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用來享受的

發表:2012-05-20 22:0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享受只能定格一瞬間,而經歷將伴隨你一生,讓你的一生都充滿無數的色彩。

哈佛大學教授斯蒂芬·傑·古爾德說:「人生不是用來享受的,而是用來經歷的。我們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義,直到我們即將與它告別。」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問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很多時候也因此感覺到迷茫,感覺到彷徨,似乎生命的道路很漫長,而想要的出路卻總是遙遙無期。太多的煩惱,太多的糾結時時困擾著我們,忘記了初衷,也忘記了生命意義。

也許在一開始時,我們就將人生的意義定位在了享受上。家庭背景、生活環境、社會地位等等因素促使我們去努力、去追求一些我們本以為很有價值的一切,等到一切都得到時,享受著成就所帶來的一切,覺得這就是人生,享受自己的成就是理所當然。在慾望的驅使下繼續著更多的追求,等到有一天要離開人世時,回頭看看走過的一生,才茫然發覺這一生碌碌無為,只是在忙碌與享受中虛度了。

人活著不是只為了享樂,人存在的最大價值在於被他人需要。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在同一家醫院的同一個病房裡住著兩個同樣患有絕症的病人。所不同的是,其中一個生活在農村,另一個就生活在醫院所在的城市裡。生活的城市裡的病人不時的有親屬、朋友、同事來探望,總是安慰他說讓他放心好好養病,一切事務他們都會處理好的。而生活在農村的這位病人,只有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守護著,他妻子也是十天半月來一次。而且每次來都嘮嘮叨叨的說半天,一會問要種地了該種什麼,一會問孩子說要跟別人去打工到底要不要去,一連串的瑣事都要她丈夫拿主意。幾個月過去後,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那位住在城市裡的病人終究在病魔的吞噬中死去了,而那位農民卻奇蹟般的活了下來。

為什麼會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結局呢?相比之下似乎覺得生活在城市裡的那位病人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較好,康復的機率應該比農民更高一些。事實上,生活在醫院的那位病人,在親屬、朋友、同事一聲聲的「你放心好好養病!」的寬慰中,潛意識中已經意識到他們不再需要自己,慢慢的自己活著的勇氣和戰勝病魔的信心也就被磨滅了,等待他的只能是在孤獨寂寞中接受死亡的宣判。而生活在農村的患者,在妻子大小的瑣事都需要自己定奪,妻子每一次徵求他意見的時候,也讓他在潛意識中覺得自己不可缺少,家人需要他這個頂樑柱。即使只是做主、拿主意這點小事也讓他有了求生的慾望,這種求生的慾望促使他戰勝了病魔奇蹟般的活了下來。生命給予人同樣的選擇,卻有著不同的結局。不僅僅是因為某些先天條件的具備,更是人的價值使然。

當一個人被別人需要的時候,就會在心底產生一種對自己價值的認同,有了這種存在的價值才會激發很多創造力和爆發力,從而實現真正的人生目標,這樣的人生才算是真正意思上的人生。真正的人生是在經歷中體現價值的,而不是在貪圖享樂的慾望中享受。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忽視其本質,而追求一些徒有虛名的東西,等到明白時追悔莫及。

當一個人感到有許多人需要自己時,不僅僅讓自己更有旺盛的精力去接受挑戰,也讓心裏覺得滿足,一種自我肯定的滿足。即使處在逆境,想到還有很多人需要自己去拯救,需要自己去負責時,再多的困難也願意去克服,是辛酸還是艱辛,內心總是充滿了希望。

人生不是用來享受的,享受只能定格一瞬間,而經歷將伴隨你一生,讓你的一生都充滿無數的色彩。不管經歷多少苦難與悲傷,至少屬於你的人生具有它與眾不同的色彩,認真經歷屬於自己的人生,也許這才是彌留之際最有價值的享受。

来源:我心依舊心情驛站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