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智慧奧妙 正體字高於簡體字(組圖)

作者:張一靜 發表:2011-12-08 16: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6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點擊看大圖
中國五千年文明精華,都在正體中文字裡。圖為中國文字的內涵示意。(圖片來源:新紀元)

既然學習中文有益開發智能,能夠提高個人的競爭力,跟上全球中文熱的列車,但是目前中文分為「正體字」及「簡體字」,若是單純根據學習效能來看,究竟該學習哪一種為好呢?專家們的建議是,當然是學習「正體字」最好。為什麼?許多西方人學習中文是因為仰慕傳統的中華文化,專家們指出,燦爛的中國五千年文明精華,全都在正體中文字裡,甚至因此瞭解中華文化的核心──修煉文化,一窺宇宙、生命的真相堂奧。

作家鵠章在《正見網》發表〈中國文字、預言與神傳文化〉系列文章,文中就論及中國的文字一直有許多神奇現象,包括殷商帝王以文字與神溝通,顯示中國文字具有超越時空的能力與特質。清末民初出土的「甲骨文」,大約有十萬多片龜甲與獸骨,共計約五千多個字,這些文字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文字,擁有豐富內涵,具足所有表達情感、記述事物、傳遞抽象概念的能力。

商代中期出現在銅器上的「金文」(又稱鐘鼎文),字體有鑄有刻,鑄多於刻,而鑄字體必須先造出鏡像的反體字,這也顯示當時文字使用成熟與普遍。

古代帝王用文字與神溝通

鵠章認為,今天從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看來,許多現象令現代人費解。其一,這些刻在龜甲、獸骨、銅器、陶器、玉石上的大量文字都是祭祀、占卜的記錄,只用來記載「神」事,不記「人」事?為什麼不刻在竹簡、木冊上或書寫於皮革、布料上呢?

其二,文字擁有神祕的力量,出土文物顯示,殷帝王能以像形文字與天神、祖靈溝通。幾千年來中國文字蘊藏著形符、音韻、意象,一直與易理、陰陽、五行、讖緯、命理、預測、堪輿都息息相通,即使幾經轉變,仍不失其貫通著更大宇宙時空、更高級生命訊息的特性。

其三,這些現代出土的卜辭刻載的歷代殷商帝王,竟然與西漢時史家對商王系統的記錄差異甚少,顯示「傳說」絕非憑空而起,古代史家對歷史態度非常嚴謹,「傳說」隱藏著許多真實事跡。

一篇發表於二零零六年未來科學與文化大會的論文〈漢字與文化〉,作者何盈滿認為,漢字承傳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漢字不只是一個載體,也不僅是一種工具,在筆畫的組合中,見證了社會的動向、文化思潮,所以漢字筆畫當中就蘊藏著無盡的寶藏。

文章中以甲骨文中的「醫」字為例解釋,上古時代經常發生爭奪土地、資源的戰爭,士兵們常遭箭射傷,只要能夠醫治箭傷,從皮肉中取出箭頭的人,便是醫生。「醫」字中間的「矢」,表示射中皮肉裡的「箭」,外面的框是「鉤鉤」的意思,就是說用「鉤鉤」把「箭」取出來,這就是「醫治」或「醫生」。

在正體字的「醫」裡,「殳」在甲骨文中是「手拿著兵器」的意思。這裡是指「拿手術刀開刀」。「酉」在甲骨文中是「酒瓶」、「酒」,意指開刀時要用酒或酒精消毒、麻醉。歷史上有名的華陀幫關公「刮骨療傷」,當時華陀就是用「麻沸散」做麻醉劑,再割開皮肉刮掉骨頭上的箭毒,是一種先進的手術。

中國字演變至今,出現「正體」及「簡體」的分歧,普遍認為,簡體字會將中華文化最精髓的部分給簡掉了。

例如正體字的「藥」由「艸」和「樂」組成,分別指神農嘗百草治百病,以及「樂」是指琴、瑟等樂器,以「白」這種工具撥動琴弦。但簡體字的「藥」卻簡化為藥,使得「藥」字的原意盡失!

近年來隨著全球中文熱發燒,中共以強勢的政治力與外交手腕推銷簡化字,而正體字保存最完整的地區僅在臺灣,引來許多人憂心正體中文字將被邊緣化,進而逐漸消失。

但已有文字學者認為,表面上看來,正體字似乎處於劣勢,但正體字具有悠久文化傳承與藝術美感,時間將證明正體字所具有的優勢。


由於中文可以提高個人的智商或競爭力,全球正興起一股學習中文的熱潮。圖為遼寧瀋陽,一名五歲女孩正在讀四書。
(圖片來源:法新社)
 

正體字的貢獻 遠超過簡體字

據《中央社》報導,中國在世界推動簡化中文字不遺餘力,許多學習簡化字的外籍人士,為了書寫便利或是著眼中國龐大的市場經濟,不得不學習簡化字。

但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蔡信髮指出,在談正體、簡化字優劣前,必須先瞭解中國推動簡化字體的背景,中國政府於一九五六年,為了掃除文盲等需要,推出漢字簡化方案,不過中國政府現在大力推動簡化字,卻是政治力因素大於文化因素。

蔡信發說,中國推動漢字簡化的背景因素,現在已經不成立,推動簡化字,文盲依舊存在,而現代電腦科技,已能解決漢字輸入的問題,因此只要學會輸入法,學習正體字並不會比較困難,反而學習正體字形、結構,遠比學習簡化的符號還來得容易。

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許清雲說,正體字是藝術結晶,更是國寶,儘管中國政府大力推廣簡化字,但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個限度,民眾出現文化需求,更需要認識正體字。

許清雲說,古代流傳下來的石碑刻文、故宮墨寶都是以正體字書寫,中國大陸再怎麼改,也不可能把這些古蹟全部改成簡化字;中國民眾去名勝古蹟參觀,看不懂石碑刻文,去北京故宮參觀,卻看不懂墨寶,是「對不起自己的文化」,因此中國將會出現文化需求,民眾將反過頭來學習正體字。

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周鳳五指出,五四運動時,將中國的落後原因歸咎於漢字落後,中國推行簡化字運動就是這種錯誤思想的延續,以臺灣和香港為例,這兩個地方都不使用簡化字,但文盲比例卻遠低於中國大陸。

因此周鳳五認為,可以反過來思考:在普及教育、掃除文盲方面,正體字的貢獻遠超過簡化字。若依照這個邏輯,中國大陸應及早實行正體字。

来源:新紀元週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