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社保乃職責 何須土地換

發表:2010-09-01 14: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眼下的中國農村、農民正在經歷城鎮化的變革,大量耕地因此被佔用,如何解決失地農民的生計問題,許多地方開始積極推行用宅基地和承包地換社保的措施,輿論對此反應不一。近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在接受採訪時直言,「土地換社保」對農民不公平,是在製造新的不平衡。

應該承認,相比於過去長期存在的政府低價征地、變相征地,卻不提供任何社會保障的做法,「土地換社保」模式是一種進步,如果考慮到建立完善的公共財政制度非一朝一夕之舉,在此之前城市化的步伐卻不能止步不前,那麼公眾對這一模式報以謹慎的歡迎應在情理之中,一些地方政府將其標舉為「惠民工程」也自有說辭。但正如陳錫文所言,「土地換社保」的要害在於不公平。過去城鄉二元體製造就了極大的不公平,對農民的權益帶來了損害,如今矯正不公平又怎能用新的不公平的方式?

眾所周知,社保與商保不同,它是政策性保險,是國家保障勞動者基本生活的一項社會政策,具有公共服務的性質。所以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社保都是採取社會統籌與個人繳費相結合的辦法,而且政府始終是最大的出資者,這也符合政府作為公共利益代表和公共服務提供者的定位。而在「土地換社保」模式中,政府和農民卻是在實施一種交易行為,一方放棄自己在宅基地和承包地上的權益,另一方以提供社保作為報酬。顯然,這種交易既與社保的性質不合,也與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責相悖。當然,從這一點出發批評「土地換社保」模式,並非表示參加社保的農民不該和其他公民一樣,按一定比例繳費履行自己的義務,而是說農民是否參保,絕不應以是否放棄自己在土地上的權益為前提條件。必須明確,農民自願參保,是其天然應該享有的權利,一旦為權利附加各種條件,權利必然變質,而有淪為「恩賜」的危險。

「土地換社保」模式當然要置於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中考察才能見出問題的豐富性。中國最終要經由城市化走向現代化,這一點無從選擇,而在城市化的過程中,怎樣避免大量農民失地所導致的社會隱患,值得深長思之。利用各種名目和手段,圈佔土地,逼迫農民轉換身份,是一個在數據上最容易見成效的城市化辦法,但潛伏的風險不容忽視。讓農民用土地換社保,也許部分出於化解風險的初衷,也可能會有一定的效果,但這種效果注定只是一個短期效應。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是,對農民來說,土地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資料,一旦失去,如何生存,如何維持其對生活的最低限度的預期?難道要坐等若干年後養老金的發放嗎?客觀地看,城市會給進城的農民提供越來越多的工作機會,但這並不足以打包票,金融危機中,高達上千萬的農民工失去工作,不得不從城市退回農村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試想一下,如果當初這上千萬失去工作的農民工都是「土地換社保」交易的一方,對社會意味著什麼豈非不言而喻?對中國的農民來說,土地就代表著一種穩定感,這種穩定感既是收入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土地換社保」模式對農民不公,也是對所謂「耕地紅線」和糧食安全的威脅。在這一模式下,地方政府的圈地衝動將更加難以遏制。而在付出這兩點代價之後,城市化並未因此而獲得實質的提升。早就有學者指出,當下一些地方政府的圈地衝動無非緣於兩點需求,一是GDP崇拜,二是方便在銀行套現,化解地方債務。奔著這兩點而去,「城市化」將結出什麼樣的果實可以想見,失地農民「被城市化」也完全可以預料。在城市化成為人類共享經驗的語境中,重複一些常識也許還是必要的:圈地不等於城市化,在原來的莊稼地上長出了氣派的樓房,也不等於城市化。缺乏產業的支撐,城市化最終只是無源之水。

来源:南方都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