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新疆歌舞與中原的交流(圖)

發表:2010-10-29 00:4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地處歐亞大陸的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多種宗教並存傳播、東西方文明撞擊、交融、薈萃之地。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以來,新疆就與中原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開始了密切的交往,相互產生了重大影響,特別是音樂舞蹈藝術的相互交流,促進了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張騫通西域不僅密切了與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聯繫,在音樂舞蹈發展史上,更是相互產生了重大影響。清《四庫全書》之《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之四十音樂章:「漢張騫使西域,得摩訶兜勒一曲。傳之中國,李延年翻為二十八解。於是始有西音。」待細君、解憂公主到烏孫時,更帶有宮廷樂班,烏孫也帶樂舞到長安訪問。解憂公主與翁歸靡所生長女弟史被送到長安學習漢樂5年,回來後,嫁給龜茲國王絳賓。《漢書·西域傳》記載: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絳賓與夫人漢外孫女弟史入漢朝賀,「王及夫人皆賜印綬,夫人號稱公主,賜以車騎、旗鼓、歌吹數十人」,加強了漢樂、烏孫樂、龜茲樂的相互交流。

匈奴人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遊牧部落,產生了不少的詩人、歌手,創造了各種樂器和樂曲,除斯布孜額(胡笳)、庫布孜是傳統樂器外,還創造了角、笛、琵琶、胡琴等樂器。據《漢書·西域傳》、《後漢書·五行志》及晉傅元《琵琶賦序》等史書記載,在漢朝時期,烏孫、匈奴人創造的角、笳、笛、琵琶、胡琴傳入了中原,同時中原的琴、箏、筑以及鐘、鼓等也傳到了烏孫和龜茲,這樣就極大地豐富了音樂的演奏技藝,促進了西域各國與中原地區音樂文化的繁榮。

西域都護府所轄的廣袤地區,既有傳統的草原文化,又出現了綠洲農耕文化和發達的商業。許多過著遊牧生活的民族開始了定居、半定居,大小城鎮在農耕區發展起來。專以樂舞為生計的一批民間藝人進入宮廷、府第、富宅,成為專業或半專業的樂師、舞孃,各地的民間藝術得到了蒐集、整理、規範、發展,甚至王侯、貴族都以能歌善舞為榮,許多音樂家本身就是統治者。

隨著西域音樂舞蹈的繁榮和發展,許多民間藝人開始尋找展現他們才能的市場。據新疆歷史學家谷包在《古代新疆的音樂舞蹈與古代社會》一書中講,「從南北朝到隋唐中間近五百年,隨著《龜茲樂》、《高昌樂》、《疏勒樂》、《于闐樂》、《伊州樂》和《悅般樂》的樂隊多次遷到內地,也有很多的歌唱家和作曲家遷到內地。」西域樂舞到中原地區的演出交流,也促進了中原音樂舞蹈的發展。北魏曾將以鼓、舞為主的《悅般樂》採納為宮廷伎樂。

據文學與歷史文獻考證,唐宋時代流行於中原的《大曲》均肇源於西域。唐代宮廷宴享的音樂稱作「燕樂」,它吸收了大量的西域樂舞。《西域圖志》音樂章:「隋設九部樂,而西涼、天竺、龜茲、疏勒、安國、康國,西域之樂,乃居其六。」「唐因隋舊,增高昌為十部,總名燕樂。」康居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一直都很密切。康居樂器樂舞於魏晉南北朝時傳入中原。唐代時,康居樂舞十分盛行,其中最受青睞的是「胡旋舞」。《樂府雜錄》:「胡旋舞,居一小團球子上舞,縱橫騰擲,而足終不離球上,其妙如此。」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其《胡旋女》一詩中寫道:「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搖轉蓬舞……胡旋女,出康居,徒勞東來萬里余。」詩中對康居的胡旋舞作了生動的描寫,反映了康居舞盛行於中原,以至朝廷上下「臣妾人人學圜轉」的情景和以舞為樂,以善舞為榮的風氣。除文字的記載外,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也有對胡旋舞的描繪。除「胡旋」之外,最著名的舞蹈還有「胡騰舞」、「柘枝舞」。無疑,用於舞蹈伴奏的音樂相似今哈薩克斯坦族稱作「奎依」的樂曲,從舞蹈的縱橫騰擲,時舒時快的節奏可以想像出樂曲的生動、配器的豐富,也說明被吸收為唐《大曲》的西域音樂那時已形成歌樂、舞樂、器樂於一體的形式了。

来源:新三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