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2020年成美國第三大少數族裔

發表:2011-02-14 01:4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份針對美國華裔社群進行研究的報告顛覆傳統單一的華裔形象,突出華裔社群的多元化,調查發現了華裔在美國的社會經濟地位存在兩級分化趨勢,華裔女性比男性在教育工作上表現更出色,華裔後代的教育回報率不同父輩高等現象。報告還提出「1.5代移民」新概念,即指非美國本土出生,但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的移民,在教育和就業上表現最成功。報告預測,由於華裔人口數量增長明顯,有望在2020年突破600萬,成為美國第三大少數族裔。

10日公布的《新世紀美國華人新面貌》報告,根據2009年美國社區調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及過去30年美國人口普查結果,首次解讀華裔群體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體現在祖籍、美國本土和非本土出生、移民年代、居住模式、公民身份、婚姻狀況等。目前華裔人口中,半數以上非美國本土出生,五分之三來自中國大陸,六分之一來自臺灣,十二分之一來自港澳地區,另有六分之一來自世界其他地區。臺灣華人擁有大學學歷(72%)和從事高端職業的比例最高;中國大陸和港澳華人在教育和就業上都呈現兩極分化狀態;中國大陸華人的參政積極性最低。

華裔的居住地也開始分散。很多華人已從傳統的中國城搬到郊區以及「亞洲城」,從紐約和加州搬到美國其他區域。現在包括波士頓和芝加哥在內的12個大城市都有大量華人居住。

華裔群體中兩極分化趨勢同樣明顯,尤其是職業和教育程度上。從薪水優厚的科研、醫療業、金融,到服務員和製造業工人,都有華裔的身影。

在受教育程度上,華裔也呈現兩極態勢。華裔擁有大學文憑的比例(51.8%)要明顯高過全美平均數(26.4%),但低學歷人數比例同樣顯著。美國華裔是僅次於印度裔擁有博士學位人數最多的群體。

華裔家庭中的代溝現象同樣值得注意。雖然華裔後代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工作收入未必比他們的父輩高。報告首次提出「1.5代移民」概念,認為應用延續的眼光解構移民身份,併發現非美國本土出生,但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的第「1.5代移民」在教育和就業上表現最成功。

這份報告是馬里蘭大學亞裔研究所主任品川(Larry Hajime Shinagawa)和美國華人全國委員主席薛海培關注美國華人和亞裔群體變化的初步研究。

報告指出,華裔人口數量增長明顯,有望在2020年突破600萬,成為美國第三大少數族裔。2009年的華裔人口已達360餘萬人,過去10年的增長率為33.3%。基於此增長速度,品川預測2010年的華裔人口可達到400萬左右,並很有可能在2020年突破600萬。薛海培指出,由於華裔是非常年輕的移民群體,預計未來十年將迎來一個生育高峰期。作為亞裔人口的主體,華裔將在2020年成為第三大少數族裔,僅次於拉丁裔和黑人。

雖然華裔群體在壯大,但很多權益並未得到保障,比如在薪資回報上。雖然華裔的平均年收入略高於全國平均值,但在教育水平同等情況下,還是比白人少5000美元到1.5萬美元左右。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華裔人口也比白人多。

華人權益得不到保障和長期脫離政治有關。那麼華裔族群的壯大是否意味著華裔參政和投票熱情隨之變高呢?品川認為,參政積極性和國籍和公民身份直接相關。他介紹,接近四分之三的華裔擁有美國國籍或公民身份,這意味這華裔選民人口也在增長;但聯邦政府長期忽視華裔導致這部分選民數據稀少,因此尚無法做出準確判斷。薛海培同時指出,香港和新加坡華裔的參政熱情非常高,而中國華人的參政積極性是所有華裔中最低的,他分析可能是中國缺乏公眾參政文化導致。另外,語言障礙以及對華裔的傳統歧視都是挫傷華裔參政熱情的原因。

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樣在改變華裔的分布,品川表示,直接影響是非法華裔移民銳減,同時出現移民回潮,大量美國華裔選擇回到中國。薛海培解釋,中國經濟發展使得選擇赴美投資移民的中國人數在迅速增長,另外留學生也呈現年輕化趨勢,高中留學生人數明顯增加。

来源:家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