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學教授在美國的生活(圖)

作者:何毓琦 發表:2010-11-29 09: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何毓琦

【作者簡介】

何毓琦(1934年–),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長期從事系統控制科學及工程應用研究,在最優控制、微分對策、團隊論、離散事件動態系統和智能系統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是動態系統現代控制理論的創導者之一。

生於上海,1949年(15歲)前往香港並在香港完成高中教育。1950年,被麻省理工錄取(16歲),並在1953年(19歲)拿到電子工程學位,1955年拿到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在Bendix Aviation工作三年之後,他進入哈佛大學攻讀博士,並於1961年拿到應用數學的博士學位,然後留校任教。1965年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2001年受聘清華講座教授。

一、自我介紹

今年(2007年)四月初,科學網請我來開博客。我的中文不好,雖然能聽能看,寫起來可要差多了,拼音也不會,沒有學過簡體字, 也不熟悉中文的文字處理軟體,所以主要用英文來寫。但是,我瞭解不是每個讀者都是科學家或英文通,所以我現在再用中文自我介紹一番,申明我的背景、立場、寫博客的宗旨。

我十五歲就離開祖國,成人教育(高三、本科、研究院) 都在國外念。但是小時侯,我也念過四書及古文觀止,所以看、講、聽還可以,不過中文寫作能力與英語一比,就有小巫見大巫之感。

1979年中美建交之後,我差不多每年回中國一次,目睹中國這二十八年的大進步。我想我對於中國的認識同一些西方的中國專家不同,可能更深刻一些。其次,我又親歷所謂的」美國的半世紀」(1950-2000),可以有一種不同於中國人對美的看法。再次,我容易講一些你們不便講的話,外來和尚的經容易聽一點。最後,我四十多年的科研經驗寫下來可能對年輕學者有些幫助,讓他們可以少走彎路。 這是我寫博客的幾個初衷。

我還要說明一下我寫博客的底線。我說的都是內心實話,我也不預備談政治。我歡迎反饋,但是我不會同你抬槓和爭論,一般情況下我沒有時間對每個反饋一一回覆。

我的博客已經寫了一個多月,學了到些什麼?好像二種文章受歡迎:

1. 美國生活感悟。美國有一個出名的廣播員Alistair Cooke,他是美籍英國人。從 1946年開始到2004年死前二個月,他每週廣播15分鐘」美國來信」(Letter From America),受全世界聽眾歡迎。我想模仿他的作風,當然文章不能同他比較,但是志於上者得於中,至少內容希望引起讀者興趣。

2. 學術教育心得。這是我每年來華和寫網文的主要貢獻,幫助下一代。我願意繼續寫這一類的文章。

最後,我要坦白承認我開始寫博客時的一個錯誤。我說我一個月最多寫一次博客,但是受到眾網友的支持與歡迎,自己的虛榮心上升,一個月寫了十幾篇,同時每天花很多時間在網上。這對於我的中文程度大有幫助,同時又增加了許多對中國的新認識。

二、哈佛 VS 麻省理工

我成年後的整個生活,幾乎都是在馬薩諸塞州的劍橋市度過的。

我從麻省理工獲得本科和碩士學位,從哈佛獲得博士學位,然後從1961年起一直在哈佛任教。這兩所學校相距不到兩英里,學生們可以互相選課,在一所學校學習獲得另一學校的學分。在科學技術領域,兩所學校開辦了很多聯合學位方向,研究人員也經常合作。然而,兩校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傳統方面有諸多差異,很值得對比研究。

麻省理工的規模要大得多,學生人數和課程也多得多,他們努力確保其畢業生能夠達到一個比較高的平均水平。從麻省理工畢業的人,肯定擁有某個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夠獨力學習新知識。麻省理工的每門課業都相當繁重,大小考試不斷。學生必須在這些考試測驗中表現優異才能獲得這門課的高分。

我記得1955年離開麻省理工投身企業界的時候,我對電子學和伺服系統的最新進展知道得很多,可以立即著手研究這些領域的前沿問題。然而我的第一任老闆也是個麻省理工博士,他派我去學習電子計算機,當時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我對計算機一無所知,但是在麻省理工的訓練使我完全能夠自學。因此我後來在數字和電子控制方面取得了三項專利,還寫出了我在這方面的第一篇論文。實際上,1958年我決定重返校園的時候,那家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來將我的發明產業化。

相反,哈佛大學的教育理念就更自由化一些。儘管哈佛學生要讀的書也很多,考試測驗卻很少。常見的情況是,一門課的成績完全由一篇期末論文或者一次期末考試來決定,甚至連博士資格考試也主要依靠一次三個小時的口頭答辯,而不是像麻省理工那樣既要通過複雜的書面考試又要通過答辯。(各系有權規定本係的資格考試細節,我這裡講的是總的情況。)簡而言之,麻省理工的教學目標是確保每個學生成為某個方面的專家,而哈佛採取了一種更」放任自流」的態度。如果某個學生有點小聰明又不太刻苦,只要選那些容易的課程,再找幾個不那麼嚴厲的導師,也能獲得博士學位,還有大把自由活動的時間供自己隨心所欲地支配。

因為我受中國傳統教育長大,又在麻省理工求學多年,我剛到哈佛的時候很不習慣,覺得他們的做法太古怪了,我經常奇怪某個學生怎麼連一些基本的東西都不懂,有時候我甚至質疑某個學生憑什麼得到哈佛的博士學位。但是天長日久,我開始改變看法,我開始發現這兩種精英培養理念、教育思路都有其可取之處和必要之處。麻省理工是批量生產,所以必須保證向社會輸出大批合格的畢業生,對學業的種種規定和嚴格的考試有助於確保其」產品」的質量。相比之下,哈佛的科學技術學科的規模要小得多,所以目標也不一樣。(哈佛的整個應用科學和工程學院只有麻省理工電子工程系三分之一那麼大。)哈佛的教育理念更加開放自由,它不打算同麻省理工競爭,也不打算覆蓋所有應用科學和工程技術學科。它鼓勵學生廣泛涉獵其它領域,到其它系去選課,比方說經濟系和哲學系。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希望它的學生享有獨立探索的自由,而不是投機取巧。大致說來,麻省理工設下了較高的產品平均質量標準,而且質量水平比較均勻,而哈佛也設下了較高的平均標準,但是畢業生的水平參差不齊,有的遠遠高於平均水平,有的則遠遠低於平均水平。這一點可以從哈佛與麻省理工的畢業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和孕育的高科技公司的數量對比上得到部分驗證—-儘管兩所學校在這兩方面都取得了傑出的成績,但是哈佛孕育了更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而麻省理工孕育了更多的高科技公司。

我這樣說,並不是為了證明其中一所學校的教育理念比另一所的更優越。這兩者都為偉大的國家所需要,而且這世上並沒有什麼所謂的最好的教育理念,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教育學生,從而使學生掌握獨立學習的能力,掌握提出問題而不僅僅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學都是私立學校,因此他們不受政府的教育政策的限制,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對象上擁有獨立自主權。早年我訪問中國的時候,常常抱怨中國教育和研究體制的條條框框太多,而且重數量不重質量。但是最近我開始意識到在發展中國家的過渡期,麻省理工的方法更有效,規章制度不嚴,就會天下大亂。當這個國家逐漸成熟,開始與世界接軌,向世界一流看齊的時候,將麻省理工與哈佛的理念結合在一起就很有必要了,當然這也要看各個學校的性質、規模和目標。

三、我是如何獲得我的終身職業的

1959年至1960年,我開始在哈佛學習,目標是做一篇有關控制和系統理論的博士論文。哈佛其實基本上沒有這個領域的專家。我之所以選擇了哈佛做研究生,是受了一本名叫《計算機控制工程》的小冊子的誘惑,這本小冊子正是由大名鼎鼎的Howard Aiken領導下的哈佛計算機實驗室撰寫的。(註:Howard Aiken通常被認為是電子計算機之父,1944至1955年之間他建造了Mark系列計算機。但是他關於計算機控制的觀點基本上是錯誤的。到50年代後期的時候,他差不多快要退休了,不怎麼搞研究了,但是仍然聲名顯赫。)

我很快發現,哈佛在控制領域做得並不出色,這個領域的一位年輕教授因為沒有拿到終身職位,正準備離開哈佛,而另外一位是講師,剛剛畢業不久,跟哈佛的合同是一年一簽,開設一門反饋控制課程。所以基本上沒人能指導我。

絕望中,我開始拚命讀當時發表的控制領域文獻,碰巧看到一篇R. E. Kalman和J. Bertram合寫的文章,關於Dead Beat Control 的問題。與這個問題相關的是一種叫做」Kalman-Bertram Condition」的狀態。我自己研究了這個問題以後,發現K-B狀態其實是一個線性代數中的線性無關性狀態。然後,我就把我的想法及其應用一起寫下來,作為對Kalman論文的發展投稿了。與此同時,我寫信給Kalman,請他提供更多的文獻資料。

當時,Kalman還不是很有名,(他那著名的Kalman濾波的論文一年以後才發表)。他很高興有人(而且是個研究生)仔細研究了他的工作,對他的工作懷有濃厚的興趣。他不但寄給我一些正在撰寫的論文的預印本,而且還把我對他工作的推進推薦給1960年召開的第一屆美國自動控制大會(AAC),讓我去做報告、發表論文。正是在這次大會上,我第一次見到了Kalman。談話中,他發現我真的徹底地研究了他的工作,而且實際上是當時很少的幾個真正認識到他的工作重要性的人之一。(註:當時幾乎所有控制方面的著名工作都在應用了Fourier與Laplace變換方法的所謂頻域領域。Kalman的方法則在動態系統上使用了時域和微分方程模型,這在當時是非常離經叛道的,主流觀點對此質疑很多。但是因為我還是個研究生,還沒被主流觀點洗腦,所以更容易吸收這些新想法。)Kalman還邀請我和他合寫了一篇文章,將動態系統中的線性無關性的想法大大拓展,提升為」可控制性」 (controllability)—-現在這已經是控制論中的一個基本概念了。這篇文章很快成為該領域的經典。此外,我的一個同學Stuart Dreyfus當時正在幫R. Bellman編程,我從他那裡得到了Bellman撰寫的Adaptive Control: A Guided Tour一書的預印本,因此能夠在其他人之前從中學到很多東西。這兩件事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能幫助我完成了博士論文,而且可以說我的事業由此起步。

在我上面提到的AAC大會上,我的論文收錄在Kalman擔任主席的會議中,而且他的那篇著名的獲德雷珀獎濾波論文也是在該會議上首次公開露面。作為主席和會議組織者,出於對其他演講者的禮貌及作為大會壓軸戲的考慮,他將他的論文放在會議的最後。這對我來說是很幸運的,因為不這樣的話,Kalman 演講後與其他幾個控制論專家長時間的辯論將會搞得觀眾心煩意亂(他的這篇論文當時被理解得不深,或根本沒被理解)。我是第三個演講者,在我之前的兩位演講者論文主題是傳統控制論,當時我還是一個還未完成畢業論文的不起眼的研究生。會議前我曾花了大量的時間準備並演練我的演講。因此,我這個晚輩學生的演講有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此外,我還預先準備了好幾個問題應對聽眾的提問,從而能夠對他們的問題給予簡潔而清晰的回答。這給包括很多頂尖學者在內的聽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當時並不知道,很多年之後我才知曉。)美國西北大學電子工程系主任Gordon Murphy就是當時的聽眾之一。他被我在大會上的表現所打動,隨後約見了哈佛的系主任,表示他想要聘請我這個他初次謀面的哈佛學生(他後來真的給了我一個非常正式的offer。)

同時,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參加系統控制領域的國家會議,大大開拓了我的視野,看清了我所在領域內正在發生的重要的革命。我決定寫一篇文章給哈佛的幾個教授闡述控制系統學科的地位,我認為哈佛應該認識到這個發展。這一系列幸運事件使哈佛對我這個平凡的研究生另眼相看,而且決定給我提供一個助理教授職位,讓我與簽署我畢業論文的講師一起工作。但是,當時進入航空航天領域阿波羅登月項目的工作前景使我十分心動,因為這一領域的工資要遠遠高於學術界。我是否應該選擇哈佛很難抉擇。出於一些說不清對錯的原因,我妻子建議我應該考慮留在學術界,後來我們認識到這個選擇其實是正確的。

當然,當一扇門為你開啟之後,剩下的還要取決於你的付出。當你做出了職業選擇之後,在接下來的五年中,你依然面臨著著激烈的全球性競爭。在哈佛,我和同事(簽署我論文的講師)一開始就清楚地知道這一點—-我們中至多一個人能留下來。這是一場誠實、友好但殘酷的競爭,我們現在仍然是很好的朋友。

我詳細描述了這一系列事件和抉擇是為了說明,運氣、準備、主動性、建議,以及當機會來臨時有能力抓住,在一個人的職業和生活中扮演了怎樣的作用。至少在美國,你有機會通過你自身的優點獲得提升,進行友好的競爭,做真實的自己,而不需要依靠關係,家庭出身,國籍或者耍花招。儘管中國當前存在種種弊病,但我對中國及時達到這一點充滿希望。

四、學術界的雜交與自立門戶

大多數美國一流大學都有這樣一個傳統,即反對雇佣自己剛畢業的學生。其理由是近親繁殖對於研究機構的」血統」沒有好處(這在生物學界已是眾所周知)。畢業生在回歸母校(如果有可能的話)之前,應該汲取不同的文化和思想。這樣他才能更好地為學校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樣地,研究機構應該擺脫傳統的固有思考方式,吸收外界的新鮮血液,以培育新的探索和突破。

然而在中國,現實似乎正好相反,教授們傾向於將自己最好的學生留在身邊。事實上,他們的想法是建立自己的門戶,成為開山鼻祖,身邊圍繞著一群忠實的門徒。這是武俠電影和小說的傳統。不過即使是在電影和小說裡,我們也會發現,真正的英雄經常不得不打破傳統,通過意外獲得別派的武功秘籍而成為絕頂高手。固守本派者不論本門功夫如何精湛,始終在小說裡充當配角。

另一方面,中國學術界的當前實踐卻頗有自己的道理。團隊內成員緊密團結在一起,傾向於用相同的方式思考和工作,互相庇護免受外來侵犯。這種安全感,這種得到周圍的人理解和支持的感覺,會讓人覺得很愜意。中國的家庭傳統觀念進一步加強了這種團結。在中國的學術體系內,在發表文章和申請基金的時候拉幫結派,是有諸多好處的。不肯這樣做的組織和個人只會損己不利人。因此,這種做法會不斷自我加強,具有自己的存在邏輯。用博弈論來說,這是又一次的囚徒困境。

在我看來,我們有理由提出這樣的疑問—-是否正是這種拒絕」雜交」的習慣造成了中國學術界創新的缺失?教育部是否應該下令每所大學都不應該僱用自己畢業未滿兩年的學生?

為了防止熟悉我過去50年學術生涯的人說我虛偽,我首先坦率地承認,哈佛大學在我1961年剛畢業的時候立即聘用了我,而我在清華大學的第一個博士生2006年一畢業也立即被清華大學聘用。這兩個例子雖然與我上面所說的相違背,但是它們絕對是例外,從後來的實際情況和事實來看是有道理的。我無需致歉。

哈佛各系是這樣任命教授的:系主任與系裡其他成員協商後,會任命一個委員會在特定的領域或學科裡尋找候選人。因而,是整個系而不是單個成員決定這一機構的組成和方向。這個委員會廣泛蒐集高質量的候選人,最後向系裡提交一份篩選過的候選人名單,以備最終投票。這個名單經過系裡挑選後會上報給學校,由校長任命的另一個委員會會對此作出裁決。在哈佛,這一委員會由校外的人員組成,由校長領導,擁有巨大的權力。

各系必須向這個特別委員會給出自己選擇的理由,特別委員會會向校長推薦,之後由校長單獨作最終的決定。因此,單個成員要想建立擁有多為終身教授(同時他們又是你自己的學生)的門派是極為困難的。擁有大項目的教授可能會用項目資金僱用研究助理和博士後,但是這些只是暫時性的短期合約,並非永久合同。一個真正有雄心的學者會利用這樣的短期合約來獲得經驗,將其作為墊腳石,但並不會滿足於待在這樣的位置上。

這就是哈佛和其他頂級研究型大學阻止近親繁殖並促進雜交的方式。1961年,在現代控制與系統研究發展的初期階段,我在哈佛做博士論文,我當時根本沒有導師。在我博士論文上簽字的是一位講師。但是,工程學院的系主任和另一位教授意識到了這是一個重要的新興領域,因此決定同時聘用我和那位在我論文上簽字的講師擔任助理教授。過去45年的記錄證明,他們這次打破常規的選擇是正確的。隨後的45年內,我沒有推薦過自己的任何一個學生擔任本係的終身教授。我所有的同事是在我的推薦下從校外招進來的。這並不是因為我自己的學生當中沒有傑出的候選者,而是因為我尊重這個傳統。事實上,許多我這個學科的學生都依靠他們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名望。

至於清華大學聘用我第一個清華博士生,我自己心裏是這樣認為的:這個學生本質上接受的是哈佛的教育。2001年到2006年間,我根據在哈佛的教義在清華教他,一週一次(有時一天一次)用E-Mail與他進行研究上的交流,與他合作撰寫論文和我的最新一本書,邀請他到哈佛長期訪問,安排他到多個美國高校訪問並作報告。因此,清華本質上聘請的是一個海歸的哈佛博士。這也正是我在清華工作的目的和責任—-向清華研究生課程注入新的思想和世界慣例。

因此我要重申,雜交是一種傳統,但並不是一個永遠不該被打破的鐵律。原則就是要能夠促進年輕學者創新和獨立的思考。

另外,為了管理大型研究項目,可以指定一位研究助理或高級研究助理擔任二把手,只要項目持續獲得資助就行。他們的合同期不定,如果資助終止了,二把手會提前一年得到合同終止的通知。這些助理在學術事件中責任少,權利小。他們有能力,但野心不大,樂於擔當這樣的職位。這樣的職位可以稱為」金字塔之外的職位」,發展的前景有限,但是在大牌教授的羽翼下會過得很舒服。

五、一個大學教授在美國的生活

除了在企業全職工作了三年,我的整個學術生涯都是在美國度過的。儘管我一直供職於一所大學,但是我在伯克利、得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倫敦帝國學院做過整學期的訪問學者,而且還對全世界無數學校和研究機構進行過短期訪問。因此,將我40餘年的經歷與中國讀者分享大概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當然,美國大學的種類很多,我將主要討論研究型大學。一些非常優秀的純教學院校則不在我的討論範圍之內,如馬薩諸塞州威廉姆鎮的威廉姆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和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斯沃特穆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最後,下面寫的都是我的個人經歷,請不要當作普遍情況或者真理。

在一流大學晉升主要通過兩種途徑。

第一,成為一名偉大的教師(僅僅優秀是不夠的)。也就是說,你能夠在教授常見本科課程(比如基礎經濟學、基礎物理、計算機入門等課程)的時候發揮創造性和組織能力。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從學術水平上講,一個系裡能夠教這種課的老師很多,你必須表現出超常的教學和創造力。另外,學校裡選課人數眾多的本科課程其實很少。我在哈佛待了40多年,經常看到非常優秀甚至近乎偉大的老師沒有拿到終身職位,不得不離開哈佛。(美國大學盛行一種制度,即所謂的」七年試用期」,在這七年裡,你要麼拿到終身職位,要麼走人。不遵守這」七年試用期」的學校會被列入美國大學教授聯合會的黑名單。)

另外一個晉級的途徑,當然就是搞研究了。教學基本上只是一個本地行為,而研究則是世界性的。對學校來說,一流的研究工作的」性價比」比教學要高得多,因此學校更看重研究。然而在一流大學裡,你的競爭對手是全世界的研究人員。比如在哈佛,在決定你是否能夠拿到終身教職的時候,學校會特意把你與世界上同領域的權威放在一起比較。

我是在1965年拿到哈佛的終身教授職位的,那之後的30年裡,我們系沒有授予任何一位系統科學領域的年輕教授終身職位。儘管哈佛校長和各系主任絕對不敢承認,我早早就意識到而且不斷地教導年輕同事們:」哈佛付你錢是為了讓你維護並不斷提高它的世界聲譽的,別的都是次要的。」 因此黃金法則一:盡早建立你的國際學術聲譽。

為了搞研究,你必須有經費、有學生。實際上,如果沒有經費,你根本不可能供得起學生。在美國,儘管有各類獎學金,大多數研究生還都依靠導師的科研經費支持著。一般一個研究生一年要花掉導師五萬美元。如果你的組裡一直保持五到六個研究生的話,你每年最低必須保證25萬美元左右的預算,而你必須和全美國的同領域科學家們競爭來爭取這些經費。你不用指望研究生的頭兩年能有什麼回報,博士生只有到了第三年第四年才開始出成績,所以導師在錄取研究生的時候是做出了很大投資的。我認識不少同事,跟我發誓賭咒再也不招中國學生了,因為他們來一兩年就跑掉了,要麼轉去一個更好的學校,要麼有了別的什麼機會。不錯,美國是一個自由的國家,從法律角度看,學生沒有義務必須讀完博士,但是從道德角度講,導師在你身上花了那麼多錢,你應該肩負起你的責任。然而,並不是所有中國學生都意識到這一點,這種行為對於後來想來美國讀書的中國學生來說等於是過河拆橋。

還有,一個一線大學教授至少要花25%的工作時間在編寫基金申請書、準備研究報告和撰寫論文上。因此黃金法則二:擅長寫作和演講,瞭解什麼是最前沿的課題,也就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當然了,如果你能開創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而且能夠說服全世界這就是最前沿的,那就更棒了,所謂」英雄造時事」。)

黃金法則一和黃金法則二意味著你必須讓全世界知道你是誰。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在優秀的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在學術會議上好好介紹你的研究。很多科學家以為搞科研是最最重要的,相比之下,寫論文和做報告不那麼重要。但是實際上,除非你提出了相對論或者搞定了人類基因圖譜,你的研究要跟成千上萬和你一樣聰明的人競爭。實際上,我個人認為,有個好想法,寫篇好文章和給個好報告是三項獨立的而且同等重要的工作。每一項工作要付出的艱苦努力都是完全不同的。要想做個好報告,僅僅從論文裡複製拷貝製作一套PPT是遠遠不夠的,對著論文照本宣科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本來才華橫溢的科學家做的報告慘不忍睹,令人不忍卒聽。實際上,一個好的報告應該能夠讓一般聽眾聽懂,同時又給專家同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統計數據表明,一篇普通的發表了的科技論文的讀者只有5位,其中還包括了論文的編輯和審稿人。但是,一次優秀的講座的聽眾可能多達數十人、數百人甚至數千人。大多數聽眾一個月後大概都不記得你講座的具體內容了,但是多年以後他們可能還會記得,你的那次講座非常成功。這種針對聽眾的講座能給你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目前,各種政府基金管理機構的官員參加大大小小的會議,主要就是為了瞭解最熱門的研究領域,發現那些值得資助的人。你給報告的時候他們很可能就坐在聽眾中間。那麼,讓你的報告清晰易懂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然而,我還是不斷地碰到很多研究出色的科學家在做報告的時候完全無視聽眾的存在,報告晦澀難懂,讓人覺得他非常傲慢無禮。我年輕的時候,如果聽不懂別人的報告,就怪自己無知;現在,如果我聽不懂一個人在說些什麼,我就怪那個作報告的人。讓報告清楚明白、不浪費我的時間是他的責任。我的座右銘是」完全可以讓任何人在任何特定時間內適當地明白任何事情。」

多年以來,投身學術研究意味著接受一種較為貧窮的生活方式,因為學校的工資低於工商業界,但是至少在科學技術領域,情況已經大為改觀。為工業界做諮詢可以大大增加你的收入,但是做諮詢的真正好處在於你處理的是一些實際問題,你經常會受到這些實際問題的啟發,轉向新的研究方向。而且你取得任何一點成績都會有一支」拉拉隊」自動為你歡呼加油。你根本不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說服別人你的工作很重要。你也不會鑽牛角尖,在一些沒人感興趣的問題上浪費時間。幾乎所有的美國大學都意識到諮詢的這一好處,允許教授每週一天時間用於諮詢工作。就我而言,我在整個學術生涯中都不斷地從事諮詢工作,而且我敢說我所有絕妙的研究想法都來源於某項諮詢工作,儘管一開始的時候,我對這項諮詢項目所知甚少。合適的諮詢工作會創造」三贏」的局面:客戶贏、學校贏、你也贏。

投身科研的另外一個次要好處是你可以借參加國際會議的機會周遊五湖四海。商業界的人出差,時間都很緊,基本上來去匆匆,沒什麼休閑的機會。但是研究人員出差,會前會後都能找出觀光的時間來。比起旅行的全部費用,你自費的部分是很少的。有本旅遊手冊叫做《有生之年必去的1000個地方》,我在40餘年的學術生涯裡,已經和我太太去了這1000個地方中的230個,還不算很多這本書沒有列出來的地方。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走千里路勝讀萬卷書。」旅行能夠讓你增長見識,而且在學術界你會和很多第一次見面的國際同行交上朋友,因為你們的研究興趣相投,所以能夠一見如故。他們是你最好的導遊。(有一次,我讓我的一個中國研究生招待一位南美同行,她回來以後非常興奮,告訴我說這個陌生人竟然能夠理解她的博士論文研究中的種種精妙之處,儘管他們來自兩個隔著千山萬水的不同國家,年齡相差很多而且以前從未謀面。)

至於研究的樂趣嘛,當你在數個月的艱苦工作後第一次有了不錯的發現,你會陷入幾秒鐘的狂喜—-全世界你是唯一一個認識這個真理的人。這樣的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你坐立不安,來回踱步,徹夜難眠,有時候甚至會高興到胃疼的地步。我沒有在商業界待過,不能百分之百肯定,但是我想這種發現的喜悅大概不亞於贏得一個大訂單或者在股市大有斬獲。要是我一年能享受一次這樣的喜悅,我就很滿足了。一個人回顧他的學術生涯,審查他一生撰寫發表的所有文章,也許只有 10%能夠經受時間的考驗。這和旅行很相似。你很高興去過很多地方,但是只有幾個地方讓你終身難忘。

最好的一點是,搞研究的人時間比較自由,基本上你可以自行安排。你是你自己的老闆。和普通商業界人士比起來,除了申請經費,你不得不做的無聊重複的工作要少很多。你可以在你真心喜歡的工作上投入差不多50%的時間和精力。我一直告誡我的學生,如果你50%的時間喜歡你正在做的工作,那麼這就是一個非常棒的工作!因為你喜歡你的工作,所以你會格外刻苦。節假日和平時沒有區別。一天工作20個小時、一週工作100個小時更是家常便飯。我已經這把年紀了,而且正式退休了,每天醒著的一半以上的時間還花在學術上。

六、一個美國教授的生活(續)

下面,我來談談美國教授普遍關注的幾個問題,因為很多中國學者正在努力攀登美國的學術金字塔,而更多的中國學生渴望得到這樣的機會。

1. 終身教授。

在中國這意味著終身職位或者鐵飯碗。在美國,這意味著無論你持何種政見,無論你對各種社會問題持何種態度,除非你所在的院系被解散,或者你犯下重罪,否則你將終身不會被解聘。如果你胸無大志,只想在餘生(被評上終身教授後)當一個普通的老師,那麼你也可以僅僅滿足於完成工作任務,或者像被人輕蔑地說成的那樣,」退休或者睡大覺了」。有相當一部分美國大學裡的一小部分教授屬於這一類。這樣做也無可非議,因為畢竟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世界著名科學家。但是,在一流大學或者渴望進入一流行列的大學中,院長和(或)系主任是無法容忍這種現象存在的。你被評為終身教授的原因在於,學校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你所做的貢獻遠超過常規的教學工作。學校期待你能申請到外部科研經費資助幾個研究生,或者發表論文、出版專著為系裡增光,或者開設全校範圍的通選課,成為一名極富創造力的教師,或者擅長並熱愛大學的行政工作。如果這幾點你全都做不到,那麼教務處有許多非正式的手段讓你的日子不好過,最後為了自尊你不得不辭職。

2. 申請科研基金經費。

以我40年的經驗而言,申請基金的競爭是相當公平的。如果申請書寫得不夠吸引人,研究計畫不夠嚴謹,」大牛」與無名小卒一樣會輕易地被拒掉。絕大多數項目評審都須經過」同行評議」。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等機構裡的項目官員要麼是受過高級訓練的出色的技術專家,要麼是學術休假期間臨時服務的科學家,或是決心加入政府的前科學家。國防部的項目官員對基金審批有更多的自主權,儘管如此,他們做決定時也會參考同行評議的意見。他們的存在同樣也幫助糾正了同行評議的一些錯誤。如果不是他們,著名的」卡爾曼濾波器」在1950年代末恐怕就會被」同行評議」斃掉了,最後它其實是受到美國空軍的資助。在以後的很多年裡,美國空軍一直拿這個例子作為證據,要求獲得更多經費支持基礎研究。

還有些研究項目需大量人員集體協作,針對性和導向性都很強,這樣的研究有可能獲得大筆基金資助。但是這經常會引發與大學的教學研究宗旨之間的衝突。儘管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大學可能會暫時容忍與大項目的衝突,但是大部分名校則會擔心這樣一來本末倒置了。他們的典型做法是,另外成立相關但是單獨的實體專做這個項目,而不讓其成為學校整體的一部分。大學裡的教授們可以擔任該研究所的顧問或者兼職研究員,但不能擔任所長或者進入管理層。麻省理工學院的林肯實驗室就是這方面最好的例子,它是冷戰時期為了應對跟國防有關的需求而設立的。

大學教授的學術研究也可能獲得工業界的資助,但是這類資助僅佔大學經費的一小部分。原因之一是工業界非常重視保守研究機密,排他性較強,而大學則提倡學術開放和出版自由。令大學頭疼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研究者和私有企業之間經濟利益的糾葛。因此,儘管教授可以有償擔任企業顧問,按照每週一天的標準為企業工作,然而,學校通常規定教授不能擔任企業管理層的職位。大體上來說,在像哈佛這樣的大學,教授的行為應該像」凱撒的妻子」一樣,無懈可擊,遠離任何可能的利益糾紛。清白的名聲和聲譽對於一所大學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對教授也是如此。

3. 支付研究生和院系開支的費用。

美國幾乎所有研究生的費用都是教授們支付的,至少科技領域是如此。每個研究生每年至少要花費大約5萬到6萬美元,有時在學生入學頭兩年,學校會設立獎學金或者助教崗位來資助學生。但是兩年之後,教授需要挑起所有的擔子。此外,院系還另外向教授們徵收人頭費來支付一般辦公用品、電話費、秘書工資等等。因此,即使你沒有帶研究生,你也需要間接承擔系裡的一般費用(我知道一些教授必須自己買粉筆的例子) 。

4. 教學工作和教科書的編寫。

如果你極擅長教學,又能寫出優秀的教科書,那麼即使不做研究,你也能在一所一流的大學生存下去。保羅•薩繆爾森,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第二位獲得者,以撰寫了出版史上最受歡迎的教科書而聞名,據稱該書的印刷量僅次於《聖經》。該書歷經無數次再版,事實上,當薩繆爾森已經老得懶得再更新的時候,就由繼任者更新再版。為了交所得稅,薩繆爾森還得專門成立一個信託機構來處理這本教科書帶來的版稅,多麼成功的作者啊!冒著自吹自擂的風險,我想說其實我也是系統控制科學領域最佳暢銷書的合著者(1969年我拿到終身教授職位後)。40年來,儘管該書沒有再版,仍然每年都能賣掉幾百冊,中文版和俄文版的銷售量則不詳。

5. 擔任行政職位。

美國大學裡儘管每個人都是她/他自己的老闆,但是研究機構仍然需要行政管理以保證平穩運行。與職權明晰的商業及政府機構的不同之處在於,大學教授都是終身制的,不會被開除。他們也不聽不是教授出身的行政領導的指揮。因而,在大學裡被聘為終身教授之後的另一條升遷之路就是走向行政崗位,這條道路的盡頭是最終成為大學校長。出身是教授,發表過論文,就意味著你懂得」教授的遊戲規則」。你的話會更有說服力。最後,任何組織都是由人組成的,良好的社交能有助於做成事情。跟擁有聰明的頭腦一樣,擅長這類管理技能的人也很受歡迎,會受到學校鼓勵。

簡而言之,得到終身教授的職位僅僅是學者生涯的第一步。而壓力則會一直與你相伴,直到退休,甚至退休之後。即使沒有別的壓力,僅僅你的自尊心就足以鞭策你奮鬥不止。畢竟,沒有人想被貼上」好漢不提當年勇」的標籤。學術界流行的笑話是這麼說的,」你的最高水平就是最近一篇論文」, 「像爬抹了油的竹竿一樣,為了待在原位你必須不停地往上爬,許多人都想拉你下來,因為他們都想要超過你。」普通大學教授的日子絕對不是玫瑰花鋪就的。美國教授的日子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舒坦。

来源:中國數字時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