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遙遠類星體現身 距地球129億光年(圖)

發表:2011-06-30 19: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遙遠的類星體(Quasar),距離地球129億光年,將其命名為ULAS J1120+0641,此為示意圖。(圖片來源:歐洲南天天文臺網站)

歐洲南天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ESO)的科學家最近發現迄今為止最遙遠的類星體(Quasar),距離地球129億光年,這也是到目前為止所發現的宇宙初期最明亮星體,將有助於科學家探索宇宙初期。

宇宙初期最亮、最遠的星體

據ESO網站報導,類星體是非常明亮的遙遠星系,據信由其中心的超大黑洞提供能量。類星體的亮度使它成為宇宙中的燈塔,或可協助科學家研究宇宙中第一批星體和星系形成時的年代。

這個剛被發現的類星體被命名為ULAS J1120+0641,在宇宙大爆炸7.7億年後、亦即在「再游離時代」(the era of reionisation)的末期被發現,它的光線行走129億光年才到達地球。

主導這項研究的天文學家華倫(Stephen Warren)表示:「這個類星體是宇宙初期的一個重要發現。它非常罕見,將可協助我們瞭解宇宙大爆炸幾億年後的超大黑洞如何形成。」

儘管科學家曾發現更遙遠的星體,但ULAS J1120+0641的亮度是那些星體的幾百倍。在亮度足夠、能讓科學家詳細研究的星體中,ULAS J1120+0641是最遙遠的一個。

科學家表示,他們花費了5年的時間才找到ULAS J1120+0641。因為這個類星體較亮,所以取得其光譜是可行的。此一技術使科學家得以獲知該類星體的更多訊息。

據觀測顯示,ULAS J1120+0641中心的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的20億倍。此一超大質量在宇宙大爆炸後不久出現,很難加以解釋。目前對超大黑洞的形成理論認為,此一緊密星體吸取周圍的物質,逐漸增加其質量。

上述研究發表於6月30日發行的《自然》(Nature)期刊。

宇宙初期的歷史

宇宙大爆炸發生於137億年前。在大爆炸約30萬年後,宇宙冷卻使電子和質子形成氫霧。這種黑暗氣體瀰漫整個宇宙,直到1億至1.5億年後有首批星體形成。這些星體的強烈紫外光將氫原子分離回電子和質子,慢慢地使氫霧清澈透明,也使宇宙逐漸透明,此一過程稱為「再游離」(reionisation)。此「再游離時代」出現在宇宙大爆炸後大約1.5億年至8億年。

来源: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