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皇帝名命名的中藥——劉寄奴(圖)

發表:2011-03-27 21: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劉寄奴

劉寄奴本來是宋武帝劉裕的小名,為什麼又成了一味中藥名呢?原來傳說劉寄奴小時上山砍柴,見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負傷逃竄。第二天他又上山,卻隱隱約約從遠處傳來一陣陣搗藥聲,即隨聲尋去,只見草叢中有幾個青衣童子搗藥,便上前問道:「你們在這裡為誰搗藥?治什麼病呢?」童子說:「我王被寄奴射傷,故遣我們來採藥,搗爛敷在患處就好了。」寄奴一聽,便大吼到:「我就是劉寄奴,專來捉拿你們。」童子嚇得棄藥逃跑,寄奴便將其草藥和臼內搗成的藥漿一併拿回,用此藥給人治療,頗有奇效。後來,劉寄奴領兵打仗,凡遇到槍箭所傷之處,便把此藥搗碎,敷在傷口,很快癒合,甚為靈驗。但士兵們都不知道叫什麼藥,只知是劉寄奴射蛇得來的神仙藥草,所以就把它叫「劉寄奴」。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藥,一直流傳到現在。

茵陳

傳說華佗給一黃癆病人治病,苦無良藥,無法治癒。過了一段時間,華佗發現病人突然好了,急忙問他吃了什麼藥?他說吃了一種綠茵茵的野草。華佗一看是青蒿,便到地裡採集了一些,給其他黃癆病人試服,但試了幾次,均無效果。華佗又去問已痊癒的病人吃的是幾月的蒿子,他說三月裡的。華佗醒悟到,春三月陽氣上升,百草發芽,也許三月蒿子有藥力。第二年春天,華佗又採集了許多三月間的青蒿,給黃癆病人們服用,果然吃一個好一個,但過了三月青蒿卻又沒有功效了。為摸清青蒿的藥性,第三年,華佗又把根、莖、葉進行分類試驗。臨床實踐證明,只有幼嫩的莖葉可以入藥治病,並取名「茵陳」。這就是「華佗三試青蒿草「的傳說。他還編歌供後人借鑒:「三月茵陳四月蒿,傳於後人切記牢。三月茵陳治黃癆,四月青蒿當柴燒。」

仙鶴草

古時有兩個秀才進京趕考,途中路過一片沙灘地帶。時值炎夏,烈日當空,晒的他們汗流浹背,又渴又累。這時,一個秀才流出鼻血,另一個慌了手腳,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到哪裡去尋藥呢?他們急中生智,用土塊塞,用紙堵,但都無濟於事,血又從嘴裡流出來。正在這時,忽然看見一隻仙鶴嘴裡銜著一根草,慢慢從頭頂飛過來。他們想,如果我們也像仙鶴那樣,長個翅膀,趕快飛走多好呀!他倆用羨慕的口吻喊到:「仙鶴,仙鶴,慢慢飛呀,把你的翅膀借給我們用用,讓我們趕快飛出這個鬼地方!」誰知仙鶴被他們這一叫,嚇了一跳,把嘴一張,銜著的野草掉了下來。他們打趣地說:「翅膀借不下來,先拿野草潤潤嗓子吧。」流鼻血的秀才急忙把野草放在嘴裡嚼了起來,有了水分的滋潤,嗓子不幹了,口也不渴了,沒一會兒,鼻血也不流了。他們高興地急忙趕路。後來,他們都中了進士,當了七品縣官,就派人到山上找那種野草。經醫生辨認試驗,證明它確實有止血之功。為紀念送草藥的仙鶴,就把它取名叫「仙鶴草」。

當歸

相傳有個新婚青年要上山採藥,對妻子說三年回來,誰知一去,一年無信,二年無音,三年仍不見回來。媳婦因思念丈夫而憂鬱悲傷,得了氣血虧損的婦女病,後來只好改嫁。誰知後來她的丈夫又回來了。她對丈夫哭訴道:「三年當歸你不歸,片紙隻字也不回,如今我已錯嫁人,心如刀割真悔恨。」丈夫也懊悔自己沒有按時回來,遂把採集的草藥根拿去給媳婦治病,竟然治好了她的婦女病。從此,人們才知道這種草藥根,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是一種婦科良藥。為汲取「當歸不歸,嬌妻改嫁」的悲劇教訓,便把它叫「當歸」。

来源:網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