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預防警報:四種癌症可能遺傳

發表:2010-07-02 19: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癌症,是一個讓人膽怯的詞語,他往往提示身體健康產生重大變故甚至是意味著生命接近終結。「談癌色變」的現狀也是人們心底對癌症恐懼的寫照。很多人都很擔憂癌症的遺傳問題,「我父親死於肺癌,我會不會也患上這種疾病?」是人們常問的問題,就目前病因學研究結果看,癌症與遺傳的確有關,但癌症並不會直接遺傳。不同的腫瘤可能有不同的遺傳傳遞方式,而遺傳因素在大多數腫瘤發生中的作用是對致癌因子的易感性或傾向性。所謂癌症遺傳易感性,是指在相同生活條件下的人群中,有的個體有更易發生癌症的傾向。

癌症沒有遺傳的必然性,但有些癌症,如乳腺癌、結腸癌、肺癌、食管癌、視網膜細胞瘤等癌症比其他腫瘤更有遺傳傾向。有些癌症,雖說有遺傳傾向,但癌症的發生,既有家族性,同時絕大多數又與不良的飲食和環境因素密不可分,是它們共同作用的結果。

需要提高警惕的幾種有遺傳基礎癌症的防範要點

肝癌——子女是一級預防對象

發病特點:突然消瘦、黑痣增多

防範要點:霉腐食物不能吃,每天補硒100毫克

如果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可是一級預防對象,因為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傳播,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傾向,更何況我國85%∼90%的肝癌患者都來自乙肝。特別是攜帶乙肝病毒的母親,其後代發生肝癌機率較高。

因此,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無論身體好壞都要進行1次全面的肝臟檢查,如肝功能全項、B超等。如果查出同樣患有乙肝,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抗病 毒治療、保肝治療等;如果沒有乙肝病患,要在日常飲食、生活起居等方面大加注意,以防其向癌變方向發展。

因此,肝癌患者的子女要管好「嘴」:不吃臭豆腐、發酵酸菜、豆腐乳等霉腐食物;不吃發芽的食物,如荳芽、發芽的土豆等;不吃油炸食物,同時要戒 酒;不要亂服用藥物或是保健品。

另有研究表明,肝癌患者缺乏微量元素硒,因此缺硒也是誘發肝癌的因素之一。肝癌患者的子女可適當補充硒類藥物,一般是1片50毫克,1天補 100毫克,但不要隨意吃含硒的保健品。

還有就是提醒肝癌患者的子女,如果突然出現不明原因消瘦、肝區(即右側肋下)疼痛、眼周圍發黑、乏力等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排查肝癌,特別是身上黑痣突然增多時,不排除肝癌的可能,大家要留意觀察。

乳腺癌——母親停經前得癌,女兒很危險

發病特點:年齡小、雙側乳房易發病

防範要點:30歲後定期查乳房、控制體重;

家有乳腺癌患者,其子女和親屬也應查查「乳房」,因為乳腺癌有明顯遺傳傾向,特別是直系親屬間遺傳的可能性很大。一般來說,母親得乳腺癌,女兒 得乳腺癌機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2∼3倍。

被母親所牽累的有遺傳傾向的乳腺癌患者,發病年齡較小(提前10歲左右)、惡性程度高、雙側乳房都可能患癌。

判斷自己是不是屬於遺傳傾向的乳腺癌,教大家一個方法:如果您的母親或姐妹在停經前得了兩側乳腺癌,那麼您得乳腺癌機率較大。如果您母親患乳腺癌時年齡較大,並且家族中只有她1人得乳腺癌,則不必過度擔憂。乳房檢查提早5∼10年為防乳腺癌,正常女性從35∼40歲開始每1∼2年定期做1次乳腺健康檢查,如鉬靶攝片、B超,但有家族史的女性需提前到30歲左右,一般是35歲以前以B超檢查為主;35歲以後進行鉬靶攝片,從而在早期發現乳腺癌。而且,有遺傳傾向的女性,從20歲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進行「乳房自檢」,特別是月經後應定期做「自檢」,如發現乳房內有腫塊並且 質地較硬、活動度不好、觸摸不疼痛時,要早到醫院就診。保持「身材苗條」; 除堅持體檢外,有乳腺癌家族遺傳傾向的女性要格外注意保持「身材苗條」,要經常鍛練身體,別攝入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特別是絕經後不要突然變胖。這是因為,人體脂肪細胞存有一種芳香化酶生物催化劑,可將激素前體轉化為雌激素,而雌激素長期刺激會加快癌變速度,進而誘髮乳腺癌。

另外,有家族史的女性應早生育(30歲前)併進行母乳餵養,更年期的女性別亂用含雌激素成分的藥物,以盡量減少乳腺癌誘發因素,降低其發病率。

切乳房防癌不可取:有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因目睹了多位親人患病的痛苦甚至是相繼離開,往往會做出不理智的決定——切除乳房防癌變。對此,乳腺專家表示極力反對,一方面切除了乳房,後期生活質量會下降,不利於病情;另一方面,即便切除了乳房仍有可能患癌。事實上,乳腺癌只要早發現、早治療是可以被治癒的。在此還要強調,遺傳的不是腫瘤本身,而是發生腫瘤的易感性。在此基礎上,環境、飲食、心理狀態、內分泌狀況等綜合因素影響,才可能誘髮乳腺癌。

腸癌——癌變隱患腸息肉病,傳男不傳女;

發病特點:隔代遺傳、傳男不傳女;

防範要點:比家族第1例病人提前10年查腸鏡

正常情況下,腸息肉對人體沒有什麼危害。但是家族性結腸息肉病,也就是長在結腸的多發性腺瘤樣息肉具有高度惡變傾向,容易引髮結腸、直腸和十二指腸腫瘤。家族性結腸息肉病有著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因此要想避免「遺傳」 腸癌,先要查查家族中有沒有親人得了結腸息肉病,該病還有一個特點是傳男不傳女。如果父母在40歲查出患家族性結腸息肉病,那麼他們在10年前就應有腹瀉、腹痛、貧血、體重減輕和腸梗阻等病症。因此,這類患者的後代應提前10年進行腸鏡檢查,而且每年都要堅持做。需要注意的是,該病是隔代遺傳,這就是說如果父母沒有患病,不代表孩子不患病。

一般來說,發現腸道息肉後用電切把息肉燒掉,燒完的部位不會再長出息肉,也不會發生癌變。如果沒有發現息肉,也要注意早晨可空腹喝點淡鹽水,這樣有助於清洗腸道。家族中如有人得結腸息肉病,其後代或是親屬要注意留意是否出現不規律腹瀉、大便有膿血、體重減輕、腳底和口唇有黑斑等異常症狀,出現不適要早到醫院就診,不要隨意服用止瀉藥等抗菌素,以免使病情惡化,誘發癌變。

胃癌—— 瀰漫型胃癌常「遺傳」

發病特點:家族中至少有兩名以上胃癌患者;

防範要點:高危人群定期查胃鏡;

很少有人注意到胃癌的遺傳特質,但部分胃癌是有遺傳傾向的。一般認為,如果一個家族中,一代或兩代人中至少有兩人患病,而且一人患病年齡小於50歲,所有患者均為瀰漫型,就可考慮遺傳性胃癌。如果你生於這樣家庭,那就千萬要小心了。遺傳性瀰漫型胃癌早期病灶較為隱匿,因此要應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以便盡早發現癌變,甚至可進行預防性胃切除。當然,這種遺傳並不是直接的腫瘤遺傳,而是個體易發生癌症的傾向。這類患者的子女,還是要避免接觸發酵、熏製、燒烤等食物,可多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因其含有大量維生素C、維生素E,可阻止致癌物形成。幽門螺桿菌感染也會增加胃癌風險,但保持飲食衛生可降低胃內幽門螺桿菌感染,使癌前病變及胃癌發病風險降低40%。同時還要戒菸戒酒,因為煙霧中含有多種致癌物,飲酒則會損傷胃黏膜,並促使致癌物吸收,加速癌變。家有遺傳性瀰漫型胃癌患者,其親屬如果經常出現餐後飽脹感、噁心、嘔吐等,應早到醫院明確診斷,以防癌變。

癌症的發生決定於內因和外因,在具有遺傳特徵的基礎上,癌症是否形成,還取決於精神、環境、飲食及生活習慣等諸多後天因素及外界致癌物的綜合作用。因此,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並不一定就會得癌,只是得癌症的機率可能會比普通人大一些而已。因此,對於癌症病人和與病人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來說,不必過於擔心,只要提高防癌意識,減少致癌因素的接觸,改變不良行為,是可以避免癌發生的。對於遺傳性較強的腫瘤,也可通過定期檢查,達到早期發現和徹底治癒腫瘤的目的。

留心自身發出的「報警信號」同樣可以達到「早」期發現

  些信號包括:

  (1)身體任何部位,如乳房、頸部、腹部發生原因不明之腫塊,並不斷地增大,可能患乳腺癌、皮膚癌、惡性淋巴瘤、頸淋巴結轉移癌等。

  (2)經久不癒之皮膚潰瘍,可能患皮膚癌。

  (3)黑痣或疣迅速增大、變硬、不平、潰爛、出血,可能患黑色素瘤或皮膚癌。

  (4)中老年已婚婦女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可能患宮頸癌或宮體癌。

  (5)進行性吞嚥困難,可能患食管癌。

  (6)久治不癒的乾咳或咳血,可能患肺癌。

  (7)持續性消化不正常、上腹部不適、大便隱血,可能患胃癌。

  (8)持續性聲音嘶啞,可能患喉癌。

  (9)無疼性血尿,可能患腎癌。

  (10)便血或排便異常,可能患大腸癌。

做好癌症預防 遠離癌症困擾

拒絕菸草降低肺癌發生

進入21世紀以來,癌症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據統計,我國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近200萬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約150萬人,而癌症的發病率還在以每年2.5%的速度不斷增加。其中,肺癌發病率更是高居首位。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2005年10月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根據目前癌症的發病趨勢,到2020年全世界癌症發病率將比現在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人數將達到1500萬人,其中,發病最高的肺癌將達120萬人。

提起肺癌,人們肯定會想到吸菸。吸菸究竟會不會致癌?儘管人們對此說法不一,但菸草的危害卻是毋庸置疑的。據專家介紹,目前,我國煙民約有3.5億人,每天都有近3000人死於菸草相關的疾病,每年有100多萬人死於肺癌、冠心病等與吸菸相關的疾病,超過了結核、愛滋病、車禍和自殺死亡的總和。特別是近十年,肺癌的死亡率上升了56%,佔全部男性惡性腫瘤死亡的1/4,而造成這一悲劇的元凶正是吸菸。所以戒菸、改善環境、優化飲食結構是降低腫瘤發病率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途徑。

控制飲酒減少各類癌症侵襲

有資料證實,飲酒與腫瘤有關。嚴格地講,飲酒不是患癌症的直接原因,但飲酒是致癌物的助手和幫凶,過量飲酒能促進致癌物質的致癌作用,還能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義大利國立腫瘤研究所的報導顯示,和吸菸一樣,飲酒也可能是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癌症誘發因素,尤真是空腹飲酒危險性更高。研究者在義大利和瑞士隨訪了324例口腔癌、397例食管癌和206例喉癌患者,3263例患者為對照組,結果顯示,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發生癌症的概率隨飲酒量的增加而 增加。與只在用餐時飲酒、每週飲酒不超過4000ml的人相比,每週在用餐時飲酒至少11200ml者發生癌症的比值比分別為:口腔癌10.3倍,喉癌7.1倍,食管癌16.2倍,咽癌2.9倍。長期大量飲酒可以誘發食管癌、肝癌、口腔癌、胰腺癌、乳腺癌、胃癌、腸癌等。因此,專家們建議,如飲酒,則成年男性每人每天飲酒量不超過2杯,成年女性每人每天飲酒量不超過1杯(1杯酒相當於 250ML啤酒,100ML果酒或25ML白酒),如果,每人每天酒精的攝入量控制在這個建議範圍內,則可減少20%各類癌症的發生。

做好防晒避免過多紫外線照射致癌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份報告,每年有多達6萬人死於過多的陽光照射,主要是其導致的惡性皮膚癌。

調查人員發現,每年有4.8萬人死於惡性黑素瘤,還有1.2萬人死於其他種類的皮膚癌。在這些皮膚癌患者中,大約 90%是由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輻射引起的。太陽輻射也會引起嚴重的晒斑、皮膚老化、白內障、翼狀胬肉、冷瘡和其他的一些疾病。這份報告首次詳細記錄了太陽輻射帶來的全球效應。

世界衛生組織公共衛生與環境司司長瑪麗亞·內拉博士在一次聲明中說:「我們都需要適量的陽光,過多的陽光是危險的,甚至是致命的。幸運的是,紫外線所引起的疾病如惡性黑素瘤、皮膚癌和白內障,通過簡單的保護措施,我們幾乎完全可以預防。」

報告中建議人們,要盡量尋找遮光物,使用防晒係數至少為15的防晒霜,不要參加把皮膚晒成古銅色的組織。使用防晒霜並不是意味著你可以延長暴露在太陽下的時間,而是當你不得不暴露在太陽下時可以用它來保護皮膚。

保持健康體重排除致癌的危險因素

2007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在北京發布新版《食物、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報告。報告中最驚人的發現是證實了身體脂肪過多會增加多種癌症的危險性。

據專家介紹,身體肥胖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與生活方式有關的癌症決定因素。包括結腸癌、乳腺癌、腎癌在內的6種癌症,都已證實與身體肥胖有關。其中最常見的結腸癌和絕經後期乳腺癌,肯定與身體肥胖有關,特別是腹部肥胖風險更大。

我國著名營養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陳君石研究員,在《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對中國癌症預防的意義》的報告中也指出,身體脂肪過多則是多種癌症的主要危險因素。

因此,報告建議人們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相當於快走),這種活動不單指專門的運動、健身,也包括人們的日常活動,騎自行車、爬樓梯……這不僅僅因為活動有助於保持健康的體重,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體力活動本身就可以減少患癌症的危險。

所以從總體來說,癌症的發生原因包括遺傳、職業等,但是大多數癌症的病因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行為當中,也就是所謂的「生活方式癌」這樣一個概念。改善生活方式看似簡單,實則需要我們長時間的堅持和努力,尤其是因工作原因不能及時戒菸、戒酒的人們更需要對自己的健康加以關注。同時,做好防晒保護、保持健康體重、按時注射疫苗、注意膳食合理平衡、堅持充足運動等都是我們所必須要做的事情。另外,「早診早治」和積極治療癌前病變也都可以使某些癌症的發病率有所降低,這就是說,只要積極行動,癌症同樣可以預防。

来源:世界健康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