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抗震救災 李長春賈慶林主宣導(圖)

作者:李元翰 發表:2010-04-21 21: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特約記者李元翰綜合報導】青海省玉樹州7.1級強震一週後,官方通報地震已造成2千多人遇難,但當地喇嘛估計有上萬人死亡。臺灣、香港與海外紛紛發起救援。而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賈慶林分別要求媒體做好救災宣傳,指責境外敵對勢力企圖干擾破壞抗震救災,引起國內外輿論反響。

中國官方通報說,截至4月20號,地震已造成2046人遇難,失蹤193人,受傷12135人,其中重傷1434人。目前,玉樹災區已被大雪覆蓋,加上高原缺氧,救援難度增加。

由於死亡人數眾多,當局17號為700多名死者舉行集體火葬,但負責儀式的喇嘛說共有2300具屍體。當地喇嘛昂文丹巴仁慶估計玉樹縣的死亡總數達上萬人。

志願者益西旦增對自由亞洲電臺說:「有些人說死得很多,官方就報得很少,但是前幾天我一個朋友從那邊過來的時候,他說最少也有兩千多就已經燒掉了,昨天又有人傳來一個消息,說是8千到9千。」

玉樹州97%的人口是藏族,青海是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故鄉。在西藏流亡政府網站上,刊出了據稱是玉樹10萬災民的公開信,呼籲中央讓達賴喇嘛到玉樹災區「超度祈福」。

居住在北京的藏族女作者唯色表示,連日來,災區藏民之間流傳著達賴喇嘛將到當地的消息,令當局對僧侶救災高度戒備。

唯色說:「有關部門要求救災的喇嘛返回,而且非常嚴厲的,好像說他們做的事情很過份,然後讓他們立即返回所在地方,否則會有麻煩,所以現在有好多寺院僧人都在陸續地不得不返回去了,停止救援了。」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19號說,玉樹抗震救災工作,面臨著相對特殊的困難和挑戰。除了高寒缺氧、部分群眾生活困難、民族宗教因素突出外,境外敵對勢力也企圖對抗震救災工作進行干擾破壞。

賈慶林的說法引起國內外網民的質疑。香港媒體評論指出:玉樹救災是否會變成中央政府與西藏流亡政府之間角力的新戰場,值得關注。

青海大地震後,達賴喇嘛發表公開聲明,提出回到家鄉慰問災民的願望。

外交部發言人姜瑜20號回應說:宗教界相關的祈禱和超度活動正在陸續展開。十一世班禪喇嘛和六世嘉木樣活佛20號在北京西黃寺為死難者舉行了超度法會。

國務院宣布21號舉行全國哀悼活動,停止公共娛樂活動,悼念玉樹地震遇難同胞。目前,已有150多個國家、國際組織表達了慰問,日本、韓國、法國、美國和挪威提供了320萬美元的捐款。

青海地震後,各地的紅十字會和救援組織紛紛趕赴災區,香港樂施會和宣明會的衣物已先後送抵災區,香港志願者黃福榮在地震中為救助孤兒不幸罹難。臺灣紅十字會一支20人的醫療隊攜帶1000多公斤物資,18號晚抵達青海加入救援。

截至17號,中國各省援助災區的資金已達2.25億元人民幣。而另一方面,新華社18號報導,四川汶川大地震被地方貪官違規挪用的重建資金就達3億多元。

玉樹地震發生後,擁有3000多名學生的玉樹縣第三完全小學80%校舍倒塌,豆腐渣校舍再次引起各界關注。青海省教育廳長說,這次玉樹地震至少摧毀了11所學校。

據悉,中宣部14號晚召集各主要媒體領導,口頭下達了內部命令,禁止報導青海大地震救災工作緩慢、災民不滿的新聞,而要突出報導黨政官員如何關心災區。

國家主席胡錦濤縮短了對拉美國家的訪問,18號飛抵玉樹災區看望災民,慰問救援的軍人和當地僧侶,強調救災要珍惜每一個生命,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總參謀長陳炳德陪同視察。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18號要求媒體,「大力宣傳抗震救災鬥爭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和模範人物,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人民軍隊好、各族人民好、偉大祖國好的時代主旋律。」

法國《世界報》報導說,不僅中文媒體被中宣部明令限制報導,就連外國駐華記者也收到當局的信函,建議聽從當地政府的安排。

日本《朝日新聞》分析,08年四川大地震後,一些中國媒體和網民批評過解放軍救援隊遲緩,令死亡人數增加,看來導致了中宣部警惕,這次先發制人。

法國《世界報》表示:中國政府似乎注意到如何安撫玉樹地震中藏族災民的情緒,這對穩定中國政治十分重要。紐西蘭《新報》主編陳維健評論提出,玉樹震災能否給解決西藏問題帶來機緣。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