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危機:優質生「暴走」留洋(組圖)

發表:2012-06-18 14: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優質生「暴走」留洋


高考依然熱鬧,但是卻已經顯露出危機。(記者賀涵甫攝)

高考中放棄報名、放棄志願填報和放棄報到現象日益突出

「上海兩所‘神一樣’的高中,大批學生在高考前已被國外大學錄取」、「有些班級考前居然只剩下幾個人還在上課」……高考剛結束,幾條微博卻又引發人們對目前國內高考制度的熱議,「優質生源早已被預訂,國內大學招收到的到底是什麼層次的學生?」

數據顯示,最近4年來,全國高考人數減少140萬,而高考中放棄報名、放棄志願填報和放棄報考現象也日益突出。「這些數字的背後,是對國內現行教育體制和大學教學的無奈」,教育專家熊丙奇一針見血。

高考前夜:

玩IPAD讀小說

「當進入高中的第一刻,我就抱定了必須走出去的信念。我可不希望人生最黃金的四年在迷茫和蹉跎中度過」,手握康奈爾大學錄取通知書的90後男孩徐博仁說著,臉上卻透露出一絲與年齡不相稱的成熟。高考前一天,當同學們還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戰」輾轉反側時,徐博仁正拿著他的IPAD躺在床上閱讀英語小說。

6月7日,星期四,今天考的第一門是語文。一早,徐博仁便趕到了位於上海市中心的延安中學考場門口,等待著和自己寒窗三年的高中同學。

記者發現,除了送考的家長,與徐博仁一樣的同齡人也不在少數。仔細一問才明白,原來他們或被國內名校保送,或被國外大學錄取,都是同學們眼中的「牛人」。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考生開始不把高考當做升學的唯一通道,以往「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情形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用上海一所市重點中學資深高三班主任錢斌的話來說,高考的吸引力在「不斷減弱」,這些跳過高考的學生在學校裡都有一個共同的稱謂——「不考族」。

「不考族」:日趨龐大的群體

正如錢斌所說的那樣,近年來,「不考族」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大。以上海為例,當地幾所傳統意義上的名牌高中,其應屆高三畢業班中,近半數的學生都在高考前已經明確了自己的去向。

在以外語教學見長的上外附中,學校今年219名即將畢業的學生中,有80多名學生已經獲得國外高校的錄取通知書,80多人被保送,只剩下不到40人要繼續參加高考。記者瞭解到,上外附中往年畢業生去向,三成出國留學、三成保送直升,剩下接近四成的學生參加高考。而在今年,出國的人數明顯增加。

而另一所名校復旦附中的情況也非常類似。該校本屆畢業生400人,高考前確定出國的有103人,佔26%,另有162人被保送,各高校預錄取135人。而在近期的微博上,有人甚至將這兩所學校稱為「神一樣的學校」。

復旦附中副校長吳堅表示,高三學生選擇去讀洋大學很早就有,只是原來僅存在於個別學生。直至最近幾年,參加洋高考、去國外讀本科漸成風氣,「這種現像在一些優質高中尤為突出」。

專業從事高中生出國培訓的業內人士孫敬濤告訴記者,他們公司近幾年一直在分析選擇出國的高中生,「我們製作了一條曲線,發現前幾年的都是比較平穩的,直到2007年,人數突然呈現井噴式增長」。

記者調查後發現,高三學生放棄高考選擇留洋規模日益擴大並非上海一地。有消息說,武漢一所重點中學一個年級有接近40人拿到美國高校的錄取通知,集體放棄高考。

中國教育研究機構日前發布的《2012年高招報告》中,近4年來,全國高考人數下降了140萬人,高考呈現出「三放棄」的態勢,即放棄報名、放棄填報志願和放棄錄取報到。數據顯示,2008年是全國高考人數的峰值,達到創記錄的1050萬人,此後開始逐年遞減,1020萬、946萬、933萬,直到今年的900萬。

跟風派:用留學避高考得不償失

不過,有不少普通高中的高三任課老師告訴記者,在浩浩蕩蕩的高中生留洋大軍中,也有是跟風的,或者對通過高考考上好學校沒有信心的,才走上留學這條曲線救國的途徑。

記者以學生家長的名義到一家上海的留學中介瞭解詳情,該中介負責人稱,只要孩子想出國,即便成績再差也可以保證申請到國外大學,但前提是一切要根據他們的要求來做。記者隨後詢問具體價格,僅語言預科學習,半年就要花費7萬多元。這名負責人也承認,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從孩子出生起就打在了每個家長的心上,「孩子經歷的每個階段都不能落下。看著身邊朋友的孩子都出國了,自然就要不惜代價把孩子送出去」。

澳大利亞商貿委員會負責人閻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因為高考成績不理想就草率出國,「如果語言不達標,還得耽擱一年,得不償失」。閻軍說,澳大利亞歡迎中國的優秀學子,但對於那些自身條件不過硬,或者把出國用來逃避高考的學生,澳大利亞高校只會不斷提高門檻。

「洋大學」掐尖:國內高校優秀生源的流失

而對國內的高校來說,其實真正的威脅還是尖子生越來越多地離開。有些已經被國內名校提前錄取的尖子生,一旦收到國外大學的offer,就會放棄國內錄取。「這背後折射出中國整個教育體系的危機」,復旦大學招生辦主任丁光宏坦承,國外大學「掐尖」成功,也就意味著國內高校優秀生源的隱性流失。

在上海某名牌高中,選擇出國學生的幾乎都有高考一本分數線以上的實力。已收到10餘所美國大學錄取通知的崔琰接受採訪時正在上網查找旅遊的信息,過幾天,她還要去考個駕照。「高考前已經知道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趁著這段時間多學一點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或者出去開開眼界」。

學生痛陳:「國內教育理念完全顛倒」

隨著中學生出國人數的上升,出國的渠道也越來越多。除了出國中介、名牌高中的國際部之外,還有專門從高一入學就開始將學生往洋高考方向培養的辦學機構。在上海,上師大附屬劍橋國際學院就屬於其中一例。

高考前,該校總共有200人的高三年級中,有12人同時被牛津大學錄取,創下了牛津大學有史以來在中國同一所學校同一屆學生中錄取人數新記錄。在已有的4屆畢業生中,100%被國外正規大學錄取,其中有81名畢業生被世界排名前10位的頂尖高校錄取,255名畢業生被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學錄取。

已經手握美國萊斯大學錄取通知書的90後女孩韓佳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難掩興奮之情,「與國內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這裡不需要重複做題,也不需要經常為考試犯愁。如同朋友一樣的外教,讓我們自己發現問題,而不是像國內高中那樣逼著死記硬背」。

利用課餘時間,韓佳穎在繁忙的高三階段還能組織起一個cosplay社團。上師大劍橋國際學院的老師告訴記者,學校裡像韓佳穎這樣的學生還有很多,「全面發展是我們培養學生的一個大方向,這也是國外高校所青睞的類型」。

韓佳穎說,國外高校更看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獨立思辨性,以及個人的愛好和特長,特別是高中階段有沒有參加過社會實踐活動等,「就比如從報考SAT,到體檢、辦理簽證,都是我自己完成的」。韓佳穎笑著對記者說,自己從初中起就抱定只要條件允許就一定要出去讀大學的願望,「國內的教育理念是中小學該玩的時候不玩,到大學真正該努力的時候卻開始放鬆了,整個都顛倒了」。

專家解析:折射出對國內教育的失望

統計顯示,目前,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僅每年支出的學費、生活費為所在國做出的「貢獻」——美國290億元、澳大利亞900億元、英國200億元。

高昂的費用,但家長和學生依然樂此不疲,甚至願意為此拒絕國內名校拋來的橄欖枝。「這是一種理念上的差別」,上海師範大學教育領域教授吳遵民表示,高考過分強調分數對學生的評價,導致中小學校不得不將考試分數視為「最高指標」,有些還與教工的獎懲掛鉤,「直接後果便是我們的孩子從小缺失人格教育,不懂得如何培養獨立的思想。分數,耗盡了學生所有的精力」。

丁光宏則認為,高考的實質就是「各地考試部門把考生按照分數從高到低排序,然後像發牌一樣發給學校。必須承認,這種方式可以在目前環境下保證相對公平,但作為錄取的雙方,考生和學校卻都失去了本該屬於自己的選擇權」。

教育專家熊丙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更是預測,只要我國高校的辦學質量沒有切實提高,教育制度沒有真正改革,中學生放棄高考、選擇留洋的群體只可能越來越龐大,「雖然目前正在進行一些諸如自主招生等有益的嘗試,但收效並不明顯」。熊丙奇說,逐年遞增的出國人數背後,折射出的是學生和家長對國內教育的失望和不信任,「如果越來越多的孩子放棄高考,這對中國的教育究竟意味著什麼?這種現象應當引起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

来源:廣州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