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最健康的油!(圖)

發表:2008-12-02 13: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油不是越純越好

從2006年10月1日開始,我國施行了新食品油國家標準。該標準將食品油分為了四級,即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共涉及花生油、大豆油、葵花油等8種常用食品油。分級以食品油的加工工藝以及精煉程度為劃分標準,其中一級油的精煉程度最高,看上去更清澈透亮,因而等級最高,四級油則屬於最差等級。

"一級油肯定比二級油好"是很多人的觀點。不過,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副秘書長周麗鳳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現行國家標準的一級油相當於原來標準的色拉油,色拉油主要是西方人做冷餐用,西餐中的冷餐是需要冷藏的,要求油脂在低溫下不能出現凝濁現象,同時無色無味,以保持涼菜固有的色澤和味道。從營養的角度講,烹製中國菜,大可不必盲目追求一級油,因為一級油在過度的加工精煉中,將油中原有的營養物質,如胡蘿蔔素和維生素E等天然的營養素大部分都被精煉掉了,營養價值大打折扣,因此日常烹調中,只要符合國家標準的二級、三級和四級油均可放心使用,營養價值更高。

編者按

日常烹飪離不了油,可如今超市裡,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等擺滿了貨架,到底該選擇哪種才健康呢?《生命時報》記者採訪了糧油、營養各個方面的專家,來指導大家如何選用食用油。

隨著人們對健康越來越多的關注,對油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食用油不僅要適合各種煎炸炒煮的烹飪方式,也要適合不同體質人的需求,有的要求吃的油能降血脂,有的要求吃的油能健腦。《生命時報》記者採訪了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王宜,她介紹,其實,國外已經早有研究和論述。

現在國際營養界對食用油最關注的是不飽和脂肪酸裡面的兩種成分,也就是亞油酸和亞麻酸的比例問題。亞油酸也稱歐米伽6,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它能降低血液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對心腦血管有較好的保護作用。但是研究表明,亞油酸攝入過多,會對大腦細胞有緻殘致傷的作用。而亞麻酸也稱歐米伽3,也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它除了有降脂的功效,還能給大腦提供能源和能量,被認為是給大腦提供養分的最佳物質,能夠提高人的智力,預防腦萎縮,減少老年痴呆症的發生。所以,國際上給出的兩種脂肪酸之間最佳的上限比為1︰4。亞麻酸的含量越多越好,而亞油酸的攝入1︰4是最大限度。

目前來說,國內對符合這種比例的油沒有相關報導,而在國外,符合這個比例的,首先是核桃油和亞麻油。其次是菜籽油,在德國,它被稱為"西部的橄欖油"。此外,還有壓榨的花生油、芝麻油(香油)和橄欖油。這些油的亞麻酸含量都比較豐富,脂肪酸的含量也符合國際給出的上限比,既滿足人們追求的降低血脂功效,又滿足人們預防腦萎縮的要求。買小桶,換著吃

有些人習慣吃一種食用油,家裡的食用油從來就沒換過種類,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程義勇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一定要有多種油換著吃的意識。動物油和植物油種類很多,分別含有不同的脂肪酸,要想吃到營養全面的油,需要遵循0.27︰1︰1原則。即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為0.27︰1︰1。如果將飲食中肉類攝入的飽和脂肪酸算進去的話,這個比例應為1︰1︰1。

所以說,並不是動物油裡面含有膽固醇,就一點也不吃動物油。也不能長時間吃同一種油,會造成脂肪酸攝入不均衡,從而影響身體健康。

多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主要包括大豆油、玉米油、紅花油、胡麻油,特別適合吃肉多,素食少的人群。單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主要包括橄欖油和茶籽油,因為降血脂的效果好,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和高血脂症患者。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包括豬油、牛油、羊油、奶油、植物奶油等,適合素食者和吃肉較少的人食用。花生油和芝麻油的各類不飽和脂肪酸相對來說較為均衡,適合各類人群食用。

為了盡量做到攝入種類豐富的油,程義勇的建議一是購買小瓶裝的油,可以備上幾種,在一段時間內有意識地換著吃;二是購買調和油。顧名思義,調和油由多種油調和而成,相對來講,含脂肪酸的種類更多一些。每天只吃兩杓半

"在人們看清動物油高膽固醇的健康隱患後,又出現一個新的誤區,以為植物油吃多了沒什麼過多的壞處。"程義勇表示,全國營養調查表明,我國人均每日食用油的攝入量為40克以上,遠遠超過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25-30克。不管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都是由脂肪組成,而一克脂肪酸能產生9千卡的熱量,屬於產能最高的營養素。日積月累,容易引起超重或肥胖,導致代謝綜合征,是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疾病的誘因。依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健康人每日平均攝油量為25-30克,相當於普通的白瓷杓兩杓半左右。但如果家人中有超重或肥胖、血脂異常等症狀時,其攝油量應少於20克。用油小貼士

加入維E丸能防"哈喇味"

有"哈喇味"的油是已經氧化變質的油,不宜食用。此外,雖然透明,但散發出一種刺鼻的辛辣氣味的也不能食用。這也提醒大家,在保存食用油時,一定要放在陰涼、通風、低溫處,避免陽光直接曝晒和與空氣直接接觸,還可將一丸維生素E戳破後滴入一公斤油中,並攪拌均勻可防氧化。

油有絮狀物無礙營養

油裡面的棉質絮狀物與油的凝固點有關。拿花生油來說,其凝固點是20℃左右,在冬季很容易出現絮狀物等凝結現象,這屬於物理變化,受熱後即可恢復。一般來說,這種現象大都不影響其品質和正常使用。

炒菜別等油冒煙

中國人做菜喜好爆炒、油炸。等到油鍋冒煙,油溫達到200多度才把菜下鍋的話,這樣不僅增加動脈硬化甚至腫瘤等多種疾病的風險。同時,還會引發營養素的破壞,影響營養的攝入。無論用那一種烹調法,都應在油尚未冒煙時,把食材下鍋。有一種簡單的測試油溫的方法:把竹筷子插入油中,當其四周冒出許多小氣泡時,就表示溫度夠熱可以下鍋了。
炒菜時用什麼油

油的品種不同,適合的烹飪方式也有差別。最貴的橄欖油拿來炒菜,營養就少了大半,那麼,平日裡的煎炸炒煮,到底該用什麼油呢?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張堅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炒菜時如果想少產生油煙,可以使用一級油。因為,炒菜時溫度驟然升高,如果用精煉程度低的油炒菜,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油煙。一級油經過幾度壓榨,冒煙點高,不容易出油煙。在一級油中,又以花生油、荳油和菜籽油等比較適宜炒菜。需要提醒那些慣於使用荳油炒菜的人,如果不喜歡荳油的豆腥味,就去買一級荳油,因為它精煉程度高,在加工過程中就能完全脫掉豆腥。

其次,在涼拌菜時,橄欖油和芝麻油是不錯的選擇。橄欖油中微量物質屬多酚類,在高溫環境下容易被破壞,會降低其營養特性。此外,橄欖油還富含油酸等單不飽和脂肪酸,加熱到冒煙後容易變成不健康的反式脂肪。因此,用橄欖油涼拌菜更能保持其營養。而芝麻油也因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而不適於加熱。同時,芝麻油用於涼拌能為人體提供芝麻木酚素,它具有抗氧化功能,可清除體內自由基。也因此,在新加坡,芝麻油涼拌菜風靡全國。


此外,一般家庭還習慣在煲湯後滴一點油,以增加湯的口感。通常來說,芝麻油和花生油比較適合給湯提味。










 
 

来源:生命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