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5年7月26日訊】1、中南海陷死局習最後底牌被調離
就在所有人將目光投向北戴河之際,北京悄悄把御林軍從中南海抽走了。有消息稱,駐紮張家口拱衛北京的第81集團軍某部突然接到密令,連夜北調開往東北。有分析指出,張家口是北京的西北門戶,更是中南海最後底牌,現在這張底牌卻被調走了。張又俠先下手為強,把最危險的因子81集團軍從北京調走,表面是演訓、實則是一次震動中樞的政治手術,目標直指中南海。
海外時評人士江峰分析指出,81集團軍派系複雜,其中還吸納了當年六四屠城最狠的第27軍殘部,是軍方內部公認的不安定因子,讓這支部隊駐在張家口,真到關鍵時刻它到底聽誰的,連張又俠自己都不敢賭這個答案,所以這次調動是調虎離山,不是調去南邊前線而是東北張又俠的老巢,用最鐵的親信把最不穩的部隊先看住。為什麼要這樣做?江峰指出,因為在會議室裡牌已經打不下去了,反習從來不是一塊鐵板,它是由兩股訴求完全不同甚至彼此警惕的力量組成,一股是以胡溫為首的元老派,他們反習的真正原因不是路線之爭,而是李克強之死讓所有元老感受到了直接的生命威脅,所以他們推汪洋、胡春華出場;另一邊是以張又俠為首的紅二代軍,他們強烈要求老習退休,對他們來說讓老習退休也是保命,但他們也不信任團派,因為一旦團派上臺也可能順著民意把紅二代一併清算。就在兩派僵持之時,習的舊部親信仍在黨務和國企系統中攪動風雲、尋找翻盤的機會。習派不斷推出大壩工程、國企混改、對口支持這些大項目,真正目的是用經濟利益拉攏中央委員,試圖在四中全會上拉到最多的票數,推舉習派的人馬當總書記。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張又俠先下手為強。
江峰進一步分析,張又俠此舉是對黨內發出不動聲色的最後通牒,用一支御林軍的調動完成了對整個文官系統的軟性接管,但所有人都明白:誰能調兵、誰就是皇帝。拱衛京師的第81集團軍被一旨命令調往東北,真正的用意是為82集團軍讓路,82是張又俠一手打造的嫡系鐵軍,到時候一旦有風吹草動,誰能指揮天子腳下的御林軍,誰就能壓住黨內的天平。而唯一還未納入張系指揮系統的正是以上海、福建為主心骨的東部戰區,那是習近平十年布局下最後的軍事堡壘,現在這個堡壘正被四面圍住。張又俠之所以這麼做,原因很簡單,因為他輸不起一次投票,在中共的會議室裡軍方永遠是少數派,一旦真的進入投票決定去留的階段,張又俠和整個軍方的命運將被文官系統決定,這種羞辱他接受不了,所以與其坐在會議室裡數人頭、他選擇在戰場上數子彈。江峰認為,這場博弈已經形成三方死局,團派希望推出汪洋、胡春華這樣乾淨的技術官僚坐上總書記,但他們的底線是軍委主席也必須換人,這是張又俠絕對不能接受的。習派則打出最後底牌,用千億級利益收買中央委員的選票,換一次投票結果;而張又俠的策略最直接也最冷血----打仗、軍管。江峰最後指出,張又俠為什麼敢在這個節骨眼下手,因為他知道現在的中南海已經名存實亡,傳聞最高層身目前進入監護狀態,所有活動由馬仔們代勞、官媒統一改口為黨中央、軍報文章只提系列講話……張又俠在告訴外界,龍椅可以空著,但調兵的人一定是皇帝,這不是政變結束而是政變正在進行時……
2、中國大城市的房租,正在大跳水
2025年上半年數據顯示,中國絕大多數大城市的房租都在繼續下跌,出現租金「跳水潮」。專家分析認為,大城市房租跳水反映出中國經濟衰退的嚴重性。
中共官方數據顯示,在中國35個大城市中,今年上半年有27個城市的房租同比跌幅超過2%,有10個城市同比跌幅超過5%,跌幅在前的杭州10%,上海8.1%,南京6.8%,北京5.7%。此外,24個城市的房租環比下跌,其中8個城市環比跌幅超過2%。除了住宅租金下跌以外,這些大城市的寫字樓租金也呈下跌趨勢。34個大城市的寫字樓租金同比下跌,上海和北京的跌幅更達兩位數,分別是17.8%和17.3%。12個大城市的寫字樓租金環比跌幅超過5%,其中跌幅最大的分別是北京12.7%、南寧9.7%和上海9.6%。據陸媒報導,上海寫字樓市場在2025年上半年的空置率達到22.4%,比去年底又上升0.3個百分點,顯示出嚴重的需求不足。另據中國金融數據服務公司Wind今年2月的數據,在4個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房租金已跌回到2015至2017年間水平,廣州跌回到2014年水平。
臺灣南華大學教授孫國祥分析指出,中國大城市房租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經濟放緩,導致「居民可支配收入減少,承租能力下滑」。同時,一線城市的人口流入減弱也讓住宅需求減弱,例如上海房租跌幅大反映了一線城市人口吸引力下降和企業活力減弱,也顯示出中國經濟疲軟和社會信心低迷。有從事高端租賃中介工作的人士在網上透露,上海高端租賃的主要客戶是跨國企業高管,還有「海歸」精英,他們對價格「不敏感」,但是最近幾年這兩類租客流失很多,高端房租價格也隨之以兩位數水平下跌。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也認為,中國大城市房租下跌和寫字樓空置率高與中國經濟衰退的現實是一致的。從上海房租水平大跌可以看到中國「整個經濟衰退的烈度是超過以前的」。
對於未來樓市走向,孫國祥認為,大城市房租的跌幅會繼續擴大,寫字樓空置率也會持續上升,因為沒有看到中共對這種「供需結構失衡」有什麼解決辦法,因此中國房市低迷狀況「短期內難見轉折」。謝田表示,鶴崗的房價才可能算是「觸底」的,而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即使跌到「腰斬」的價位也仍然有下跌的空間,房價下跌、房租自然跟著下跌。
3、一句話正在中國社媒熱傳
過去幾個月,「經濟上行時期的美」成為中國網路上的熱門詞條。在中共官方數據不可靠的大背景下,這一熱門話題凸顯求職者日益加劇的挫敗感,也表明中共當局提振就業的政策並未達到預期效果。
華爾街日報7月24日報導,「經濟上行時期的美」是對中國2000年代至2010年代的一種懷舊的提法,當時應屆畢業生找工作不難,但現在中國年輕人就沒那麼幸運了。位於北京的長江商學院一項調查顯示,過去兩年的招聘情況遠弱於平均水平。有指標顯示,人們即便找到了工作,但掙得也越來越少。龍洲經訊的埃爾南‧崔表示,去年中國多個行業的工資大幅下降,其降幅超過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的水平,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差表現。在私營領域,科技行業是重災區,但公共部門的僱主也進行了減薪,這反映出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這種情況導致了中國消費者信心低迷,許多人覺得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前景岌岌可危,因此不願花錢。
儘管中共政府為企業推出了稅收優惠,並為求職者提供了更多職業培訓,試圖提振就業,但這些做法似乎並沒有收到成效。巴克萊的私營部門指標,加上各行業和地區的零星反饋,都表明勞動力市場幾無改善。這些經濟學家說,中國的實際情況是,有關減薪和裁員的報導更多了。巴克萊經濟學家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我們看到勞動力市場持續惡化的跡象。近期採購經理人調查中的就業分項指數顯示,圍繞美國關稅的焦慮情緒正在拖慢中國企業的招聘步伐。凱投宏觀的計算顯示,近600萬中國人因美國額外關稅而直接面臨失業風險。
隨著中國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描述青年人困境的新詞層出不窮。繼「爛尾娃」「全職兒女」後,中國又興起「全職乖孫」。在一些就業受挫的年輕人看來,與其勉強待在大城市,不如回家盡孝,「老人也得請護工,找外人終究不放心,還不如我這個親孫來打這份工」。有分析指出,如果從個別家庭來講,孫輩照顧老人,解決社會問題,也解決家庭問題。但是作為一種流行,其實反映出中國經濟下滑,大家沒有工作,不得已而為之,這是不正常的現象。
在杭州阿里巴巴工作的劉女士表示,「完全沒想到今年比去年還難。」她舉例說,一位浙大畢業、在央企工作多年的同學,最近他工作的整個部門被裁,「我們都以為那是鐵飯碗,他整個人都懵了」。這並非個案,「南方電網也是整部門裁,毫不留情」。劉女士還透露,連在國有銀行工作也不再是穩定的。「我一個朋友去年才進入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今年就被‘優化’了。現在國企大廠的裁員,比不少民企還狠。」
来源:萬維讀者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