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須反思自然災害(圖)

發表:2010-07-27 13: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今年中國國內自然災害頻繁,從年初的西南大旱,到4月的玉樹地震,再到今年夏天的大面積洪災,似乎印證了中國多災多難的說法,也在考驗中國人「多難興邦」的意志。

不過,自然災害都是發生在人的背景下,其損害程度與人的因素不無關係。比如,智利今年2月27日發生8.8級強震,雖然造成的財產損失高達300億美元,但只有279人死亡。而今年1月的海地地震為7.0級,死亡人數則據稱超過20萬人。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為8.0級,造成69130人死亡,17824 人失蹤。其中的巨大差別,除了地震本身的差異,與建築質量有很大關係。

目前仍在中國多個地方肆虐的洪災,造成的損失也非常之大。據中國民政部7月21日公布的數據,今年迄今中國多數省份遭遇洪災,導致701人死亡、347人失蹤。損失達到1422億元人民幣。陝西省24日公布,該省因洪災死亡人數就達194人,超過汶川地震時的損失。

如果把洪災損失完全歸因於天災,不反思教訓,那麼許多人的生命和財產就白白損失了。因此,我們更應該反思天災背後與人相關的因素。綜合多種公開信息可以發現,多種生態破壞和建設規劃中的失誤,是加劇洪災損失的重要人為因素。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一是天然湖泊面積大量萎縮,失去了對江河水位的調節作用。以「千湖之省」湖北為例,據水利部門統計,上世紀50年代,湖北省面積大於0.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 1106個,總面積7141.9平方公里,現同類湖泊仍有958個,但總面積僅2438.6平方公里,只有半個世紀前的1/3左右,調蓄洪能力大大降低。在全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國大於10平方公里的湖泊中,萎縮減少面積9570平方公里,共減少蓄水量516億立方米。「填排澇湖,造高爾夫」、 「水庫邊上造別墅」的情況普遍存在。

二是生態破壞嚴重損害了中小流域的抗洪能力。經過多年治理,長江、淮河等大江大河干流的防洪能力明顯提升,但中小支流則險情頻發、小型水庫隱患重重。今年汛期,中小河流治理嚴重不足的問題再度凸顯。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發生多處險情,支流洪水不斷發生,湖泊、圩垸險情不斷。正如著名水利專家瀋國舫稱,儘管洪澇災害的直接原因是超常降雨,但從根本上說是水土流失所致。國內各地生態破壞嚴重,加劇了水土流失,削弱河床泄洪和湖庫調蓄能力。

三是城市建設及規劃失當,加劇了洪災危害。今年汛期受災地區中,許多城市都出現了嚴重內澇。這與快速發展的城市缺乏排洪系統,以及部分建築擠佔河道有關。城鎮「洪水」除了降雨強度大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排水系統規劃缺失,建設滯後。當前我國城市處於高速擴張期,各種利益錯綜複雜,各個部門、各個群體之間由於沒有統一的規則可供遵循,成為城市內澇災害的人為因素。目前我國一些城市排水管網欠賬比較多,管道老化,排水標準比較低,對於排水管網這種不能凸顯政績、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官員們缺乏興趣認真去做。此外,在解決城市排水問題上,國內在諸如法律、資金投入、管理等各方面都存在嚴重的欠賬。

安邦諮詢公司曾在《戰略觀察》中分析西南大旱的原因時指出,導致西南大旱的根本原因不是天災,而是當地的人口和經濟發展超出了環境承載力。今年夏天的洪災,同樣也暴露出了環境承載力方面的問題:國內快速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中的種種失當行為,破壞了生態環境,損害了自然生態和水文系統對洪災的調節能力,顯著降低了環境承載力。

安邦認為,雖然洪災的確是天災,但天災造成的損害則取決於人的因素。今年洪災中暴露出的中國國內在生態及規劃問題上的全面失控,可以說是加劇天災的人禍因素,需要在此次洪災後好好來修補。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金融時報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