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沖繩海域沉船之謎 與百慕大同緯度(組圖)

發表:2010-11-29 21: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黑潮暖流走向圖


出事海域

沖繩海域海底存在什麼樣的神秘引力?

2010年11月10日凌晨,隸屬於南京遠洋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的巴拿馬籍貨輪「南遠鑽石號」(英文名稱為「NASCO DIAMOND」)在沖繩海域沉沒,該輪裝載57000噸鎳礦石,從印度尼西亞港口出發駛向連雲港。同樣,13天前,一艘滿載43000噸鎳礦石的巴拿馬籍「建富星」號貨船也在此海域沉沒……事情發生後,很多人紛紛猜測這片海域究竟發生了什麼?是這片大海底下藏有什麼玄機?還是天氣不好,或操作有誤?還是船隻本身設計有問題?當一艘船出行前,船長都需要考慮哪些問題呢?眾說紛紜……

傳說這片海域確實很神秘

氣候與海底環境十分複雜

江蘇海事學院航海系主任汪龍生告訴記者,他自己曾經走過這條航線,當時的天氣等各方麵條件都比較好,航行很順利。他認為,通常來說,發生重大海難的原因是十分複雜的,比如惡劣的海上環境、所裝貨物的特性、船舶自身的狀況、突發事件的出現、應急情況的處置等等。不過,曾經擔任過遠洋船船長,現任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船舶與港口工程系副教授的吳漢才倒是坦言:這片海域傳說中確實有點「說不清」,傳說有一支艦隊曾在巴士海峽突然消失。

據介紹,沖繩海溝一線延伸到南海的主要通道為巴士海峽,是太平洋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線。海峽海底地形起伏變化甚大,主要是大陸坡,間有海嶺海溝,海檻深度在2400-2600米之間。「這裡屬熱帶季風氣候,季節交替比較明顯,1月平均氣溫18℃∼24℃,7月平均氣溫28℃。年降水量2000毫米,集中在6∼9月。巴士海峽是黑潮暖流流入南海和臺灣海峽的重要通道,而暖流的流速和溫度受季風影響而有季節變化。春、夏、秋三季,不同深層都出現與表層流相反的海流。海峽經常有熱帶風暴通過,給海峽和周圍地區的航道、漁業以及農業、建築物等造成巨大影響。」

吳漢才告訴記者,每年的這個季節,黑潮暖流就從赤道附近由東往西流,成順時針方向,「‘南遠鑽石號’的航線,是常規航線,大型船舶都這麼走,順流而下。不過,受季風影響,這片海域大風大浪頻率終年較高,11月和12月平均波高可達2.6∼3.2米,最大波高7∼9.5米。」

南遠鑽石號」可抗12級風

但實際天氣情況會比預報更糟

難道是因為海底黑潮暖流和氣候的影響,造成了這些沉船事故?但是作為一艘專業的運輸船,在正式運行前肯定會做各種測試,看船是否能抵抗海上的各種惡劣環境。

吳漢才介紹,船舶製造,不同的船開到什麼地方,各種指標要求也不一樣,根據航區劃分成4個類別,甲類船舶是環球遠洋的,乙類船舶是近洋航行的,丙類船舶只在沿海行駛,而丁類船舶僅限港灣,「‘南遠鑽石號’屬甲類船舶,一般像這樣類別的船舶,抗風都會達到12級左右……」

去年11月6日,「南遠鑽石號」總長189.99米,寬32.26米,高18米,註冊地為巴拿馬,是目前南京遠洋船隊規模中船齡最新、載重噸最大的船舶。根據南京遠洋公司網站信息顯示,去年12月8日,「南遠鑽石號」抵達美國新奧爾良港錨地,這是該輪出廠營運後的第一個航次。12月 9日,船舶完成入口手續和裝貨檢查。10日,3名PSCO(港口國監督檢查官)檢查了相關的船舶證書、船員證書,併進行應急消防設備、棄船等演練。船員們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檢查和演練,受到了檢查官的充分肯定。最終,檢查官完成了本次PSC/ISPS檢查,給船舶簽發了無缺陷報告。

如此看來,按照沖繩海域氣候,「南遠鑽石號」應該完全能夠「扛」住。但吳漢才搖頭說沒那麼簡單:「大家都有一種錯覺,我們平時說浪高3米,其實是統計1000個浪,選擇其中三分之一的大浪,取其平均值,得出結論浪高3米,但有可能最大的一個浪有300多米。風也一樣,按照一定的統計方式統計,平常講的多少級颱風、多少級風等,都不是最高值,也不是最高風力。」

所以船隻很有可能會遇到比天氣預報中大很多的風和浪。而且除了天氣,船隻本身的裝載情況也會導致船身頃刻傾覆。

「自由液面」是運輸船隻的剋星

萬一不幸碰到要學會「取捨」和把握航向

吳漢才說,船舶在海上航行一旦發現貨物表面形成「自由液面」,船舶可能在幾個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就會導致船舶傾覆沉沒,特別是在大風浪天氣。而此次「南遠鑽石號」裝載的鎳礦石在海運上更是被稱為「危險礦」。

為什麼會形成「自由液面」,據介紹,礦石在開採及儲運過程中需要經常淋水,以起到開採機器降溫和在儲運過程中消塵的目的。此外,由於很多貨物 (比如鎳礦石)通常被露天儲運,貨物本身亦具有吸水的特性,因此在潮濕的氣候下尤其是在雨季,貨物的含水量也會大幅度增加。同時貨物中的水分很難被排出,即使在太陽下暴晒,也只能是蒸發掉貨物表面的水分,排除貨物內部的水分需要很多的工作及時間。「印尼地區雨水豐富,鎳礦石的含水量基本都在30%以上,也就是說5萬噸的鎳礦石,約有1.5萬噸的水。」

對於國際海運航線而言,含水量較高的鎳礦石在長時間的顛簸中,上下層鎳礦石相互摩擦,下層會漸漸夯實,水分會往上滲,形成「自由液面」。這種情況下,如果船遇到風浪發生傾斜,貨物會在「自由液面」的作用下,向船傾斜的同一方向移位、坍塌,而「漂浮」在「自由液面」上方的散裝鎳礦石,會像泥石流一樣衝向貨艙傾斜方,加重傾斜角度,導致傾斜的船體迅速傾覆」。而5萬多噸的鎳礦石發生坍塌,其情形「就像山體滑坡」。吳漢才告訴記者,如果碰到「自由液面」,可以通過多種辦法來保持平衡,比如航向,如果船在風浪中往北走,右前方是東北風,那麼此時航向可以往西北方向調一點。他還透露,裝載這些「危險礦」時,裝載過程中就要採取措施降低風險;一是壓艙,即用壓路機將貨物壓實,避免其運載過程中發生移動;二是平艙,將貨物平鋪開,不要堆成小山狀;三是撒膠,裝一層貨物,鋪一層膠,讓礦石固定,但這種成本相對較高。」

裝貨完成後,要對含水量進行檢驗,檢驗分官方檢測和自檢。這位知情人士稱,一般來說船員自測更重要。「方法很土,但很實用,先稱一些礦石的重量,然後放在微波爐裡烘乾,再重新稱重,中間的重量差就是水分。可測出這批礦石的含水量。」吳漢才指出,航海就像「下圍棋」,一定要懂「有得有失」:「不要力求滿載,甚至超載,遇到特殊情況時,更要會取捨。」

專家也表示困惑

多套報警器為何同時失靈

在「南遠鑽石號」事件中,讓吳漢才倍覺蹊蹺的是,貨船上配備多套通訊聯絡系統,卻沒有一個發出求救信號,尤其不可思議的是「應急示位標」也找不到。吳漢才告訴記者,為了失事時能得到及時救援,船舶都有報警裝備,像遠洋航行的船舶報警裝置就更多了,「一般來說,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模式為衛星模式。「地球上有4顆海事衛星,太平洋、印度洋上各一顆,大西洋上有兩顆,這些都是同步衛星,行駛在這些海域的船舶失事後,直接就把信號發送到了衛星上;還有一種是極地衛星模式,‘極地衛星’系統是一個很小的裝置,跟私家車裡配置的滅火器差不多大小,就放在駕駛臺頂上或者掛在駕駛臺的任一邊。」

第二種模式為中高頻組合電臺,「其實就是相當於收音機的頻率,通過地面通訊系統發出求救信號。」

第三種模式則是甚高頻系統,用於呼叫周圍船舶,尋求救援,「理論上呼叫範圍為方圓25海浬,實際上可以達到方圓50海浬左右。」

而報警上,也分人工和自動,人工報警,吳漢才說每艘船上駕駛臺及電報房內都會有一個紅色按鈕,一旦遇到危險,船長或船員只需按住紅色按鈕6秒鐘左右,就可以發出求救信號,而自動報警,即「示位標」自動報警系統,是裝在駕駛臺外面的,一旦船舶沉沒,該裝置就會自動掉到海中,並自動發出報警信號。也就是說,即便遇到突發險情,船員無法發出報警信號,船舶自帶的自動報警系統也應該可以發出報警信號。

除此之外,吳漢才告訴記者,船上應該還有一個「SART尋位系統」,船舶失事以後,雷達屏幕96小時之內都會有個亮點,「這個亮點就是失事船舶的出事地點,為什麼說96小時呢,這主要是因為‘SART尋位系統’的電池,雖然保證泡在海水中48小時有電,但實際上都會比保證的時間持續長一倍左右。」

「飛機救援,或者其他救援,只要有雷達,這個亮點在最佳救援時間內都會顯示有亮點,但是我們在報導中看到都沒有提及這一點。」吳漢才對此也表示有點困惑。

「那是不是這些報警裝備都被閑置,不在工作狀態,工作人員經驗不足,疏忽了?」吳漢才搖頭,「這不太可能,‘人為因素’可能性不大,」他認為每艘船出航前,各項裝置及設備不僅中國海事局要查,國外海事局也要查,「如果不符合標準,或者不規範,相關部門都要重罰的,只有符合規定了,才可以出航。」至於有沒有可能這些設備都壞了,吳漢才笑了:「這種概率太小了。」

那麼,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種可能呢?吳漢才表示,浪太大了,船一下子側翻。但這次「南遠鑽石號」究竟遇到了多大一個浪,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這樣一個大浪,沒有人知道。

沖繩海域與百慕大在同一緯度

沖繩海域沉船事件,令人們不約而同地又想到了一個地方——百慕大魔鬼三角,這個位於大西洋上的百慕大群島、邁阿密(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和聖胡安 (波多黎各島)三點連線形成的三角地帶,多少年來一直是海上航行者的噩夢。後來,人們將經常發生危險且無法解釋的地帶都稱為百慕大。

然而,地球上為什麼會有百慕大存在?還有多少地方出現過百慕大效應?「南遠鑽石號」失事的海域也是其中一個百慕大嗎?這些出現過百慕大效應的地方冥冥中是否存在某種聯繫?

百慕大三角成因假說很多

16世紀初,著名航海家哥倫布在給西班牙國王的信中,對自己在1502年在百慕大的歷險這樣描述:「當時,浪濤翻捲,一連八九天,我兩眼看不見太陽和星辰……我這輩子見過各種風暴,可是從來沒遇到過時間這麼長、這麼狂烈的風暴。」哥倫布對在百慕大的遭遇的記載,是目前所見關於百慕大三角區奇異事件最早的資料。後來,越來越多的文字資料記載了百慕大的魔鬼行徑。在哥倫布之後的數百年間,在百慕大遭遇不幸的船隻已經超過百艘。關於百慕大形成的原因,也是眾說紛紜:

地磁說:有人認為,在百慕大三角出現的各種奇異事件中,羅盤失靈是最常發生的,可能和該地地磁異常有關。人們還注意到在百慕大三角海域失事的時間多在陰曆月初和月中,這是月球對地球潮汐作用最強的時候。一個科學團體認為,此處可能有一個巨大的隕石。這塊大隕石猶如一個大黑洞,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而在附近墨西哥半島上的貝里斯也曾經飛落過一個隕石。百慕大離貝里斯不遠,是否是受雙重影響也不得而知。

潛流說:也有學者認為,百慕大三角區的海底有一股不同於海面潮水湧動流向的潛流。當上下兩股潮流發生衝突時,就是海難產生的時候。

晴空湍流說:晴空湍流是一種極特殊的風。這種風產生於高空,當風速達到一定強度時,便會產生風向的角度改變的現象。這種突如其來的風速方向改變,常常又伴隨著次聲的出現,這又稱「氣穴」。航行的飛機碰上它便會激烈震顫。當然嚴重的時候,飛機就會被它撕得粉碎。

沼氣說:英國地質學家克雷奈爾教授認為:造成百慕大海域經常出現沉船或墜機事件的元凶是海底產生的巨大沼氣泡。在百慕大海底地層下面發現了一種由冰凍的水和沼氣混合而成的結晶體。當海底發生猛烈的地震活動時,被埋在地下的塊狀晶體被翻了出來,因外界壓力減輕,便會迅速氣化。大量的氣泡上升到水面,使海水密度降低,失去原來所具有的浮力。恰逢此時經過這裡的船隻,就會像石頭一樣沉入海底。如果此時正好有飛機經過,當沼氣遇到灼熱的飛機發動機,無疑會立即燃燒爆炸,飛機瞬間蕩然無存。

但也有一些專家學者對百慕大的「威力」提出質疑,江蘇一所海事學校的笪老師就說,「百慕大的神秘有可能是按照一些人的主觀臆測被有目的地誇大了。」「比如有一些船在失蹤前確實經過百慕大三角,但它具體的失蹤地點卻無法認定。但有人就認為輪船是在這裡失蹤的。」

「東方百慕大」成因並不神秘

笪老師說,「其實有一些海域的船隻失事率遠遠高於百慕大。」比如,中國的老鐵山水道。老鐵山水道介於遼東半島西南端老鐵山與廟島列島北端的北隍城島之間,允許航行水域寬度為5.5海浬,扼守著渤海咽喉,是環渤海各港口大型船舶進出的必經之路。從1994年至2005年間,這裡共發生等級較高的船舶碰撞事故15起,素有「東方百慕大」之稱。

但笪老師認為,老鐵山水道事故高發,並不神秘。他分析,這裡受季風影響明顯,冬季時海上偏北風風力時常超過6級並伴有大湧浪;夏季裡,水道常被大霧所籠罩,年平均霧天為44天。「風大、浪高、流急、霧多,來往船隻稍不注意,自然容易出事。」

笪老師說,從海圖上觀察,由於老鐵山水道過往及作業漁船較多,使得這僅有5.5海浬寬的水域通航環境相當複雜。關鍵的是,部分船舶在通過老鐵山水道時,船員們不遵循狹窄水道中「靠右行駛」的航海慣例,隨意航行在該水道的中央位置甚至左側,造成了該水域中形成了大量西向、東向行駛船舶相遇的局面,有時甚至導致嚴重的碰撞事故的發生。

此外,江西鄱陽湖西北老爺廟水域也有類似百慕大效應產生。1945年4月16日,2000多噸級的日本運輸船「神戶丸」行駛到這裡突然無聲無息地失蹤了,船上200餘人無一逃生。其後,日本海軍曾派人潛入湖中偵察,下水的人中除山下堤昭外,其他人員全部神秘失蹤。山下堤昭脫下潛水服後,精神恐懼,接著就精神失常了。

笪老師說,‘神戶丸’出事水域正處於地形的喇叭口當中,當冷空氣南下、吹偏北風時,由於湖面出口變小和風速加快,以致湖面上波濤洶湧。春夏季節,疾風和湖面與陸地之間的勢力差,又誘發了龍捲風,再加上幾股強大的水流在此交匯、紊亂異常,形成強烈旋轉的漩渦,造成船隻顛覆。」

陸地百慕大依然是個謎


美國愛達荷州的魔鬼公路

在陸地上,也出現過許多類似百慕大的情況,特別著名的就是「華沙百慕大」。

在波蘭首都華沙附近,有一個三角形的公路中心,在這裡發生的車禍難以計數。根據事後無數次檢驗,這些車禍都非路況、車況、氣候有問題。明明是風和日麗、視野極佳,司機一到「三角」路段就不由自主地精神恍惚,全身乏力,隨後失去了自製能力。更奇的是某些動植物也忌諱或特別喜愛這塊「三角」地。例如楓樹、柳樹、常青籐等在這裡生長特快,但蘋果、杏、櫻桃等果樹在這裡卻會生斑、枯萎。貓、蛇、螞蟻在這裡生活得很好,蜂蜜的產量比別處高30%;而牲畜不願在這裡逗留,這兒割的草送到奶牛嘴邊也因為索然無味而遭拒食。

另外在美國愛達荷州有一條州立公路,也經常出現恐怖的翻車事件,司機們都稱它是「愛達荷魔鬼三角地」。正常行駛的車輛一走進這個地帶,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突然被一股人們看不見的神秘力量扔到天上去,然後又被這股神秘的力量重重地摔到地面上,造成車毀人亡的慘痛事件。

「這段公路跟其他路段的公路沒有什麼區別,平坦又寬闊。為什麼車輛到了這裡就會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扔出去呢?目前無人能解釋清楚。」笪老師說。不過笪老師傾向一種說法,就是這些地方周圍應該是存在一些放射性礦物質,或者是各種放射性礦物質一起產生輻射干擾,而人腦一直沒有接觸過這種干擾,所以就會產生幻覺或沒有意識,從而導致車禍產生,但這一切都沒有人證實。

是機緣還是巧合?

兩大魔鬼三角都在北緯30度

但是,地球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百慕大?「南遠鑽石號」失事的那片沖繩海域,會不會也是一個「百慕大」呢?

笪老師說,「南遠鑽石號」出事時所選擇的航線,是從印尼到江蘇的連雲港,選擇沖繩海域,屬於比較安全的經濟航線。「因為該處海域屬於順流,在航行費用方面節省了許多,並且此處礁石很少。」

「在1980年9月8日,英國的一艘名為德拜夏爾號的船隻裝載著15萬噸鐵礦石,來到了距離日本沖繩海岸200海浬的地方。這艘相當於泰坦尼克號兩倍大小的巨輪,設計從頭到尾堪稱完美。然而,9月9日,德拜夏爾號及全體船員失蹤了。」笪老師說,日本有個魔鬼三角,當地漁民習慣稱之為龍三角,沖繩海域即屬其中。據介紹,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龍三角」接二連三出事。比如,1949年4月19日,黑潮丸1號商船連同23名船員失蹤。1952年6 月8日,儲福丸5號金槍魚打撈船連同29名船員消失。1955年7月26日,美國空軍F3B噴氣飛機與其基地失去了無線電聯繫,2名機組人員失蹤……

「龍三角和百慕大三角很有相似點,幾乎處於同一緯度,雖然經度不一樣,但它有點像兩個對應的點,剛開始,日本龍三角顯得默默無聞。但後來,這裡越來越多地吸引了人們的注意。許多人懷疑是複雜的海底環境造成這一現象。因為日本是島國,許多小島的島體在海底盤亙交錯,容易產生巨大的海底暗流,把船隻吸進去。還有,此地最深處是地球上最活躍的地震帶之一,海底火山爆發經常發生。巨大的颱風也是此處海域的一個特點。據介紹,龍三角的颱風可以在海面製造直徑320公里的大漩渦和18米高的大浪,它每年可以製造30起致命的風暴。」

那麼,為何北緯30度成為是非之地呢?笪老師回答,「地球是由七大板塊構成,這七大板塊其中六大板塊的交接地帶,都在北緯30度附近,板塊在地質歷史時期漂移的過程當中,有的俯衝,有的就被抬升,造成眾多奇異的地質景觀,這可能和許多無法解釋的現象有關。

還有一個駭人聽聞的觀點,西方科學家赫爾比格曾提出,地球在其46億年的歷程中,先後捕獲了4顆衛星,即4個月亮。前3顆由於在運行中離地球太近,最後都墜落了。墜落後形成了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其中兩顆碩大的月球都是落在北緯30度附近。

来源:現代快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