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裡的禪趣

作者:依空 發表:2009-09-13 21:3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自從唐詩人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那一記鐘聲打破千古寂寥之後,鐘磬聲遂成為寺院的象徵,中國詩詞中提及鐘的作品不在少數,梵寺叢林的鐘磬聲是詩人們熟悉的清音。

鐘,本來是佛寺重要的法器之一,又稱之為龍天眼目。《禪林像器箋》卷十八:"禪剎鐘有三,大鐘、殿鐘、堂鐘也。大鐘者,號令闔山諸堂者。"

禪門每日早晚皆需擊鼓撞鐘,稱之"晨鐘暮鼓",朝以撞鐘始,接以出堂鼓;暮則先擊鼓,要敲打得綿綿密密,象徵風調雨順,然後止靜於鐘聲中,稱之開大靜。陸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無休時。"《敕修清規.法器章》 :"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擊鐘取振聾發瞶、精進省覺之意。敲打時有一定規矩,引杵要舒緩,揚聲要悠長,共一○八聲,取喻破除百八隨眠煩惱。鳴鐘時,行者還需觀想,念偈雲 :"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鐘聲是救度眾生出離鐵圍地獄、成等正覺的"如來信鼓"。明.凌雲翰〈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韻.南屏雪鐘〉:"一百八聲才擊罷,雷峰又點塔中燈。"佛寺以鐘聲為始,展開叢林的一朝風月,也以鐘聲為結束,完成一日的修行。

王維〈過香積寺〉:"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逕,深山何處鐘。"劉長卿〈送靈澈上人〉:"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悠渺的鐘聲響自深山脩林,引發文人心靈深處的共鳴。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山寺鳴鐘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從漁梁渡口人們搶渡歸家的喧鬧吵雜,襯托出寺院的寧靜祥和。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逕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曲逕通幽處,古剎掩映在花木叢裡,僧人早課的梵唱鐘磬聲,更顯出萬籟寂然,把人引進空靈清淨的禪悅境界。

白居易〈寄韜光禪師〉:"前臺花發後臺見,上界鐘聲下界聞。"巧妙描寫鐘聲清揚於上下兩座天竺寺之間。陸游則將鐘聲譬喻作太華峰上通悟禪師的獅子吼:"舉頭仰望太華峰,攝衣欲往路無從。忽然夢斷難再逢,空記說法聲如鐘。"

宋人古成之進而把鐘聲視為超脫紅塵名韁利鎖,清心淨慮的警策妙音:"紅塵一下拘名利,不聽山間午夜鐘。"(〈憶羅浮〉)杜甫〈游龍門奉行寺〉:"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宋.瀋瀛〈卜運算元〉:"睡覺五更鐘,正好深提省。只看如今夢幾般,覺後原無影。 明暗若從來,且道來從甚。不是空生不是根,認取真如性。"

鐘聲讓人醒寤提省,從中證悟自家真如本性。皎然〈聞鐘〉:"古寺寒山上,遠鐘揚好風。聲餘月樹動,響盡霜天空。永夜一禪子,泠然心境中。"

太虛大師當年閉關於普陀山,夜聞暮鐘止靜,證入禪定,出定時只覺晨鐘泠然響於耳畔,一夕彷彿剎那,坐斷時空。

生活在動盪的塵囂,有時不妨放下身邊的俗事,走入山寺,去聆聽那千古如一的梵鐘,感悟一點禪趣。




来源:人間福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