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三論

發表:2012-08-01 12: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有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兒童音樂家最多,兒童畫家其次,而兒童攝影家從來沒有出現過?個人之見,依賴形式的程度不同而已。音樂可彈可唱,繪畫可席地而就,而攝影對形式的仰仗是其他不可比擬的。所以在「攝影術」(注意是「術」)「發明」(注意是「發明」)的早期,攝影師是被當成技術工人的。關於攝影是什麼的問題這裡不討論。回到剛才的問題,由於攝影極度仰仗器材,而兒童缺乏足夠的能力駕馭器材,所以兒童攝影家?沒有聽說過。四歲小孩都能開挖掘機,所以技術上不是問題,但對於玻璃所折射出的扭曲世界,他們是無法理解的。扭曲自有其含義,而天真正直善良的他們無從分辨區別。
    
不要和我說什麼國外的狗屁兒童狗仔隊,那不是攝影,那和阿貓阿狗掛著相機隨機拍照沒有區別。也不要說什麼國外某個拾荒的自己做了個相機拍下很多帶有魔幻色彩的不清不楚的照片,這照片本身形式就大於內容,也逃不出形式主義的怪圈。這判定很簡單,給他一個好相機,如果作品突然失去光輝,那這個人也不過是個形式主義者。所以我個人是討厭lomo的,如果只是表達態度…那過期膠捲到底表達的是你的態度還是膠卷生產商的態度還是存放膠卷的冰櫃的態度?好比從來沒有人說我用黑色鏡頭代表我內向,我用銀色鏡頭代表我外向,我用過期膠卷就能體現我的態度?這不扯淡麼!
    
似乎走的有點遠了,寫這文章本來的目的是想給眾人解毒,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鏡頭,而不是一再追逐更大更威猛的炮筒。這不是猛男大賽,要靠長粗大取勝。雖然有人是把鏡頭當成自己長在臉上的生殖器,對著妹子意淫。另外一支則是扎進去故紙堆,妄圖能挖掘出一款世界上有且僅有一隻的鏡頭,而且正好在他手上,而且最好是個三流小廠生產的,還必須是歐洲廠商,國別越浪漫越好,可以繼續吹噓,重要的是……人無我有,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這能說是對的麼……?
    
     第一論。
     關於鏡頭的神化和神化的破滅。
     中國古話說得好,「蓋棺定論」,人沒死,不能妄加評論,指不定臨死前幹一件驚天動地或者毀天滅地的事情出來。鏡頭也一樣,隨著技術的發展,任何鏡頭技術都會落伍。當然,對於已經不再生產的品種而言,我們還是可以稍微談一下「最好的鏡頭」這個概念。要切記,這絕對不是一個普適的概念。以後如果看到有人討論nikon最好的鏡頭是哪一隻的時候,大可一笑而過,這就類似 「針尖上能坐多少個天使」一樣,毫無疑義。畢竟,「最好」這個定義太抽象了,而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完全不同。你不能指望一個拍攝野生動物的人會稱讚58/1.2,也不要指望一個日本AV攝影師對400/2.8讚不絕口。
     這一部分的目的,是希望能在日後,不要看到某人吹噓鏡頭就流口水,一定要記住,這些大都是虛言,當成娛樂看看可以,包括以前網路流傳很廣的一些「尼康夜之眼」拍攝的照片,實際上是Leica的那只,我還在flickr上看到過出處……當真你就是2B了(我沒說寫這些文章的人是傻子!)。尤其是歐洲小廠和法國電影鏡頭,更是要十二分的留心。
    
     可以明確的說35mm焦段如此吃香,有且僅有一個原因,紀實人文。如果沒有這頂光環,他不會這麼紅,也更加不會有那麼多人,時不時的有意無意的,顯露一下自己用的是35mm鏡頭(其實我也用35mm鏡頭…但這很無奈)。彷彿35這兩個數字有某種魔力,只要沾上了,裝逼犯的身份立時凸現。Leica+35mm,那好比一隻腳踏在了馬格南的門檻上……但是打算往外走還是往裡走?很多寫文章的人已經都不好意思吹噓35mm鏡頭了,好比小資已經不好意思再談村上春樹,一個道理。

     而50mm鏡頭就類似問最近看什麼書的時候,回答「隨便看看」這麼個概念。
     至於那些焦段畸形的鏡頭,要記住,一定,必定,只可能是——妥協的產物。作為一種商品,能夠有效利用前人數據和現有資料是絕對真理,沒有特殊原因,不可能生產47mm焦段的鏡頭(Pextax不好意思你中槍了)。15mm/F8這個號稱「神之眼」的鏡頭,雖然消滅了變形,但邊緣失光極其嚴重,而且光圈不可調,後鏡組幾乎緊貼膠片。只不過權衡利弊,還是值得而已,但這樣能說是一隻「最好」的鏡頭麼?
     尼康的58/1.2為什麼會是58mm的焦段…妥協的產物。他們家28/1.4重的發瘋,這也是對雙重CRC和77mm口徑(?)的妥協。
     網上流傳很廣的那個「七劍」的文章,我個人的觀點已經說過了,看看就好,千萬不要把它貼到自己blog裡,會被人恥笑的。狗仔隊寫文章寫得越八卦越說明他敬業,但是你把八卦當真,那只能證明你是個白痴…負責任的說,如果禁止你在任何地方宣揚你拍攝照片所使用的鏡頭名稱,一週之內你就會放棄那7只鏡頭。就是人無我有,因此得意一下而已。所以作者介紹的鏡頭裡沒有大路貨,也是暗示自己品味高雅而已。何況……原文是沒有配圖的,沒有圖!沒有樣張!那還看個P啊…中文本就玄妙,沒圖的玩藝你敢信麼…作者本是自娛,被他娛樂不划算。
    
     再往下說一點,關於小廠鏡頭,要注意幾個區別,他的小,是專攻特種領域的小,還是簡單就是「廠子小」。前者要慎重,後者你可以無視。我知道可能有人跳出來舉一兩個小廠出天才的故事,但那幾款鏡頭根本不流通,看不到的龍就是沒有龍,不用掛念。
     一個反面教材就是施坦海爾鏡頭(Steinhell)。不吹噓怎麼賣錢,但不講原則的扯淡就有點過分了。這個鏡頭,外觀象斑馬,鍍膜掉渣渣,成像質量中規中矩,有什麼值得吹捧的我就不明白了…大概原因就是使用肖特廠的非環保玻璃,所以有了吹噓的資本。且看某人「這隻鏡頭的鏡片由於使用了稀土材料,使得在高光比下亮部和暗部的細節表現驚人,這點跟天價的電影鏡頭是一致的」——這不是買個比亞迪F3然後貼Toyota車標的幹活麼!你覺得1000塊的鏡頭和十萬塊的鏡頭之間的鴻溝,就這麼一句話被填平了?怎麼可能…笑話!
     這又引出另外一個謬論,鏡頭對於高光比下細節的保留是否有幫助。我想說:1、亞當斯用白頭拍攝的照片比多數人用天價的電影鏡頭拍攝的細節豐富的多2、這個謠言出自於早期白頭由於多層玻璃帶來的眩光和光暈,這種光暈嚴重影響了暗部細節。就現代鏡頭而言,此差別已經可以忽略3、一本講述曝光的好書更加值得購買4、電影細節的豐富依靠的是人工光源的營造,你當鏡頭萬能啊…
    
     想起個笑話,有個傻子,扛著大畫幅機器進山,然後在一個高光比或者是大霧+黑色山林的環境下要拍照,「此時我認識到只有XXX鏡頭能應付這種環境,於是我使用XXX鏡頭…拍下了那張照片。沖洗出來之後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高光沒有死白,暗部細節清楚……」後面的我沒看,我光顧著笑了……而且我沒有看到照片…
    
     關於稀土玻璃鏡頭,倒是有個公認,6X9折疊機,拍攝風景鏡頭最好的,當推弗倫達Bessa 2型配的APO Lanthar。這個可以說最好,但限定條件很多:6X9,折疊機,拍風景。如果你有一隻,攝影家協會你可以橫著走。當然…這機器如果我沒有記錯,好像不能近攝,而且萬萬不可拿去IKEA拍照,光圈有點小呢…另外,很多轉載來轉載去的文章中,都有這麼一句話「現在日本確善能並購福倫達後也生產標紅綠藍三色環的號稱APO Lanthar的鏡頭,但其採用材料是不能和德國福倫達當年的APO Lanthar相提並論的」。這個相提並論是單就材料而言,如果從鏡頭數據來看,現代鏡頭必定,毫無疑問的,戰勝古典鏡頭(就算拿18-55出去比)

     如果想玩老鏡頭,把握這麼一個原則即可——以二戰為分水嶺,二戰之前的最好只用於收藏,二戰之後的可以考慮日常使用,不會碰到太大的問題(僅針對膠片,不考慮數碼)。包括成像質量,鏡頭功能,大抵上不會離譜的。
    
     如果問我「喜歡」哪只鏡頭,我還是推薦Leica的50/1.0。能完美傳達有如宮崎駿的《螢火蟲之墓》一般淡淡憂傷的鏡頭,不激烈,不生硬,乾淨、清透、純真。相比尼康的58/1.2匠氣十足,死硬呆板,佳能的夢之眼拍出來睡意朦朧,模模糊糊。
     但如果說讓用這支鏡頭,駕馭不了,肯定鏡頭帶著腦袋走。人要有自知之明。而且這個鏡頭因為追求最大光圈的成像,在F2的解析度反而還不如nikkor 55/1.2…所以鏡頭必定是妥協的產物。不要相信樣張和論壇上「銳利銳利」的叫喊。尼康自稱「最好的鏡頭之一」的MF35/1.4,邊緣色散和適馬的18-200頭有的一拼。這是其它把鏡頭當寶貝炫耀的人不會告訴你的,那種靠鏡頭抬身價的人,當然不會說實情…我倒是已經無所謂了……破罐子破摔。
    
     德味這種東西,應該和油潤放在一起說,德味必定油潤,而油潤的未必有德味。比較統一的說法是暗部發藍,至於是刻意不矯正色差,還是鏡頭老化的緣故就不知道了。反正傳說各種鏡頭都偏色,而且偏的就是特色…不偏色反而總被批評成色彩太清淡…據說大姑媽黃色表現好,瑪米亞綠色表現好,紅色藍色紫色也能各自佔據一方陣地…
    
     油潤和散景,根本原因就是球差的校正方式,是不完全/完全/過校正三種。這個可以用數據說話,具體可以參考此篇文章,這裡不再轉述了:
     ——「通常採用完全矯正方式的85/1.4鏡頭在虛像中心雖然具有"核",但在邊緣出現光暈(Halo),與背景過渡不夠柔和。相反,限定版鏡頭的不同在於光斑邊緣過渡柔和,由此可以預計它的背景虛化效果將很好。」
    http://www3.xitek.com/xitek-lab/minolta85f14.htm
    
     同時此文也指出「極力減少徑向玄光(Sagittal flare)以及在焦平面附近形成的玄光,在焦平面內獲得鮮明而高反差的影像。」——換句話說,就是我上文提到的,反差低下是緣自眩光,實際上鍍膜是解決此問題的最主要方法。當然也可以減少鏡片數量……總之不要相信高反差源於好鏡頭,在能買到的在產鏡頭中,在正常環境下,此種區別是可以忽略的。
    
     鏡頭,和古龍提到的的百曉生《兵器譜》一樣,第一名是誰?天機老人的天機棍。這個有兩重意思,一、棍乃百兵之祖,二、從來沒有人見過。所謂最好的鏡頭,也就是這樣。有空研究鏡頭,不如相信自己。更不要研究那些在產的鏡頭,縱然小鋼炮每代之間都有差異,但這差異,完全沒有討論的必要呢…

有人在攝影時只關心鏡頭
有人以為狗頭能靠技術彌補
有人亦步亦趨,在無忌等地方毒發身亡。
有人堅守定焦陣地到最後又繞回去了…
有人不斷追求更好的鏡頭,依靠器材提升自己,最後也不過而爾。
那鏡頭對於攝影到底重要不重要?

有大師有全套的鏡頭
有大師只用一隻鏡頭
有人說要多拍
有人說要珍惜快門
有人說你靠的不夠近
有人說不要打攪拍攝對象
這都該聽誰的阿?

有人說碧玉刀是尼康最好的鏡頭
有人把小頭九吹得神乎其神
有人大放厥詞說XX鏡頭對焦手感如同船槳划破春水,嘖嘖嘖!!
世界上最好的一隻鏡頭是?
德味是什麼。
油潤的散景(bokeh)真的可以用數字來說話。

其實相機本身並不具有魔力,有無窮能量的是鏡頭。
故有鏡頭三論。

第二論。
關於用什麼鏡頭和聽誰的話的問題。

正如我們一般都強調標頭最接近人眼的視角。但是,人眼的視角到底是多少度,我指雙眼。一般人的極限同時追蹤左右兩側目標,大概在120度左右,這包含了眼球的偏轉帶來的視角補償。作為一個遊戲玩家,我們知道,FPS遊戲中人的FOV(視角)一般是90度,而標準鏡頭的視角大約是……50度。 所以標準鏡頭的概念,按照目前通用的說法,是指一隻視角接近50度的鏡頭,135片幅為50mm,120 的6X6片幅…75mm~85mm,6X7是90mm,6X9是105mm。4X5則是180mm。當然,半格機器也會相應減小為20mm。
也有人提出在實際上,人眼由於視網膜是一個凹面,如果將之接受到的畫面平展開來,那麼實際上它將是一個廣角鏡頭,只是由於不斷自動聚焦而使得我們只關注其中的一部分,並且擁有幾乎無限大的景深而已。但50度的視角確實最接近人們的觀察習慣。而在某些藥物的作用下,人的視力可以得到異常的提升。基於光學結構不會發生如此大的改變,那麼這種變化就類似於縮小CCD面積來改變等效焦距一樣。
扯遠了,我們言歸正傳。

Part.1
有沒有必須某種鏡頭採能拍下的瞬間,以現在的科技水平而言?
撇開某些特種領域不談,比如X射線攝影用鏡頭,答案毋庸置疑也是肯定的。不論是需要極大景深的微距攝影所要求的極小光圈,還是用來哄騙mm的糖水片所要求的長焦大炮。要記住每一個鏡頭都是為了某一種目的而設計出來的,有些時候我們不得不藉助鏡頭來達到自己的拍攝目的。

我們是不是有必要拍下所有的,各種的,瞬間?
沒有必要。我們應該慶幸自己不是XX社的記者,無需從各個角度「全面、客觀、真實」的記錄事件。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從自己方便的角度,按照自己的喜好拍下照片。至於優劣的討論可以放在最後,但不是面對事件。
當然我們不應該妄圖讓隨機和不確定掌握自己,正如某些人推崇的盲拍一樣,盲拍不會增加照片的紀實性價值,它只是影響被拍攝者的態度,而且在建築攝影等領域是毫無意義的。打個比方,用杓子或者直接用手來享用手抓飯,雖然後者更加正統,但這種對於規矩的遵循對於吃到嘴裡的飯而言到底能帶來多大的變化,我依然持保留意見。就一般情況而言,沒有差別(特殊情況指《將太的壽司》那種漫畫裡…)
對手段的追求不是目的。這是攝影師從最初的「技術工人」的身份脫離出來的最重要原因,個人認為,沒有之一。我無意貶低技術工人對於手段精益求精的追求,但攝影不應將手段作為目的,換句話說,不論是把移軸鏡頭用的出神入化,還是拿著200/1.8指哪打哪,這依然沒有脫離一個技術工人的範疇。只能說,也是一種追求,但追求方向不同,對於這樣的追求,欣賞的人比較少。

我們需要怎樣的鏡頭來拍攝這世界?
一個笑話問,為什麼日本攝影師偏好廣角?因為地方小,而且日本妹子腿短…其實不只是笑話,這確實是有道理的。雖然我不否認用200/1.8在室內也能拍出精彩的照片,但也太不順手了吧!

——關於通過用彆扭的方式拍攝照片的態度,沒有意義。回到正題,一隻鏡頭又能適應室內,又能通過透視讓腿看著長,這只能說明鏡頭適合這個環境。這就是我們需要的鏡頭,說白一點就是一個能滿足你拍攝主題要求的鏡頭。這是基於實際的,而不是基於想像。不要想像說「我會需要一個長焦鏡頭」,你怎麼知道你會?或者「為了拍攝下我所有能遇到的場景,我需要從14mm到200mm的全焦段鏡頭」。其實,你真的會碰到一個必須14mm才能拍攝下的場景麼?或者我再追問一句,24mm行不行?24mm也勉強可以的話,28mm行不行?
如此這般追問下去就會發現,很多抱著這種念頭的人根本不理解為什麼必須是14mm。再重複一下之前的言論,除去新聞記者為了多角度的展示和抓取稍縱即逝的機會之外,我們多數人並不會碰到14mm鏡頭不可的環境,或者不用14mm就只能乾瞪眼的時候。換句話說,他們不得不承認自己也許只是需要焦段本身,而不是這個焦段「如何扭曲並反映世界」的方式。這就是一個標準的器材愛好者。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也許會有人回答 「廣角拍攝的更好看」。那麼我們同樣繼續追問,用24mm就拍不好看麼?顯然這種情況在多數時候是不會出現的,如果用24mm就會導致「不好看」或者「不那麼好看」,這不是焦段的問題,而是攝影師的問題。
我們也會碰到說「我需要更加有衝擊力的視角」。那麼問題是你為什麼需要有衝擊力……?除了廣告攝影單純追求吸引眼球的行為可以接受外,其他對於衝擊力的追求,個人都是不大讚同的。如同特種部隊訓練吃飯,如何在3分鐘內吃完,答案是用手抓。然而稍微有些智商的人都能理解,要用手抓是因為需要快,用手吃飯不是目的,而只是方法。衝擊力只是表達的一種方法,而不是目的。如果說「單純」以更有衝擊力為目的…咳,我不是嘲笑瑪格南愛好者,但在這點上多數瑪格南愛好者還不如時尚攝影師…

所以一隻鏡頭還是多隻鏡頭,一個焦段還是全焦段的問題。答案其實很簡單,夠用就行。也沒有必要對新人說,你用標頭可以鍛練水平,不知道有多少菜鳥傻乎乎拿著50/1.4+DX畫幅或者35/1.8G這種組合拍遍了祖國河山,然後每每總覺得不夠廣,或者不夠長。可是咬牙一想,這是鍛練,是磨難,拍多了我就水平提高了,於是繼續堅持——你傻子啊!標頭不會給你帶來任何便利,除了便宜。這就是單純的磨難,不是鍛練!
只有器材來適合人,沒有人去適合器材的。有且僅有我覺得50mm的焦段我用著舒服,我才有繼續使用的必要。從來沒有說我終於能駕馭這個鏡頭了,你當馴馬呢?無數次看到有人說「這個鏡頭我還駕馭不好,需要練習」。練習個P,趕快賣掉!這樣還不如50mm換35mm換85mm換28mm這樣,至少這種不停換鏡頭的人還懂得,尋找一把稱手的劍,比適應一把劍更聰明。以為七劍人人都能用啊…一般人只能用來**。
標頭比變焦或者廣角/長焦,能鍛練人,是因為人懶惰。如果廣角輕鬆能拍攝出效果,我們就懶得思考構圖。如果膠片比數碼便宜又方便,我看大家就會珍惜數碼相機的快門,覺得數碼相機能鍛練人了。殊不知,這都是惰性。最有種的人能自己克服惰性,而不假外力。正如有人說過,如果只給你12次按下快門的機會,你使用數碼相機也會一樣的用心。


Part 2.關於大師語錄
網上很喜歡轉載的一篇攝影大師語錄,很多人mark,認真讀的沒有幾個,因為沒幾個人思考過,如果他們說的矛盾,該聽誰的。到底是一口氣按下N次快門,還是能不拍就不拍?這樣互相矛盾,到底有沒有「普適」的參考價值,注意我說「普適」。
又或者我們應該偷偷的拍,蹲低一點拍,還是站高一點拍。離遠一點,還是湊近一點?荒木說構圖不重要,你相信麼?至少我不相信。
「我最渴望的就是要抓住正展現在我眼前的某種情勢的全部本質,我深信只要一張照片就夠了」多麼像大師應該說的話——布列松這傢伙明明一口氣拍N張…
我想說的是,我們需要從思考的過程中學習,而不是從結果中學習。這和學習解數學題一樣,誰要看你最後X=1還是2啊!我要知道為什麼X等於1而不是2。這種跳過過程,空餘結果的言論到底有多少實際意義呢……於是去看傳記吧!不要偷懶。

從這句話談起—— 「拍不到就不拍」。
多數人都希望能儘可能記錄下自己看到的各種,好的或者醜陋的畫面,然而萬能鏡頭並不存在,所以有時我們沒有辦法。想到以前那個寫七劍(?)還是混瑪格南的某人,講自己有一次看到大師拍攝用一隻28mm很吃力,退後到不能再退也拍不下,於是想把自己的一隻24mm借給他。大師連連搖手,「太廣了控制不了!」於是作者深刻以為然,大師就是大師,對於鏡頭焦距的把握精確到毫釐。
有人以此作為說服自己堅持使用定焦鏡頭。
但這是個笑話。重要的是——
不管大師當時怎麼說的,至少從轉述者的口中所傳達出來的意義,簡直就是本末倒置。一個拍攝照片的人不是一個鏡頭測試者,他應當以拍攝照片為目的,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如果因為焦段不熟悉而背離「拍攝」的目的是可笑的。如果你堅持使用28mm進行創作,這是一個熟悉與稱手的問題,基於此目的你可以不使用其他焦段的鏡頭。但無論如何不能因為鏡頭的原因放棄拍攝,尤其當你有條件的時候。比如拿著50mm打鳥,旁邊的好心人帶了150-500和400/2.8兩隻鏡頭。如果他好心給你一隻,你總不能說不要吧?這種時候堅定使用標頭的信念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幫助。
如果沒有可用的器材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此時攝影師不應該出現在這裡,如果出現了,那麼選擇錯誤的器材拍攝錯誤的場景,只能證明攝影師的愚蠢和失敗。好比扛著4X5的不應該去拍攝暴動的人群,拿半格機的不應該出現在阿爾卑斯山腳下,又或者拿著6X9拍攝清新小品。就算成功了,也是奇技淫巧,上不了台面。
「拍不到就不拍」,不是因為器材的原因,而只是因為這對於攝影師而言,不重要。對於一個拿著雙反的人來說,F1賽場上的激烈場面對於他(所習慣表現以及能很好表現的主題來說)並不重要,他有自己擅長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他有可以表達自我意識的渠道。F1賽場(通俗來說,假如)象徵運動與激情,一個中畫幅攝影師想表達這一主題,那麼他應該有自己的辦法,並不依賴於器材和場景。倘若說,因為沒有長焦就拍不出討喜的糖水片,或者因為去不了廈門就覺得自己無法緊跟小清新路線,那有且僅有一個原因——攝影師太差。
要記住,之所以有底氣說出「拍不到就不拍」,因為:
1、 練到極致,落葉飛花,皆可傷人。七劍不過是7根鐵棍——沒有必要刻意執著,
2、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呼吸多少次,而在於有多少瞬間讓你屏住呼吸——數量永遠不重要。丫不是新華社的,不是!
3、 我們不是街頭賣藝而是要制敵,不管齊眉棍還是過頭一尺棍,放倒對手就行,管他長短。如果有那種限定7尺長劍才能使用的武技,在小說裡一貫只有扑街的下場。這就是為什麼我說作者講了個笑話的原因。所以如果七劍作者看到了(我想應該不會),還是應該把大師語錄解釋的更加清楚一些。想來混瑪格南的,見識應該不會那麼粗淺才是。

「那些比較鏡頭解析度和光圈大小的人,是因為他們沒有其它東西可以拿來互相炫耀,哪怕是一張過得去的照片。」——請記住這句話。器材研究的除外。
「碟片或者電影膠片並不會寫在你拍攝的對象上,就算寫上去了也毫無意義」——我並不認為多數人的水平達到了需要某種膠片才能精確展現自己想法的地步。好奇心除外。

首先強調本文中的口徑,不是指光圈口徑,而是指鏡頭第一片鏡片的直徑。因為部分為轉載,所以並未統一成「直徑」,閱讀中請注意。

那個說要互相關注然後無聲無息的傢伙去哪裡了?…好吧說正題。
緣由是在某家店裡面關於鏡頭前口徑與成像的關係。當時的討論是在哈蘇,瑪米亞和膠片傻瓜機之間展開的。當時討論了1、鏡頭直徑是不是越大越好2、小膠片傻瓜相機的鏡頭能否用在單反上。這裡推而廣之吧…

強調那句話,鏡頭是折中的產物。
——換句話說,設計一隻鏡頭的時候需要考慮的要素越少,鏡頭設計就越容易。

問題一、鏡頭直徑是不是越大越好。
關於直徑的問題。
從理論上(撇開光學加工難度不提)討論一下,有這麼幾個前提:
1、 依照瑞利判據。用衍射討論角解析度,用在天文上的。結論是物理口徑越大角解析度越高。
(成像系統或系統元件能有差別地區分開兩相鄰物體最小間距的能力。分辨本領一般用成像系統對兩個最小可辨目標之間所張角度大小表示。)
2、 瑞利判據只討論衍射,不考慮別的像差。攝影中不僅需要考慮衍射。
3、 球差和鏡片口徑平方有(正)相關性
4、 一般來說,前鏡片口徑越大,相對來說其折射率(可以設計的)越低。

重要的是123。
通俗的說,提高口徑(首片透鏡的直徑)可以有效提升解析度,但是對於攝影鏡頭來說,不能簡單地按照光學儀器的標準進行評判,這是第二點。而口徑增大的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球差的增大,這是第三點的意思。
第四點就是個技術問題,撇開不談。
另外要補充的是,球差這東西——「經光學系統以後,與光軸夾不同角度的光線交光軸於不同位置,因此,在像面上形成一個圓形瀰散斑,這就是球差。」這句話按照我的理解,暗示了天文望遠鏡球差不是主要問題,因為十億光年之外的光線…這(幾乎)都是赤裸裸的點光源發出的單光束啊!

球差同口徑的關係這裡不論證,可以參考:http://wenku.baidu.com/view/7b40558ca0116c175f0e4899.html

那麼談回到實際的民用鏡頭。
我們著重討論第三點,因為這涉及到1、非球面鏡的應用2、口徑蝕與虛化3、最大光圈
非球面鏡的出現就是為了消除偏離光軸的光線由於同透鏡交角不同,所以匯聚的位置不同的問題。非球面的意義就是使得偏離光中軸的不同距離的光線,接觸到的玻璃-空氣折射面時候的入射角不同。而使得偏離程度不同的光線折射程度不同,最終匯聚於一點。

呃,似乎還是有點跑題,那麼在加工水平不高的情況下,無法使用非球面鏡,那麼只有減少鏡片直徑一途咯。所以古代鏡頭口徑小,除去加工難度,也有消除球差的考慮。只是我們需要較大的折射率,這又是為什麼古代沒有什麼單反廣角鏡頭的緣故(這裡又可以扯很遠…)

口徑蝕的部分,簡單說就是口徑越大,散景越美。
簡單的觀察很容易體驗到它的存在.將機械光圈設定為接近全開的位置,如果從鏡頭正面觀察鏡頭內部的光圈的話,能夠看到整個光圈葉片,而偏離一定的角度觀察的話,僅僅能觀察到大部分光圈葉片,其中一部分葉片被鏡邊緣遮擋.顯然,實際上偏離一定角度就意味著對應於膠片畫面的邊緣,此時通過光圈到達膠片上的光線顯示為橄欖球型(亦稱月牙形).當隨著光圈的收縮,漸漸能看到全部的光圈葉片,此時對於著通過光圈到達膠片上的光線顯示為圓形,鏡頭邊緣的遮擋隨之消失,口徑蝕得以改善甚至被消除。
那麼在底片上也就是左右焦外部分的成像觀感而已。
(更多內容請自行閱讀http://www2.xitek.com/info/showarticle.php?page=1&id=42)
這裡得提一下Sigma 50/1.4。很多人吹捧這鏡頭就是因為其口徑夠大然後很多人據此推斷其焦外很美。這只是部分影響焦外的因素而已。
另外一個影響焦外美感的重要因素是球差的矯正方式,嗯,又是球差。如果搬過來那麼內容似乎太多了,所以直接引用: http://www3.xitek.com/xitek-lab/minolta85f14.htm

口徑決定最大光圈,這個不談。不過還需要指出,如果硬上,也就是說用小於理論數據的前鏡片口徑去設計大光圈鏡頭,可不可以?——當然可以,邊緣有點暗角而已,小意思,這年頭大光圈鏡頭不用來拍攝風景,邊緣失光怕毛呀!
關於leica的50/1.0。有一段話大家可能看過,「徠卡在1966年推出了noctilux 50/1.2ASPH 這支鏡頭採用了兩片非球面鏡片,生產難度極大,所以價格十分昂貴,不久就停產了。到了1976年,徠卡在鏡頭製造中採用了超高折射率光學玻璃」。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大光圈鏡頭想要成像好,要麼用非球面鏡,要麼用追求極限口徑的方法減少球差。既然我們沒法使用大口徑的低折射玻璃,那麼是否得考慮小口徑的高折射玻璃?我估計用高折射玻璃就是這個意思……這一部分屬於推測,僅供參考。

所以,關於第一個大問題的結論:
理論上來說,對於民用攝影鏡頭,在不考慮最大光圈的情況下口徑越小越好。但是同時我們也要指出,現代光學設計的商品鏡頭基本都做到了很好的各種相差校正,所以大家在市面上能買到的民用鏡頭,其口徑和成像質量(這裡的質量不包括焦外的美麗程度)的關係不大,或者粗俗的說,干他屁事。77mm也好,52mm也好,成像沒差,別管了。
在考慮焦外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盡量大口徑的麼?隨便。此時荷包和體力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一個大問題的引論。
大畫幅需要更大的鏡頭直徑。
這部分還沒有專門研究過,實在有心無力。抽空等哪天上了大畫幅再說吧…
(第一大問題的內容很多參考自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720621&pagenumber=1,尤其是capss的發言。在此表示感謝)

問題二、關於法蘭距、單反和傻瓜相機鏡頭的問題。
為什麼法蘭距冒出來了呢…我也想能乾脆利落的解釋好問題然後走人哪。但不得不提。
先說傻瓜相機的鏡頭能否用在單反的問題,答案是,可以。把單反的反光鏡拆除,然後設法把傻瓜相機的鏡頭用502或者別的什麼東西固定在機身內,一樣可以用來拍攝。當然成像上多少不如單反鏡頭,畢竟結構過於簡單,可供用來消除各種像差的餘地比較小。
那麼這裡就是通俗的解釋:
一個鏡頭是包含多枚透鏡的,我們用一枚事實上不存在的理想完美凸透鏡來代替,那麼這個鏡頭的焦距,也就是其光學中心(對於理想透鏡來說看作是體積中心)到焦平面的距離。而對於非移軸鏡頭來說,膠片和焦平面是重合的(移軸了就未必了)換句話說,一枚18mm的鏡頭,其光學中心距離焦平面(底片)的距離就是18mm。
等等…尼康的焦平面到卡口的法蘭距不是47mm麼,遠大於18mm呀?那按照這麼說,豈不是鏡片要放在機身裡面?那反光鏡放哪裡?坑爹麼?

所以這裡就是兩個小問題:1、反焦設計2、旁軸廣角鏡頭
所謂反焦設計的通俗解釋。一般鏡頭(顯微鏡頭除外)都可以理想化為一枚凸透鏡,起匯聚作用,比方說理想18mm鏡頭就是把無窮遠的平行光會聚在光心後18mm處。那麼我們如果在其之前增加一個凹透鏡呢?抵消一部分的「會聚作用」(此處不嚴謹),這樣窮遠的平行光就會聚在光心後大於18mm的地方,可能是28mm,可能是48mm…
等等!48mm>47mm!這樣鏡頭不就不需要伸入機身裡面了麼,反光鏡就有地方放置了,單反也可以用上廣角鏡頭了!焦是聚焦,會聚。那麼凹透鏡的發散作用,就可以稱作反會聚,發散,也就成了所謂的反焦設計。
正是通過反焦光路設計,變相延長了光會聚所需要走過的距離(視角沒變,還是很廣。這裡沒精力詳述…),給鏡片組爭取了足夠的空間,使得鏡頭不需要太靠近底片,所以單反才能用上廣角。你看尼康28/1.4幾乎和105/2.5差不多高…
此外,這裡還需要提醒的是,鏡頭的光學中心並不一定位於鏡頭體積範圍內,有可能在前,有可能在後。
還有標頭的設計問題,都說中焦設計容易,廢話,50mm距離正好可以使得光學中心處於鏡頭體積範圍內,光路上也不需要考慮如同長焦光心在第一片鏡片之前或者廣角光心在第一片鏡片之後的問題。

那麼就很好回答「旁軸廣角牛逼」的疑問了。
不是旁軸廣角nb,而是設計容易!因為沒有反光鏡結構,所以鏡頭可以設計的非常靠近底片,非常!根本不需要依靠反焦設計來延長光路。至於鏡頭本身nb與否,要看製造者的功力了,這裡和我們討論的問題無關。比如神之眼,16mm/F8,鏡頭幾乎是縮在機身內的,因為焦距只有16mm嘛!所以光學中心乃至物理中心自然是很靠近底片咯。啥?能不能物理中心和光學中心不重合?……幹嗎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啊!!重合不是挺好麼。而且重合也使得設計上簡便,否則那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怪異結構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實現的…
這才是旁軸廣角nb的真相。較少考慮光路長短,就可以更多的考慮其他的成像因素,自然鏡頭容易設計好。
引論1、單反相機廣角不如旁軸。錯!現代光學已經克服了這個問題。除去採用某些極端結構(比如剛才提到的16mm/F8)的鏡頭,其他鏡頭單反也好旁軸也好,都是計算機優化的產物,差異可以忽略。
2、單電相機廣角nb。錯!單電相機的結構是利於使用旁軸式的廣角鏡頭,不是廣角鏡頭在其上成像更好,一、廣角鏡頭在aps-c上不再廣二、有什麼好鏡頭能接在單電相機上麼?不多呀。
再有,我也看到有說法說鏡頭更靠近底片所以邊緣成像更好。如果是傳統CCD或者CMOS的話,這句話其實是錯的…會聚光路越短,最終落在ccd上的光線與ccd平面的夾角越大,對於使用微透鏡的ccd而言。成像反而越不靠譜吧…我是這麼理解的。

所以,理論上,如果你夠狠,小傻瓜相機也一樣可以用的,只是這種改造勢必被反光鏡所阻擋(因為需要很靠近焦平面,35mm/28mm鏡頭嘛,如果小相機不是反焦設計,那麼光學中心十之八九在鏡頭物理體積中心附近。換句話說就是鏡頭的物理位置需要很靠近底片)。

以上同時作為《鏡頭三論》系列的最終論。

来源:網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