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間為何把丈夫叫老公?

發表:2010-02-08 00: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我國民間,夫妻之間常互稱「老公」、「老婆」。相傳此稱呼最早出現於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關於此來歷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唐代有一個名士,名叫麥愛新。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產生了棄舊納新的想法,並寫了一副上聯放在案頭:「 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他妻子看到了,提筆續了一副下聯:「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這副下聯,以「禾稻」對「老藕」,不僅十分工整貼切,新穎通俗。而且,「新糧」與「新娘」諧音,饒有風趣。麥愛新讀了妻子的下聯,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愛心打動,便放棄了棄舊納新的念頭。妻子見丈夫回心轉意,不忘舊情,乃揮筆寫道:「老公十分公道。」麥愛新也揮筆寫道:「老婆一片婆心。」這個帶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很快流傳開來,世代傳為佳話,從此便有了「老公」 和「老婆」這兩個詞。

「丈夫」的由來

原來,在我國有些部落有搶婚的習俗。女子選擇夫婿,主要看這個男子是否夠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為標準。當時的一丈約等於七尺(一尺約合現在的六寸多),有了這個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禦強人的搶婚。所以,女子都稱她所嫁的男人為「丈夫」。

「妻子」的由來

「妻」最早見於《易·系辭》:「人於其官,不見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稱。《禮記·曲禮下》載:「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來那時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沒有身份的。後來,「妻」才漸漸成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稱。

「妻」的別稱很多。古代無論官職大小通稱妻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稱為「內子」,泛指妻妾為「內人」。妻還被稱為「內助」,意為幫助丈夫處理家庭內部事務的人。「賢內助」成為好妻子的美稱。舊時對別人謙稱自己妻子為「拙內」、「賤內」。而在官職較高的階層中對妻子的稱呼卻反映出等級制度來。如諸侯之妻稱「小君」,漢代以後王公大臣之妻稱夫人,唐、宋、明、清各朝還對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誥命夫人。

「結髮夫妻」的由來

「結髮夫妻」的說法源於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古時候有個皇帝在登基前夜,擔心自己的鬍子太短而讓眾臣瞧不起(在古代,鬍鬚的長短被認為是男子才學和膽識的重要標誌)而無法入眠。怎麼辦呢?身邊的娘娘計上心來,她剪下自己的頭髮,小心翼翼地接在皇帝的鬍鬚上,一夜工夫使短鬍子成長鬍子。

次日皇帝登基時,手捋鬍鬚,躊躇滿志地接受眾臣朝拜,好不威風!眾臣見皇帝一夜之間鬍鬚過臍,無不驚嘆「乃真命天子也」!娘娘剪髮結皇帝的鬍鬚,皇帝自然對娘娘關愛有加,這便是「結髮夫妻」的由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