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晴:張居正竄紅京滬浙

作者:戴晴 發表:2010-05-04 05: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部注資數千萬,卻遭塵封四年的43集電視連續劇《萬曆首輔張居正》,突然之間,不僅放行而且竄紅。若說這是因為它所依藍本是在中國摘得茅盾獎的獲獎小說,或者說親自上場自任編劇的原作者詩才、文采與歷史視野如何了得,怕都沒有點到痛處。

根據出口而後再轉內銷的官場消息,似乎是,總書記胡錦濤不僅萬忙之中調看了此劇,還相當「推崇」,弄得王滬寧、令計畫一幫人都讀起了小說。恰如「楚王好細腰」,眼瞧著「當今」與近侍們意義深遠之雅好,難道還等著發文件不成?君不見,文采斐然的封疆大吏汪洋、俞正聲輩相繼表現出對該劇與該閣臣的或「喜愛」、或「感悟」,唐國強演繹的「大明公僕張居正」,再次風靡華夏——和他十多年前塑造的雍正帝一樣,在專制體制依舊、奴才精神不死的中國,成為有別於搖頭丸與強心針的另類自我撫慰。

張居正,誰人呢?

中興名臣——少年時候既由正途入仕,在明代嘉靖、萬曆朝那樣險惡、骯髒的權勢攘奪大泥潭滾了一輩子;先帝師而後首輔——「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勃勃生機」;鞠躬盡瘁的改革家——最後累死在最高權位上。後人打分,張居正榮登綿延千年中國皇權統治史最最名聲卓著宰相榜(共六人)。這麼一個張居正在21世紀的中國突然竄紅,與胡總書記登基之始打出的民主、法制、 「科學發展觀」,怕是沒有什麼干係。但以八個大字概括的張記思想體系「富國強兵,尊主庇民」,與現今唱得最嘹亮的「創建和諧社會」,倒是形似之上又加神似。

雖說自小即聰穎過人、考場平趟,從湖北鄉下幾乎直達京城權力核心,最關鍵的幾步,靠的還是籠絡內廷、結交閹豎、出賣盟友。直到權力到手,開始以少年皇帝之「先生」的資格,濃墨重彩地興利除弊。想來寫小說拍電視的列位,譜出的首輔主旋律:「小修小補已無法挽救朝廷覆亡,只有大刀闊斧的全面改革,才能使國家走出困境」,還真能打動而今處於人造迷離幻境,但畢竟心存惕厲的上下大官人。

什麼樣的困境?也難怪胡總書記心有慼慼焉。朱元璋之後兩百年,明王朝已是奄奄一息。子民給剝扒得貧不聊生,中央財政卻是捉襟見肘——錢到哪裡去了?官吏中飽啊。那年頭固然沒有央行與央企,裙帶網、駐京辦、索賄、跑項目、賣官鬻爵……與今日並無二致。於是,在電視劇裡,張居正抖擻精神,不憚觸動特權集團的利益,以「加強官吏考核、裁減冗員」的手段,節省下公款消費(朝廷的俸祿開支)。當然,張大人查瞞地,推行一條鞭;加大稅收力度,改變了政府的財政狀況;能識人善用兵,加強了邊防、平定了叛亂;並且治理黃河、淮河,建造荊江大堤……。

多麼熟悉呀,簡直就像發生在今天:毫無權貴背景的平民出身、對邪門歪道(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西方普世價值那一套)毫無興趣的張居正,沿著科舉正途(入隊入團入黨),完全靠著個人能力,受到從荊州知府(縣地級)、湖廣總督(省)、直至翰林院、內閣(中央)……各級領導悉心栽培;接著以「國子監司業」打開並維持人脈,很難讓人不想到大家天天議論的「團派」、「秘書幫」;至於張居正發達之前,刻意 「內抱不群,外欲渾跡」,不正是而今官場常嗑兒「不貪不色,你怎麼混」?

其實,最愛借古喻今的,非毛澤東莫屬。偉大領袖執意為白臉奸臣翻案,引各路英雄競捧場。套用當年陳毅贈送《蔡文姬》作者的一句話:曹操可以入黨了,郭沫若當介紹人。《萬曆首輔張居正》作者,成功地以自己塑造的張首輔,把話說到總書記心裏:張居正改革實施的過程,就是講真話、辦實事的過程。所謂改革,就是打破已經形成但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優化社會資源的配置,在各利益集團之間形成新的平衡點。完成這個過程,不但需要改革者運籌帷幄的宏觀把握,更需要他們洞察幽微的政治智慧。

法制與法治呢?底層公民的基本權利呢?明代的張居正懵懂懂,今日的公僕們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