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媒體人:競爭激烈卻樂此不疲(圖)

發表:2009-06-22 05: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臺灣新聞最前沿

臺灣媒體市場競爭激烈。有業內人士抱怨說,記者的報酬過低,這種情況可能影響媒體報導的質量。不過,很多人仍對新聞事業樂此不疲,凸顯了對這一行業的熱愛。

*媒體超量供給*

臺灣被譽為亞洲媒體自由度最高地區之一。不過,臺灣媒體市場競爭激烈也是有名的。維基百科的統計顯示,在臺灣2300萬人口的市場中,全天24小時播出的電視臺有7家,相比之下,美國有三家,英國有三家,日本一家也沒有;臺灣有各種廣播電臺200多家,各類雜誌4000多份,報紙2500家。除此之外,臺灣衛星新聞採集系統(SNG)的覆蓋密度也被認為最高。

臺灣中國廣播公司(中廣)記者繆宇綸談到臺灣媒體現狀時說:"臺灣媒體市場正處於一個我稱之為‘市場失靈'的狀況。臺灣才兩千多萬人口,加上海外的華人圈子,它的受眾人數 事實上有限,因為不包括中國大陸,市場是很有限的,存在媒體超量供給的情況。"

中廣記者繆宇綸

*記者待遇下降*

媒體"超量供給"的一個結果,是記者行業競爭激烈,勞動強度變大,待遇逐漸下降。業內人士說,剛參加工作的記者每月收入不到3000新台幣,低於1000美元。辛苦的記者中不乏就有新聞現場手舉話筒採訪新聞人物的記者。

汪友明(諧音)是臺灣時報攝影記者,他道出了平面媒體人員的苦衷。他說:"這個行業越來越困難,因為薪資跟工作不成比例啊!臺灣的環境太差啦,就算全世界都是這樣情形,但是臺灣是自從有電視媒體以後,平面媒體的薪資就被壓,所以媒體是不適合未來年輕人選擇的行業。"

他還說,工資待遇低會影響報導質量。他說:"相對也會降低新聞的品質啊!對於一個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或者它的深度等便沒有辦法做更加詳盡的處理,報導出來都是比較粗淺的,而且也不一定是正確的知識或者常識,太粗淺的報出來反而對社會沒有教育功能,只有破壞功能。"

汪友明指名道姓批評某家臺灣平面媒體不重視正常的新聞圖片,不發揮媒體"糾正和引導"的功能,而是有意刊載血腥和暴力的內容刺激讀者,以此增加發行量。

媒體大哥真累了

*記者敬業熱情*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臺灣年輕人,對新聞工作樂此不疲?中廣記者繆宇綸說:"我稱之為‘前排座位',依我個人來說,2005年連戰主席到中國大陸去訪問,他和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見面,他們見面握手那一時刻我在現場,對我來說,可以稱之為‘歷史見證人吧',那是一種熱情,這種熱情應該說和待遇無 關。因此,我相信,能夠讓這麼多人願意在這種高強度、低待遇的環境下還願意繼續做,應該和這個有關係。"

繆宇綸還說,細緻的採訪線路分工使臺灣記者很"專業",一個記者在某條路線上工作時間長,經歷的事情足夠多的話,對路線上的變化會有非常深入和獨到的觀察。

立法院走廊為媒體佔據

抓時間吃點東西

*同行彼此幫忙*

另外,臺灣媒體人業務上競爭,但是彼此合作;細緻的分工使媒體同行像在一個辦公室工作;競爭的同時注重合作可能是香港以及歐美媒體中少見的。

他說:"今天如果說,我有一個獨家新聞,我一定會自己先處理。我覺得,exclusive(獨家)對任何一個新聞工作者來說都是夢寐以求的。臺北這邊的媒體發展出一種非常有趣的工作文化,如果這個新聞是我獨家獲得,我先處理完,讓它播出後,我會願意把我的消息和所有的同仁們分享。"

採訪現場,臺灣同行彼此幫忙。例如,電視上經常看到,被採訪對象的周圍,有的記者一手舉著好多家媒體的麥克風,繆宇綸說,他最多一次舉過八支!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