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看世界-有教無類

作者:程宜華 發表:2008-03-22 12: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這一個出產聖誕老人和桑拿浴的北方國度,高中 學生晚上做功課的時間很少超過 1小時,沒有學校制服 ,沒有上課鈴聲,沒有什麼標准考試,上課時數少,這 裡的小孩到了 7歲才開開心心上學去。

但是這個國家從2002年至2005年被評比為全球最具 成長競爭力的地方,連續拿下國際學生能力競賽的項目 冠軍。這個有千湖之國盛名的美麗國度,就是芬蘭 (Finland)。

相信讀過2006年由遠流出版社發行的《芬蘭驚艷》 一書的民眾,對芬蘭的教育制度一定不陌生。的確,在 全球各國花上大筆資金投入教育競爭賽時,位於北歐寒 冷地帶、不起眼的芬蘭,卻在眾多國家中出類拔萃,奪得全球教育界的模範指標。

但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們如此成功呢?在一向偏愛 美國式教育的東方社會,可能無法想像,芬蘭教育的成 功讓美國教育界人士也不得不佩服,甚至組團專程前去 觀摩。

《華爾街日報》最近有一篇報導,深入探討了關於美國與芬蘭間教育體系的不同。充滿自信的美國,其實教育制度不如外界想像中自由,競爭、分數、明星學校 、等級...等,也是美國父母心中最擔憂孩子的事情。

美國教育界在過去已經加重學生課業和諸多學業標準和規範。但是,芬蘭的青少年像美國一樣,花很多時間在網路上,喜愛聽 Rap和重金屬音樂。但同樣是 9年 級的階段,芬蘭的小孩卻是聰明許多,

最近,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在國際間舉辦了 一場15歲學生能力評比競賽"PISA",有57個國家參與這場賽事,而芬蘭表現出眾,拿下許多項目將近第一, 包括第一名的科學,與第二名的數學和閱讀,而美國則是大幅落後,總體表現居中,

"PISA"與一般傳統考試不同,它注重學生的獨立 思考,以及測試學生如何運用知識於生活的能力。學生 也被要求針對試題提出自己的思考脈絡,一個典型的試 題如:試舉出塗鴉的藝術價值。

在OECD這個每三年舉辦一次的"PISA"學生能力競 賽裡,芬蘭青少年耀眼傑出的表現漸漸獲得全世界的注 目。近幾年甚至吸引了將近50多國教育學者前去研究, 包括美國教育部門的官員,都想要一窺芬蘭教育模式中 的奧秘。

結果他們找到了一個既簡單卻並不容易的答案:高 素質的師資,與認真負責的學童。

在芬蘭,孩童的發揮空間很大,沒有成年人隨伺在 後。學校的老師自行擬定適合學童能力的課程。一位芬 蘭的校長曾驕傲地表示,"我們沒有石油或是其它富有 的資源,但知識是芬蘭人的無價珍寶。"

芬蘭教育的成功契機,從國內位於中部 Jyvaskyla 的一間學校 "Norssi School"可略知詳情,這間具有 指標性意義的示範校園,以培育師資聞名。沒有像美國 校園興盛的運動隊,或是步操樂團,甚至也沒有舞會, 這裡的教育方式回到最基礎、單純、輕鬆的方法,寓教於樂。

《華爾街日報》採訪了校園內一位名為 Fanny的15 歲女孩, 9年級的她,和時下年輕人一樣喜愛八卦雜誌,抱著電視收看連續劇,和朋友上街血拼,但是她在學校裡的成績全部為A。

在沒有資優班教育制度的芬蘭,Fanny上課有時會 心不在焉,要等班上全部點頭瞭解後,課程才能繼續。但她也樂於幫助進度落後的同學。

這都是因為芬蘭教育學者相信,要維持總體學生平 均的素質,應該要加強較落後的同學,而不是把資質優 異的學生更往前推。而且較聰明的同學可以幫助一般素 質的同學提升學習理解能力,互相截長補短,取得最大學習效益。

而在這間學校,中小學老師都必須具備碩士以上學 歷。教師是芬蘭的最熱門職業之一,爭取一個老師職位的人平均有40位,被錄取的通常是表現最優異的人,素 質和水準都具水準。他們的薪水標準與美國不相上下,但是卻自由許多,因為老師可以依照學生能力和特性, 自行挑選課本和規劃課程,以達到國家所要求的學習目 標。

"在多數國家裡,教育充其量只像個汽車工廠。而 在芬蘭,教師就像偉大的企業家。"OECD駐巴黎的代表 Schleicher表示。

另外有一種說法,芬蘭教育的成功,也來自他們愛 好閱讀的習慣。

在這裡擁有新生兒的父母,通常會收到政府饋贈的 禮物包,打開後會有一些圖畫書。圖書館緊鄰著購物賣 場,還有行動式書車穿梭在各個城鎮裡,方便偏遠地區 的家庭借書。芬蘭圖書館網路的密集性和便利性,成功 培養了國民愛好閱讀的習慣。

芬蘭有著獨特的語言,不過也相當重視增進國際觀 。孩童在義務教育過程中,必須學會芬蘭語和瑞典語, 隨著年級增長再加入英語,基本上芬蘭人都至少能擁有 3種語言能力。

去年11月時,一個美國代表團訪問芬蘭,期盼能學 得芬蘭教育中的技術部分。但隨即他們發現,這裡的老 師使用的仍是傳統粉筆與黑板,課程也只有以一般投影 機顯示,而非時下流行的powerpoint軟體。一位團中任 職於教育技術協會的執行長大嘆:"我想美國應該無法 接受這樣的方式吧!"

一位芬蘭籍的資深高中教師Elina Lamponen對於兩 國教育民情不同,有著最大的體會。她之前任職於美國 密西根州的 Colon High School。她認為美國相對比較 嚴格的教育體制,並不等於會有更多的好學生。歷史考 試的模式總是多重選擇題,少見申論題,學生作答的發 揮空間不大,而課堂中做的常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後 來,Elina Lamponen選擇了回到芬蘭任教。

美國 Colon High School的負責人 Lloyd Kirby也 坦承,如果外國學生覺得課程太過輕鬆,基本上都會被 要求做額外的功課。同時他也會要求家長對小孩嚴格管 教,試圖讓校風變得嚴謹一點。

芬蘭教育模式看似簡單,但別的國家想要複製,恐 怕也不容易。

《華爾街日報》指出,芬蘭國家擁有很高的同質性 人口,很少有學生不會芬蘭語。這裡教育和收入水準並 不形成對比。這裡 53%的人選擇就讀高中,其餘則是進 入職業學校,而芬蘭通常會依據高中最後三年的成績, 最後再分派學生到不同的學校。而且,芬蘭的職業學校 輟學率為 10%,高中則僅有4%,美國大約有25%。

除此之外,芬蘭也不像許多國家為了辦教育砸下許 多錢,根據統計,美國每一個學年度平均斥資8700美元 於每個學生,芬蘭平均只有7500美元。再者,對他們來 說資金不是重點,而是資源配置。他們非常重視"有教 無類"的觀念,因此在15、16歲前的學制裡,並沒有考 試淘汰這一類的系統。

因此,當全球許多國家皆側重於菁英教育時,芬蘭 反倒以"平等"為出發點,沒有貴族與平民學校之分, 政府負擔每位學生所需的經費也大致相同,不像美國高 中依照窮富各略有差別。在"PISA"測驗中,顯示芬蘭 優等學校和最差學校之間的素質,是所有國家中相差最 小的。

在一般先進國家,或是華人社會,父母和小孩總是 野心勃勃地瞄準明星學校。

但是在芬蘭,青少年並不會為了讀明星大學而擠破 頭,也不用擔心學費,因為大學全額由政府負擔。雖然 有些像醫學院等專業學校,會彼此競爭學術上的專業。 不過基本上在芬蘭大學界,並不存在著像美國哈佛那一 種菁英式地位的學校。

然而,正是因為沒有一定要上明星學校的壓力,在 芬蘭的學生可以無憂無慮的享受童年。芬蘭小孩一直到 7歲才會開始上學,晚了美國 1年級生整整一年。

"當美國父母常常小題大作地陪同子女上學,芬蘭 的小孩靠自己做的事相較之下,多了很多。"《華爾街 日報》主筆Ellen Gamerman寫道。




来源:鉅亨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