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站、手機「實名制」引發爭議

作者:何平 發表:2009-06-18 23: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有關手機實名登記制的法規已上報國務院等待審批。而北京市公安局已經要求網站主辦者、編輯等進行實名登記。有學者認為,"實名制"必須依法推行,以免公民權利和消費者權益受到侵犯。

《北京晚報》6月17號報導,目前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會同公安部、國務院新聞辦等部門聯合制定了手機實名登記制度的規範,並上報國務院等待審批。早在2005年,中國信息產業部就曾計畫啟動手機實名制,以遏制氾濫的廣告簡訊騷擾和涉及手機的犯罪行為。報導指出,目前中國各地都能買到不需提供身份證件的手機號碼。中國手機市場的惡性競爭、混亂無序,導致垃圾簡訊大量產生。中國政法大學講師滕彪認為,手機實名登記制度必須遵循相關的法律:

" 如果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就不能推行手機的實名制。什麼時候可以要求公民出示身份證,這個應該有明確的條件,不是隨便一個部委就可以規定的。手機實名、包括上網實名啊,開博客的實名,這些實際上都要依照憲法規定的言論自由權利問題。這個一定要慎重。"

報導引述中北京法律學者郝勁松的話說,現行中國的"居民身份證法"對於公民戶口登記、兵役登記、婚姻登記、申請出境等情況有明文規定,只有全國人大和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才有規定居民出示身份證的效力,而公安部、工信部等政府部門制定的規章效力低於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因此通過部門規範推行手機實名制很難找到法律依據。北京的《新京報》日前報導,北京市公安局為加強對網際網路的防控,將實行網站主辦人、編輯和版主的實名登記制度。北京市副市長蔡赴朝表示,將對北京全市超過37萬個網站,建立網路管理資料庫,並探索網路文化法人准入、職業准入和崗位准入制度。原《中國海洋報》浙江記者站站長昝愛宗認為,在中國,公民的言論自由本已缺乏合法的保障,政府的諸多"實名"管理措施,應先從官員的"實名"公布財產入手,作出廉政範例:

"在中國沒有法律保證言論自由的情況下,匿名啊利於公民的表達。本來就沒有言論自由,如果都實行實名制那就鴉雀無聲了。讓13億人的身份證都登記,13億人的言論、嘴巴你都管了。你要如果真想實名制包攬一切,可以先從你當官裡頭的7千萬的黨員的領導幹部裡邊,先把他們家庭財政公開一下。老百姓看見當官的都透明瞭嘛,老百姓透明也可以呀。這樣是先從當官的抓起,先讓當官的財產實名一下,然後你再推廣老百姓的言論實名或者手機實名。"

中國政法大學講師滕彪表示,雖然實名制措施的初衷,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簡訊對用戶的騷擾,但行政部門必須避免憲法保護的公民權利受到侵犯:

"雖然有一些措施像手機實名制呀,它有可能會減少某一方面的犯罪包括簡訊的騷擾。但是,即使有這種效果,那也不能夠侵犯公民的基本權利。如果政府一些部門一意孤行違背憲法的規定來推行這個實名制的話,付出來的代價是法律受到侵犯,更多的人對法律失去信心。"
有中國媒體指出,從近年實施的自行車銷售實名制到存款實名制,雖然初衷是為了預防犯罪,遏制腐敗,但由於執法監督不力,諸多實名制事實上已名存實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