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如何拒絕剩宴:中國餐桌文化讓老外咋舌

發表:2013-02-22 01: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新年期間,辛苦了一年的中國人迎來闔家團圓、走親訪友、大吃大喝。不知道,今年會有多少人在面對餐桌上的杯盤狼藉、剩菜剩飯時,真正開始反思中國式的「剩宴」。

中國是一個飲食大國,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一直是國人的驕傲,也是讓外國人敬佩的一點。但中國人在飲食方面的偏差也常常讓外國人咂舌。英國《每日電訊報》曾就中國人在餐館吃飯的豪奢和浪費現象發表一篇文章,題為《好生活帶來的堆積如山的垃圾淹沒了中國》。「小餐桌」折射「大文明」。餐桌文化從另一個角度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精神文明和國民素質。國人一向誤會,以為像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國家的人們生活應該是非常講究、「不拘小節」,甚至是奢侈的。豈不知,外國友人們連就餐都非常「吝嗇」。

美國:胡亂點菜被認為素質低

美國人喜歡一家老小或者與朋友一起到餐館吃飯,而因公務或者是生意應酬而外出就餐的情況並不常見。

別看美國人胃口大,他們就餐時講究的卻是精緻和實惠。雖然菜色豐富,種類繁多,但每一種份量都不大。

美國人點菜時注重節約。在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或是多大量的情況下,美國人點菜時就會格外謹慎,先問清楚,最好能「眼見為實」。也正因為如此,筆者經常能在餐館裡看到美國人朝鄰桌已經擺好的菜指指點點。在他們看來,胡亂點滿滿一桌子的菜,不但不會給人豪爽的感覺,反而會被認為是素質低或智商「有問題」。即使是吃中餐,他們一般也會像吃西餐一樣,每個人點一個菜,這樣即使吃不了,也不會有多大的浪費。

在美國,打包非常普遍,他們認為這和個人財富、品位等沒有關係。只要有食物剩下,美國人就會要求打包帶走。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餐館的打包盒很講究,密封性好,即使裝滿湯,也不會有食物外漏,為打包的顧客提供了充分的便利。

加拿大:家境富裕≠不打包

與鄰國一樣,加拿大人也同樣節儉,他們認為浪費食物很不光彩。

加拿大人很好客,經常邀請親朋好友到自己家裡聚餐。按照慣例,受邀者需要提前準備好足夠自己吃的食物,以便帶到聚會上與大家一起分享。主辦者除了要安排用餐地點之外,還會按照參加聚會的人數準備適量的一次性餐具、水和水果。這樣一來,參加聚會的人都按照自己的食量「量力而行」,無論是食物,還是一次性餐具和水,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從而避免了浪費。在加拿大,許多華人也入鄉隨俗,按照這個慣例組織聚餐。

外出去餐館吃飯時,加拿大人一般根據食量和人數一道一道地點菜。他們不會一下點很多食物,而是在開始的時候先點一些,如果不夠吃,再加點。無論剩菜多少,他們都要求打包,而且會先滿足單身的人,因為他們覺得有家庭的人做飯比較容易。而且他們認為,家境富裕並不意味著可以吃完飯不打包。

愛爾蘭:點多少就得吃多少

在愛爾蘭,人們在飲食上很有節制,從不鋪張浪費。因此,在和愛爾蘭朋友同事一同用餐時會很有壓力,因為你必須把你所點的食物酒水全部吃完喝完。

酒吧是愛爾蘭文化的一部分。無論是新年還是生日,愛爾蘭人都喜歡和家人、朋友在酒吧共度,他們習慣把食物和酒水全部吃完喝完之後才離開。筆者在愛爾蘭時曾參加所在公司的聖誕聚餐,雖然非常豐盛,但是從頭盤到甜點再到酒水都沒有剩下的。

每天工作結束之後,愛爾蘭人習慣去酒吧點上杯愛爾蘭黑啤再配上簡單的酒吧食品,這就是晚餐。平日裡,他們會把吃不完的食物留到下一頓再吃。

在愛爾蘭,最適合談公事的地方是辦公室。愛爾蘭人從不把工作關係帶到生活中去,他們的商務用餐非常簡單,只有三明治、披薩等快餐。

中美餐飲文化對比 中國人你在炫耀什麼?

80年代中期,初到美國留學的第一天,我下了飛機,坐在機場行李處等待著四個小時後才會到達的公共汽車,一位好心的美國老太太,竟然開車請我去吃午餐。飯桌上,陌生的美國老太太問我許多中國文化的問題,她丈夫在世的時候,她們曾一起登過中國的長城,而且她們都非常喜歡中國菜。丈夫去世後,她就做了機場上的義工,專門接待我們這些來自海外的留學生。當然,她的工作是解答迷失者的問題,而請客,是她自費做的。餐館裡菜給得很多,但是,看到老太太把碟子裡的所有東西全部吃完時,我不得不強迫自己也要完成。來美國的第一課,讓我知曉,飯桌上,不可以浪費。

90年代中期,見到一位來自美國西雅圖的餐館老闆,這位老華僑毫不客氣地對我說:「我的餐廳裡,美國人,中國人,賓客滿堂。大家來吃飯,就是來吃飯而已,吃多少,要多少,剩下的,打包走。但是,惟有來自你們大陸的代表團成員,吃個飯,就好像要比試個什麼,總是要上實際食用量的幾倍,剩得杯盤狼藉。別說當地美國客人看了不理解,連我這個中國人都不明白,他們到底是要表現個什麼?」

請客和被請,是生活中的常事,在美國,還有一個不成文的默契,如果朋友說是在餐廳聚會,不用聲明,一定是一起吃飯後,大家各付各人的,不分男女、貧富,無不來得坦然大方,吃多少,要多少,是常規。即使到了最高級的宴請上,特別是西餐晚會上,用餐的形式,基本上是以個人為單位,自己食用自己的那份。為了避免食物過量,在客人訂餐前,還會問上份量的大小。

每次回到中國,讓海外人感到茫然的事情,少不了國人在飯桌上的姿態。幾乎沒有一次飯桌上不剩食物的。

也許國人生活水準愈來愈高,也許飲食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但是,我以為:享受的方式,應該是受用,比如食物真正地進到肚子裡,而不是浪費進垃圾桶裡。如果中國有100座城市,每座城市有100個餐館,如果每天每家餐館有100元人民幣的食物被剩下,從飯桌上丟進垃圾桶裡,那麼100城市??100餐廳??100元= 100萬人民幣,這只是一天,如果是365天,又是多少浪費?然而,實際的浪費大概遠比這樣的數字多得多吧。假如人們可以這樣不眨眼睛地把財富丟掉,是否也可以不用吹灰之力,把原本浪費的錢省下來,捐到社會公益事業上來。想想這些無數被流失的數字,能培訓多少下崗的民眾,為他們的謀生提供新的技能?

能解決多少鄉村的孩子,讓他們不再因為貧困而棄學?能再建立多少所學校,讓落考的青少年們,繼續升學?這麼簡單的數學演算,我卻使用了計算器,因為我無法相信飯桌上的數字會是這樣的驚人!

在德國吃飯浪費被罰款

日前到德國柏林旅遊,參觀完著名的海神噴泉、柏林大教堂,已是飢腸轆轆。同事「胖子李」率先提議,找家餐館用餐。

揀靠窗的空位坐定,「胖子李」招呼服務生點了一堆飯菜。服務生用中文善意提醒我們:「點多了,吃不了。」並指了指餐桌上「請勿浪費」幾個字。「胖子李」哈哈一笑:「餓壞了,沒問題。」

等待上菜的當兒,我無聊地打量周圍客人:一對用餐的情侶,桌上只有一個碟子,裡面放著兩樣菜;另外一桌是幾位漂亮女士,每道菜上桌,服務生給她們分開,很快被吃光。

我們這邊,菜上齊,酒倒滿,堆了一桌。酒足飯飽之後,我們拋下桌上剩的魚肉、米飯、啤酒,很快結束了用餐。結完賬,說說笑笑出了餐館大門。

出門沒幾步,餐館服務生就追出來喊我們。我們轉回餐館,見方才那幾位漂亮女士,正在和餐館老闆說著什麼,大意是說我們剩菜太多,太浪費了。正在我們訝異之時,餐廳外一位穿制服的人走了進來。服務生悄聲告訴我們:「不好意思,這是城市秩序局工作人員,可能要罰款。」

果不其然,問完情況後,這位工作人員拿出罰單,開出50馬克罰款。這下我們傻了。

工作人員收下罰款,鄭重地向我們解釋:「吃多少就點多少!錢是你們自己的,資源是全社會的,你們不能也沒有理由浪費!」原來,德國餐館明文規定,自助餐和點餐都不能浪費,發現浪費可向城市秩序局舉報。

 

 

来源:國際先驅導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