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問禮處」碑(圖)

發表:2010-01-07 18: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該碑高1米,寬O.45米,圓首,首身一石。首刻二龍戲珠,邊飾圖案,明代萬曆已酉(公元1609 年)年賜進士第知鹿邑縣事雞丘王夢蚊撰文並立石。碑文楷書陰刻"子問禮處"五字。

該碑原立於萬教之祖牌坊西側,後移於老君台上,現嵌於老君台上大殿前壁東側,惜字跡已於文革時被鑿壞。

關於孔子問禮予老聃,歷史上實有其事,不少古籍都有記載。如《史記•孔子世家》所載,雖有本傳記載稍異,但對問禮一事則確認無疑。孔老相會和孔子學子老子 的記載,見於《禮記•曾子問》四次,《莊子》五次(見"天地"、"天道"、"天運"、"回子方"、"知北遊"各篇)。此外也見於《孔子家語》和《呂氏春秋 •當染篇》。孔子,問禮於老聃的故事出現子不同學派的典籍上"在傳說不同的系統中,而發現可以互證的材料,則不能不說是有力的材料"(見徐復觀《有關老子 其入其書 的再檢討》)。"孔子問禮的傳說,春秋以及戰國,必定是很流行,所以儒家都不能為他抑低孔子而埋沒他(語見陳榮捷《戰國道家》)。所以孔子問禮於老聃,是 毫無疑問的事實。

查閱古籍,孔子問禮前後有兩次,一次是老子在魯國蒼黨為入助葬時,在從墓地返回的路上遇見孔子,孔子向其問禮。《左傳》記載當日有日食現象。另一次是孔子 和南宮敬叔一道,受魯王派遣,駕著駟馬一車,到東周王城洛陽"問禮於老聃,問樂於長弘",查考先王之遺制,探究西周王朝的禮樂制度。

其實,孔子問禮於老子前後共三次,這第三次問禮之處,就是鹿邑縣東大街路北的明道宮,時間是孔子陳蔡被圍後,自陳返魯時途中。

然而不知何故,此次問禮史籍無載。現在想來,其原因可能如下:一是同類事情,無須反覆記錄。二是因鹿邑地方偏僻,消息難以上達國家史官(此時尚無私家作束之例)。另外可能因為老子崇尚虛無,不務虛名,又將返隱西遊,囑咐門下隱密其事。

雖然此事沒有記錄,但在予東民間卻盛傳不衰,有口皆碑,下面,就把傳說簡錄於下:

話說孔子一生並不得志,僅做了魯國三個月的司寇,就因魯君昏昧而自動離開了。他將理想寄託於教育, 宣揚"克己復禮",仁愛忠恕的道德教化。怎奈所處的時代已是人心敗壞,整個天下一片禮崩樂毀, 人人自私爭奪,害人害己。所以,孔子所苦口婆心的教誨在當世不得實現,所到之處,處處碰壁。更有甚者,在陳蔡竟演出了一場"絕糧七日"的悲劇,險些連性命都搭了進去。陳蔡之圍一解,孔子心力交瘁,遂仰天長嘆曰:"吾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遂打消了西行傳道的念頭,率領眾弟子掉轉車頭,返魯而去。

老子是鹿邑人,家住今縣城東十里的太清宮,當年叫做漱鄉曲仁裡。他原在東周王朝做史宮,掌管朝廷的圖書典籍。周景王死後,王朝發生了爭奪王位的內訌,王子朝與敬玉、悼王展開丁長期的爭奪戰。王子朝最後戰敗,席捲了所有的圖書典籍,逃亡到楚 國,把圖書做為見面禮獻給了楚王。圖書既已不存,老子無可做,並且對統治階級的內訌十分反感,於是厭倦官場,回到遼闊別已久的家鄉,再次到明道宮修道。

再說孔子。在返魯途中進行了苦苦的反思以後,對自己宣揚先王之道無人接受的事實,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正在苦苦思索時,不覺已來到了鹿邑縣境。對於老子回鄉修道,孔子當然也有所聞。所以將到鹿邑,忽覺柳暗花明,便萌發了再次拜訪老子,以請教釋疑的念頭。主意打定,便逕直造訪,受到了老子的熱情的接待,並用宋 河酒,即宋河糧液的前身,招待了孔子師徒一行。孔子在連讚"好酒"之後,告誡其弟子說:"唯酒無量,不及亂"。意思是說,你們眾入不論酒量大小,但都不要 因酒好而貪杯吃醉了,不要鬧出笑話。至於孔老的談竅內容,無非是針對孔子提出的問題,闡發其"順其自然","清靜自正,無為自化","無為而無不為"的哲學思想和治事方略。

按說此次相會主要討論社會問題,已經脫寄了周禮的內容,為什麼後入仍稱為問禮呢?筆者認為,三既然孔子問禮已被傳為佳話,所以陳陳相因,人們仍舊稱為問禮。但無話如何,這個傳說和明代所立的"孔子問禮處"碑刻一樣,從一個側面證實了此事的真實性。

来源:鹿邑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