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摯感人 絕無僅有 唐太宗家書〈兩度帖〉(圖)

作者:靜容 發表:2025-07-01 1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宋拓大觀帖(一) 冊 唐太宗〈兩度帖〉
唐太宗〈兩度帖〉俊逸流暢,內容感人。(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兩度帖〉,中國書法史上極為特殊的一封行書尺牘。這是一代明君唐太宗出征高麗時,寫給當時皇太子李治的一封書信。唐太宗至情至性,和群臣間真摯坦率的感情一向為後世所稱道,此信則將他作為父親的角色,關懷、疼愛孩子的心情表露無遺。

唐太宗伐高麗 父子約定書信報平安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年),唐代第二任皇帝,開創國泰民安的「貞觀之治」,奠定唐代立國基礎。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排名第一的書法家皇帝,極力推廣書法藝術,使唐代書法學習風氣鼎盛,名家輩出。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小名雉奴,字為善,唐太宗第九子、唐代第三任皇帝。母親為太宗原配文德皇后長孫氏。長孫皇后去世後,唐太宗將年幼的李治和妹妹晉陽公主帶在身邊親自撫養,百般呵護,故比其他子女更加親近。

貞觀十八年(644年),唐太宗率李世勣、李道宗、張亮、長孫無忌等統軍10萬,親征高句麗。令太子李治留鎮定州,臨別前約定為了及時瞭解彼此的生活起居狀況,李治會經常寫信問安,唐太宗收信後,也會立即回信。

但是,有一次,唐太宗遲遲等不到李治的來信。他非常焦慮,深恐兒子出事。後來終於收到信,才放下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立即回信給兒子,此即著名的〈兩度帖〉。

〈兩度帖〉真摯感人 絕無僅有

〈兩度帖〉是一封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和唐太宗其他文章截然不同。不僅語言淺白、情感濃烈,而且絕無僅有。

原文不足百字,內容為:「兩度得大內書,不見奴表,耶耶忌欲恆死,少時間忽得奴手書,報娘子患,憂惶一時頓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後,但頭風發,信便即報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報。今得遼東消息,錄狀送,憶奴欲死,不知何計使還具,耶耶,敕。」

〈兩度帖〉的命名是因為起首「兩度」二字,信中「耶耶」就是「父親」之意。開頭寫已經兩度收到來自大內的奏表了,卻不見稚奴你的來信,「耶耶忌欲恆死」,是說爸爸我簡直擔心得要死了。收信後,得知是因太子妃生病之故,唐太宗的憂慮頓時解除,他「似死而更生」,好像死而復活了。看到此,令人莞爾,「萬人之上」的皇帝,也和平民百姓的父親一樣,對兒子的關愛沒有分別。

心情平復後,唐太宗叮嚀愛子,日後若頭風病發作,要及時寫信告訴爸爸。如果有小病小痛,也要一一寫信告知。接著,太宗告訴兒子,剛剛得到遼東那邊傳來的消息,抄錄一份給你。爸爸想稚奴你想得要死啊!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

宋代大文豪蘇軾在〈題唐太宗帖〉曰:「太宗慷暴如此,至於妻、子間,乃有『忌欲均死』之語,固牽於愛者也。」唐太宗這篇口語化的書信,完全褪去帝王的威嚴,他不吝表達自己愛子的情感,更顯出此帖的動人之處。

唐太宗行書如行雲流水 深得王羲之意趣

唐太宗對「書聖」王羲之的書法推崇備至,尤其鍾愛王羲「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有時興致一起,半夜還會披衣而起,挑燈臨寫。因此,太宗的行書如行雲流水,深得王羲之自然流媚之意趣。

唐太宗的行書作品,除了二大代表作〈溫泉銘〉、〈晉祠銘〉以外,信手拈來的〈兩度帖〉點畫頓挫,提按分明;映帶生輝,俊逸流暢,加以內容感人,為後世所稱道。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