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可能未富先老未盛即衰 (圖)

作者:鐘偉 發表:2011-04-23 12: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長足增長,令人對其未來充滿信心,我也一度如此,但從奧運會之後,一種巨大的陰影逐步在內心瀰漫,使我陷入杞人憂天式的問題:吞噬資源的粗放增長、加速老齡化的人口以及過度污染的環境,使中國經濟是否有可能未盛即衰?

保障資源供給是經濟增長的命脈,「金磚四國」概念的提出、發展以及被認同的過程,很大程度上改寫著全球有限資源的分配版圖。如果以美國和歐元區經濟為一方,中國和印度經濟為另一方。我們不難看出目前美歐的GDP總量接近30萬億美元,人口接近7億。中印GDP總量約6萬億美元,人口超過25億。如果說歐美目前耗用著全球實體經濟資源的約一半,金融資源的約2/3應該不過分。如果中印不改善其增長質量,我們難以想像中國和印度人均GDP分別達到1.5萬美元和4000美元時,對全球資源的巨大需求。考慮到中印兩國迅猛的經濟增速,兩國實現經濟翻番僅需約8-10年的時間,技術進步難以顯著提升。因此,要麼歐美願意降低其對全球資源的佔用,要麼中印極其顯著地改善增長質量,否則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就不是再平衡的問題,而是是否可持續的重大挑戰。一般估計2020-2025年間,中國人均GDP超越1萬美元,經濟總量超越美國,但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技術創新強度等相當多的因素將對此構成制約。

人口問題同樣牽動著新興大國的敏感神經。聯合國 1956年 《人口老齡化及其經濟社會含義》給出了老齡化的定義,一是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7%以上,二是14歲及以下兒童人口佔總人口的30%以下,三是老少人口比例在30%以上,四是年齡中位數在30歲以上。一般把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7%或者60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10%作為老齡化社會的標誌。人口將同樣困擾著中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在1999年進入老齡化國家行列。當年65歲和60歲以上老人的佔比分別超過了7%和10%,14歲以下人口佔比僅22%。一般估計60歲以上人口佔比在2020和2030年將分別超過16%和22%,人口峰值則在2025-2030年之間出現約為14.5億的峰值,目前中國勞動人口總量已見頂並有所回落,下一次生育高峰何時出現仍然叵測。

把中國的人口老齡化放在全球背景下觀察,在可預見的未來20年,全球人口仍然將延續每12-15年增加10億人的速率,使得全球資源、環境和人口的關係日益惡化。自二戰以來,除日本之外,還沒有其他人口過億的國家跨越人均GDP1萬美元的門檻,巴西則剛剛接近這個門檻。如果以中國和日本做比較,日本進入老齡化社會是1970年,到1995年老年人口佔比翻番,期間社會保障支出則增加了25倍。中國目前的人口結構可能和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日本相似,但人均GDP和當時的日本則相差懸殊。種種跡象表明,和日本相比,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和供養許係數的上升更快,總和人口出生率更難提高。銀髮浪潮來得如此迅疾,以至於留給中國經濟增長轉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的斡旋時間已非常跼促。

其他一系列重大問題同樣可能令中國經濟陷入大麻煩,例如中國經濟目前儲蓄率高達52%,這是經濟高速增長和人口紅利共同造成的,能否善用這些豐年成果以應對未來?例如中國人均水、耕地、森林、草地等如此有限,能否善待自然生態使其不至於不可逆的惡化?這些都屬未知。資源、人口和環境很可能使中國經濟在未來10-15年間未富先老,未盛先衰。也許中國在未來10-15年人均GDP勉強達到日本目前的約1/3之後,便後繼乏力,並以比當年日本更快的速度下滑。

人類經濟增長是否有其極限?1968年的羅馬俱樂部認為有,大部分經濟學者認為沒有。中國經濟增長是否有其極限?大部分經濟學者認為中國經濟仍將維持30年左右的高速增長期,也許對「中國模式」的樂觀或許是過多地看到了輝煌,忽略了陰影。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一財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