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學生」是一種什麼樣的教育

作者:楊攀峰 發表:2010-12-25 22: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7日,江蘇漣水縣一初中生因直呼班主任的名字,被班主任樊某拳腳踢,隨後樊某將學生帶到班裡,令65名學生排隊每人打該學生一個耳光。該班級學生證實此事,並表示班主任經常打學生,用木板打嘴或者掐眼皮等等。目前該老師已被停崗,學生家長已經報警。(12月24日 現代快報)

老師打學生古已有之,「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傳統教育思想就是佐證。「打」其實是很多老師訓誡學生的一張王牌,不僅老師如此,面對越來越殘酷的社會競爭,很多家長也認為,必須培養孩子從小就耐受挫折的心理素質,給孩子適當的「害怕」是應該的。想想在古代,先生打了學生,那也許被認為是學生的福祉。但是當媒體把老師打學生事件公開傳播的時候,其實就表明瞭這種教育方法的沒落和大眾輿論的批判眼光。執著「打」的教鞭教出來的是什麼樣的教育呢?

「打」是一個很惡劣的現象,你看社會上討薪被打、上訪被打、抗拆遷被打、城管打人等,但凡是打的情形,都是強權思維當道,平等理念靠邊。所以 「打」的實質就是優勢的一方以武力威逼弱勢的一方就範,這種優勢可能是權力,也可能越權,但總的來說這種「打」是毫無自由、平等而言。那麼老師打人為什麼在傳統觀念上為人們所接受呢?即這種「打」是為了教,是一種利好的建設性打。但是你想想這種「打」在本質上和「強權」打「弱勢」有什麼不同呢?憑藉權力和職業性質對需要用平和的方式處理的問題無法解決時,就「打」字當頭。用於執法環節就是知法違法,放在國際關係當中,這種行為叫單邊主義、霸權主義!

再想想,這種被認為是具有建設意義的打就沒有弊端?小學生、乃至初中生,可以說是心智還沒有成熟。這種「打」如果造就一時的順從,要不就是學生口服心不服,要不調教出來的就是不折不扣的奴性思維,打就好使,不打就是賴皮一張。而且這種棍棒政策中成長的孩子是不是會有一種強權陰影,即面對衝突和爭紛的時候,大打出手。而且據報導,中學生當中具有社會性質的打群架案件增多,是不是和我們的這種教育理念有關係呢?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教育的本質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試想,一個以「打人」為教鞭的老師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人。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具有民主、平等、自由意識的公民,尤其是當前社會矛盾衝突頻發的時期,我們需要的是能促進社會改良的建設者,而不是棍棒政策下教出來的強權至上的公民。這些人如果再當權的話,也許對社會有害而無益。而民主、平等、自由理念的傳輸要靠什麼?只有教育,因為學校教育伴隨了一個人從簡單認知到成熟的整個過程。而在整個社會改良的歷史進程中,這樣的例子很多,梁啟超師從康有為、毛澤東師從楊昌濟等,這些改良大家的成長,教育的引導功不可沒。當然現代教育更提倡平等理念,但是試想一個整日提著「棍棒」的老師惶惶不可終日的講平等,豈不是很好笑的一幕。傳授武功講求內功,同樣傳授思想要傳授者有「內核」。

到底該怎樣教育孩子,也許人各有道。但是我想「不准打罵」、「不准體罰」這樣的條文應該是有據可循的。近些年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的不斷嚴峻,有些地方、尤其是西部欠發達地區大規模的招考大學畢業生當老師,在政策歡欣人心的同時,我往往多一層憂慮,一代新人換舊人,他們會不會成為應試教育的「幫凶」,他們能否帶去真正的「內核」教育呢?在我的家鄉,從老一輩知識份子的口中經常聽說一位叫趙宗理的先師,聽說這位老師溫文爾雅,從不打罵學生,對於違反校規校紀的學生也不體罰,而是將其叫到辦公室,給學生倒上茶水,相對而坐,問及一些家庭情況,聊些其他話題,唯獨不說你的錯。然後就行了,結束了。就這樣,再調皮搗蛋的學生過一段時間後,總會發現自己什麼地方不合適,這樣學生就馬上開始反省自己。正因此,他的學生以後大多能靜思熟慮,處事泰然,成人成事,澤被一方。我想這才算是觸及了教育的「內核」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華龍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