廠倒閉。

  其實,這幾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坎坎坷坷,幾乎每次的經濟危機或者經濟疲軟的直接原因就是這些能源和原材物料價格上漲導致的成本上漲造成的,但這些企業也都挺過去了;但為什麼勞動力價格一漲,就會出現如此的大舉外遷情況呢?

  知曉一些經濟學原理的朋友們能夠看到,今年的通脹類型,明顯是成本推動型的。正因為生產經營成本上升了,才導致如今的這些漲價的。雖然有國際市場價格因素的深刻影響,也有我國結匯制(出口退稅等制度,進入的美元要轉換成人民幣進入國內流通,如此,多少美元進來就要造多少人民幣,順差越多,人民幣就造得越多,就越容易過剩)帶來的流動性過剩因素促成,但說到底,成本的上升,導致價格不斷上漲,否則就會倒掛,則是實實在在的事實。

  何況,以玉米、小麥、食用油、豬肉為代表的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是這些年來僅見的現象;並且,農民也未能在這次上漲中獲得多少好處。數據表明,農民生活消費品支出較之於城鎮居民,上漲幅度更大,已經超過了7%!何況,農民的收入還那麼低,其總收入要拿出更大的部分用來基本生活消費的。

  我們終於迎來了勞動力價格上漲的困境了。這些年來,相比於發達國家,我們所依賴的發展優勢--或謂潛力--不過是價格低廉的能源、礦產資源和勞動力價格,以往,能源、礦產資源也漲過價,但企業都挺過來了,因為隨後差不多都會發生煤炭、水泥和礦產資源甚至電力的降價情況,形成起起落落的週期;但這次卻有了新的情況:既往的漲價因素(能源和礦產資源等)都已經漲上來的情況下,因為發生了勞動力價格上漲的情況,只能表明,我們的發展潛力,就要透底了。

  特別是在原油價格同國際接軌、煤炭價格同國際接軌等等能源資源價格已經沒有多大優勢的情況下發生此次成本上升,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在能源、資源上開源節流是對的,降低消耗、提升產業水平,改變這種粗放型的粗老笨重、人海戰術當然沒問題的,但是,這真的能迅速見效麼?而勞動力價格的上升,卻是正在進行中的,正在提升著企業成本的"硬東東",勞動力價格的上升,會在深層次上影響到那些能源礦產資源的價格上,並且波及各個方面,這個潛力的逐漸失去,才是中國經濟真正的問題。(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