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母親的榜樣 「偉大」二字當之無愧

發表:2012-05-13 13: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我國古代有一部專為各界知名婦女所做的人物傳記,名叫《列女傳》,又名《古列女傳》,著者是西漢劉向。

劉向的《列女傳》是我國最早的婦女人物傳記,分為《母儀》、《賢明》、《仁智》、《貞順》、《節義》、《辨通》、《劈孽》等七門,亦即七篇,七大類,共記載了一百零五名各類婦女的事跡。

隨著歷史的發展,後來又有人在《古列女傳》的基礎上,增寫了歷代知名婦女的人物傳記,名為《續列女傳》、《列女傳增廣》、《廣列女傳》等。起初,劉向所著《古列女傳》中的《母儀》篇,僅僅介紹了秦漢以前的文伯、孫叔敖、臧文仲、子發、孟軻、田稷子、芒卯、江乙、趙括、佛xi、如耳等十幾個人的母親的事跡。到後來的《廣列女傳》,則補充到近一百位母親的事跡。

《母儀》篇是《列女傳》一類的人物傳記中的重要篇目。《母儀》,即母親的榜樣。「母親」一詞,是針對子女而言,是指有子女的婦女。《母儀》篇實際上是專門介紹歷代良母教育子女的事跡。

一、古代母親的歷史功績

在古代社會,傳統的倫理觀念是男尊女卑,婦女地位低下。不論在社會上,還是在家庭裡,婦女都受到歧視。然而,人們在撫養教育子女時,卻充分肯定了母親的作用。

在古代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式下,生產方式決定家庭成員的自然分工是「男耕女織」,「男治外,女治內」,即男子在外耕種、務事,女子在家紡線織布、主持全部的日常家務。因此,撫養教育子女的責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母親的肩上,母親成為子女日常生活中的撫養、管理、教育者,子女的成長發展無不浸透著母親的辛勞和心血。

中國古代,家庭是以父子為中心,即是男子主宰一切,而女子則處於男子的從屬地位。所謂「在家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就是說,在家裡,女子依附於父親,出嫁以後,依附於丈夫;丈夫去世,則依附於兒子。婦女沒有獨立的人格。女子結婚,成為丈夫的附屬品,封建禮教要求婦女要「從一而終」;即或是丈夫去世了,要終守貞節。「好女不嫁二夫男」的社會輿論,迫使喪夫的婦女終身不再嫁。特別是已經有了子女的婦女,社會輿論對她們的壓力更大。當然,古代社會裏,喪夫的婦女守寡不再嫁,也有不是被迫的,而是把人生的希望全部寄託在子女身上,子女的成長成為她們全部的精神寄託。

在那時候,失去丈夫,孤兒寡母家庭,在社會上是受歧視的,有時也會受人欺壓的。許多寡母對此感到憤憤不平,唯一的出路是精心撫養、教育子女,把子女培養成才。她們為了有一天能有出頭之日,不怕艱難,任勞任怨,忍辱負重,受盡千辛萬苦,也要努力把子女培養成才。

在封建社會,婦女生活在社會生活中的最底層,她們受剝削、受壓迫,對於社會的不平有極為深刻的體驗和認識。社會生活的實踐,使廣大婦女獲得了許多傳統的優秀品質,形成了高尚的精神情操。廣大母親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都自覺不自覺地向子女傳弟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許多名人學者、名臣重將,諸如楚國宰相孫叔敖、大將子發,儒家學者孟軻,齊國宰相田稷子,西漢丞相翟方進,西晉政治家陶侃,唐朝詩人元稹,宋朝文學家歐陽修,思想家程顥、程頤,民族英雄岳飛,明朝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等,全都是由他們的母親一手培養長大成才、成名的。中國古代的母親為中華民族培養造就了一大批人才,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古人為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立傳,紀念她們,歌頌她們,要後人學習、效法她們,實在是理所應該的。

古代的母親在培養教育子女中,創造、積累了許多很好的經驗,至今仍有重要的學習、參考價值。

二、注重行為規範、道德品質教育

古代母親教育子女,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普遍重視行為規範、道德品質的教育,即重視做人的教育。並且把做人的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嚴格要求一抓到底,絕不遷就姑息放任自流。

誠實:孟柯小時候,看到東鄰殺豬,問母親東鄰殺豬做什麼。孟母隨口說:「殺豬給你吃肉。」說完,盂母自覺失言,為避免給兒子造成言而無信的不良影響,真的買肉給他吃。

謙虛謹慎:魯國文伯,小時盛氣凌人,每次放學回家,都有許多小朋友前呼後擁,有的幫他拿寶劍,有的幫他脫鞋,他故意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母親敬姜看到,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要他謙虛謹慎。

廉潔清白:在子女為官以後,母親們都特別注意教子廉潔清白。三國盂仁為監魚池官,自己結網打魚送給母親,母親嚴厲批評他。西晉陶侃為縣太守,憑藉職權送公家魚塘的醃魚給母親,母親拒收,並寫信批評他是給母親增添憂愁。唐李畬為官,車伕將祿米送其家,不但祿米多給,而且李畬還不付車費,其母發現,給予批評,把多給的祿米退回,並親付車費。唐朝中書令崔元緯母告誡兒子說:「兒子在外做官,如聽說生活貧困,是好消息;若聽說生活奢侈,則是壞消息。做官的如憑藉職權多吃多佔,跟盜竊一樣。做官不清白,愧對天地!」

剛直不阿:在封建社會為官,正直人常遭陷害。古代母親卻非常重視教育子女剛直不阿。春秋時楚國江乙為官,因正直遭陷害,其母親自到朝廷為兒子打抱不平。東漢範滂為官剛直不阿,身遭陷害入獄,屢遭折磨,但他始終不屈不撓。臨死時,母親對他說:「你這麼年輕就死去,母親怎不肝腸寸斷!可是,你剛直不阿美名傳千古,死而無憾!」宋朝王子文剛直不阿,遭陷害被罷官,看母親年事已高,伯母親知道真相經受不了打擊,故意說是自己辭掉官職。母親說:「你的事我全知道,不用瞞我。過去你父親因剛直不阿受陷害,今天懷又像你的父親那樣剛直不阿,我應感到為有這樣一個好兒子而高興,有什麼憂愁的呢!」北宋劉安定被封為諫,他不去上任,母親問為什麼?他說:「做諫官,就得要直言捐諫,很容易闖禍。母親年事已高,我怕母親為我受累。」母親卻勸他說:「諫官是天子之耳目,你立當有捐身報國的決心。將來一旦因直諫遭流放,到哪裡我都隨你去!」

秉公執法:唐朝鄭善果為官,每次斷案,母親都躲在帳後聽著,如執法公正,則和兒子坐在一起進食,談笑風生;如發現兒子斷案不公,則終日不食,嚴厲批評教育兒子。唐朝李景讓因部下有人違背他意願,將一人打死,其母得知,憤怒斥責兒子說:「你憑藉職權,濫用刑罰,妄殺無罪之人,太殘暴了!」當即令人用木杖打李景讓,以示懲戒。

克己自勵:春秋魯國文伯為官,回家見其母織布,很不高興,以為會讓眾人恥笑。其母教誨說:「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士之民響義,勞也。我之所以織布,是怕你忘記先人之業,怕你怠情。」唐朝鄭善果任江州刺史,其母仍舊晝夜紡線織布。鄭善果不解,對母親說:「兒為三品官,所得俸祿不少,你何必這樣自討苦吃呢?」聽兒子這樣一說,母親告誡他說:「你已年紀不小,我以為你已懂得天下的義理了,聽你這麼說「看來你並不懂;你的俸祿不應獨享,應賙濟窮困親朋。紡線織布,這是我們婦人的本分,自你父親歿世以後,我從不塗脂抹粉,生活儉樸,親朋有凶吉事,全都資助。我莊園的收入,也都賙濟窮困親朋。你應當像我這樣克己自勵呀!」

堅持正義:秦朝末年,王陵參加劉邦起義軍。項羽為迫使王陵投降楚軍,將王陵母做人質。王母看到劉邦的漢軍是正義之師,以死激勵兒子堅定地跟劉邦打天下,捨身教子堅持正義。漢朝御史大夫張湯,主持正義,好勝凌人,被丞相嚴青翟陷害入獄而自殺。其弟欲厚葬,母不允許,說:「湯兒為天子大臣,被人誣陷而死,為什麼還要厚葬?要簡葬,用牛車把棺木送走就可以了。」以此抗議邪惡。

忠貞愛國:東漢趙苞為遼西太守,其母親、妻子在赴遼西途中,被鮮卑人劫為人質,攜持進攻漢朝國土,要挾趙苞停止反抗。趙苞忠貞愛國,哭著對母親說:「我是母親的兒子,現在為國駐守邊疆,我忠孝不能兩全啊!」母親對兒子說:「你不能為救我而停止抗敵,要狠狠地打擊入侵之敵!過去王陵母為固其子忠於劉漢之志,伏劍自刎;我今天就死在鮮卑人的刀下,你也要保衛國土不受侵犯!」

三、講究教育方式方法

古代母親教育子女,都堅持嚴格要求的原則。在這個前提下,還注意講究教育方式方法。

創造良好環境,孟子小時候,家住墳地旁邊,盂子就學哭喪、埋人。孟母認為該居住環境不利盂子成長,遷居集市旁。孟子又學商人做買賣,盂母仍認為環境不好,又遷居學宮旁,盂子受到讀書人的影響,知書達禮,於是定居下來。

注意子女交友:漢朝南鄭泰瑛,其子交往的朋友,無一個是賢者,她嚴厲批評兒子,使其多結交賢人。三國時孟仁在去南陽求學時,其母為之做一大被,目的是和貧窮的求學者共蓋一被,以結交良友,受良好的影響。西晉陶侃,結識一良友陸逵。一次陸逵騎馬到家,探望陶母,陶母家貧如洗,無力招待,可他念及陸逵是兒子的摯友,想盡辦法熱情招待。把鋪下的稻草抽出餵馬,偷偷剪下頭髮賣掉,換來酒肉招待兒子的摯友。宋朝楊仲珍將朋友請到家中,其母在窗外聽他們說話後,對兒子說:「我看你的朋友,德才都不太好,這對你影響不好。」兒子聽了母親的教誨,結交了品德高尚的朋友。宋朝張奎母,在兒子請來朋友至家中時,在窗外聽他們談論些什麼。如談論做學問之事,則設宴款待;如果是嘻嘻哈哈不談正事,則不管他們吃飯。

勉子刻苦讀書:孟子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次,逃學回家,其母剪斷正在織著的布,告誡兒子說:「織布要一寸一尺地織,才能成為有用的東西。做學問也要像織布這樣,日積月累。你中途逃學,就和剪斷織布機上的布一樣,將來沒學問,成不了什麼有用之才。」東漢翟方進進京求學,無力交學費,其母也隨兒子至長安,晝夜紡線織布供兒子求學。魏晉時期皇甫謐,年20歲,不願讀書,整天東遊西蕩,嬸母教誨他說:「你這麼大,還不讀書求上進,你用什麼來寬慰我的心啊?我對你可沒少操心,可你為什麼就這麼不爭氣呢?」皇甫謐接受嬸母教導,刻苦讀書,成為著名學者;宋朝宋緩之母親自教其子讀書,他博通經史百家文章,為時人所崇尚,15歲召試中書,受到宋真宗器重,曾任兵部尚書。北齊王昭小時候好讀書,其母在書市看到一本好書,欲為子購書,家貧無錢,將手鐲賣掉,感嘆說:「我留著它,有何用,那如用它替兒子買書更有用處。」宋朝歐陽修,小時候家貧,買不起書本,母親用木棍在雪地上寫字,教兒子認字。元朝陳佑,年少好學,由於家貧買不起書,其母張氏剪下頭髮到書市換書給兒子讀。

對子女終身負責:古代母親不僅在孩子小時候重視教育,而且在子女長大成人,甚至做高官以後,仍舊儘自己的責任,嚴格要求子女。春秋時楚國大將子發,帶兵打仗,不能同兵士同甘共苦,生活特殊,不顧兵士死活,雖然打了大勝仗,其母仍不許他進家門。其母說:「你即或是打了勝仗,也是偶然取勝,作戰的實力在兵士,不能同兵士同甘共苦,你不是我的兒子。「子發承認錯誤,才放其回家。梁朝大將王僧辯母魏夫人,在兒子「年過四十」,「為三千人將」以後,仍嚴加管教兒子,在執行公務中稍有過失,母親還用枴杖打他。春秋時齊國宰相田稷子,為官三年退休回家,帶回數百兩黃金,其母認為錢來歷不明。經反覆盤問,田稷子承認是接受下屬之賄賂,母親非常生氣,斥責他不忠不孝,令其退回髒物。並到國王那裡去請罪。國王得知,讚揚田母深明大義,給予獎賞。

以情動情:繼母自古以來就難當。要使丈夫前妻留下來的孩子信任,聽從教導,必要真誠的愛這些孩子。古代有許多的繼母,深明義理,用真誠感化孩子,取得教育的主動權。看秋時齊國芒卯之後妻,有子三個,芒卯有子五個。這五個孩子均不愛繼母。繼母對親生的三個孩子說:「那兄弟五人,沒有母親,很可憐,你們不要與他們爭吃爭穿爭寵。」繼母偏疼他們,他們仍舊不愛繼母。不幸丈夫前妻的一個孩子違犯法令,要處死刑,繼母得知,心急如焚,東奔西忙,設法搭救。有人勸說:「既然那五個孩子不愛你,你何必如此為他們操勞?」繼母說:「繼母也是母親,為人母卻不真心愛其子,那叫什麼母親呀?假如我偏袒親生的孩子,而疏遠非親生孩子,那合乎義理嗎?」後來,此事被安厘王知道,深為此繼母精神感動,赦免其子的罪過。自此,五個孩子像對待生身母親那樣愛戴繼母。

齊國齊宣王時,有個人被殺害,據人揭發檢舉懷疑是兄弟二人所為。兄弟二人爭相承認是自己殺的,官吏不能判斷,問其母。其母說:「是小兒子殺的。」一般做母親的都是特別寵愛小兒子,這位母親為什麼要說是小兒子殺的人呢?官吏不解,問其母;其母說:「小兒子是我親生的,大兒子是丈夫前妻留下的。他父親死時,囑咐我要把大兒子照顧好。我既然已經答應了,就要信守諾言。如果殺了長子,救活了我親生的兒子,這是‘以私義廢公義’,是背言忘信,欺騙死去的丈夫,那我還有臉見人嗎!」繼母的義舉,感動齊宣王,宣布全都赦免不殺。從那以後,丈夫前妻之子倍加愛戴繼母。

中國古代的母親,在撫養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充分顯示出了中華民族廣大婦女的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情操。她們是在用自己的人格,精心造就子女,兢兢業業地傳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常說:偉大的母親。把「偉大」二字冠之以母親,她們是當之無愧的。因為她們用自己的心血造就了我們中華民族。她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原標題:古代母親的榜樣——《列女傳.母儀》篇)

来源:桂林市中小學德育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